血液透析的血管通路有哪几种,哪种最好

2020-09-10 07:22颜波
康颐 2020年7期
关键词:内瘘动静脉自体

颜波

【中图分类号】R692.5 【文献标识码】B

肾脏疾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患者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往往会转化为肾功能衰竭,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与生活质量。血液透析是肾脏疾病(特别是终末期肾衰竭)常用的治疗手段,其主要利用医学设备对水分、溶质等进行交换,补充血液中必需物质,达到清除毒素、调节电解质平衡的目的。透析是血液净化的治疗方式,就是把血从身体里引出来,经过过滤器,过滤完成后再输回人体内。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治疗前的重要环节,也是血液透析治疗的前提和保障。那么血管通路是什么呢?血管通路有哪几种呢?每种通路血管的应用范围,哪种血管通路最好呢?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维护血管通路呢?接下来,笔者将一一为朋友们解答,帮助朋友们更好地认识血管通路和血液透析。

1 血管通路是什么呢?

了解血液透析的朋友们应该知道,在血液透析治疗前,医护人员需要做好前期准备工作,而在这些工作中,建立血管通路是非常重要的。那么,血管通路到底是什么呢?在血液净化之前需要将血液引出体外,因此需要提前建立一条血液从身体流出和流入通路,即为血管通路。血管通路必须安全地把患者的血引出来,然后再安全地输回去。血液透析患者必须建立一条通路进行治疗,安全透析的途径就叫血液透析血管通路。

2 血管通路有哪几种?

血管通路总共有四种,分别是中心静脉临时导管、中心静脉半永久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其中,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最广泛的透析血管通路就是肢体动静脉内瘘,还有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和各种透析用导管。一、二十年前曾用过的动静脉直接穿刺法也是一种透析通路,但目前已淘汰;更早以前刚开始进行血液透析是动静脉外瘘,就是体外连接一个管子,把动脉、静脉连接起来,然后进行透析,因其血栓、感染风险极高,及外瘘使用寿命短暂等诸多缺点,现在已经彻底废弃。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还是自体动静脉内瘘、人造血管内瘘以及深静脉导管三种透析通路。

3 每种血管通路的应用范围,哪种血管通路最好?

3.1中心静脉临时导管

作为临床常用血液净化血管通路之一,其主要分为单腔、双腔和三腔导管,其中双腔导管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中心静脉临时导管的适用范围为:①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急性肾损伤患者;②需要进行血液净化治疗的急性药物或毒物中毒患者;③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患者;④内痿栓塞、感染等情况下需临时透析通路过渡的患者。若是存在广泛腔静脉系统血栓、穿刺部位感染、凝血功能障碍或者治疗依从性极差的患者不适用于中心静脉临时导管。

3.2中心静脉半永久导管

适用范围为:(1)适用于肢体血管条件差,不能建立自体动静脉内瘘的患者;(2)适用于心功能较差不能耐受动静脉内瘘分流的患者;(3)计划短期内进行肾移植治疗的患者;(4)病情较重或合并其他系统的严重疾患或预期生命有限的患者。对于以下情况,不推荐使用:置管部位皮膚和软组织存在破损、感染等症状的患者;有严重出血倾向的患者;存在颈内静脉解剖变异、严重狭窄甚至缺如的患者;拟置管部位血管既往存在血栓形成史、外伤史或血管外科手术史的患者;不配合或无法平躺的患者。

3.3自体动静脉内瘘(AVF)

通过手术方法将患者的外周动脉与浅表静脉吻合,使动脉血液流至浅表静脉,使静脉增粗、增大,血流量增加,达到血液透析所需的血流量要求;同时静脉表浅能够更加方便进行血管穿刺操作,从而顺利建立血液透析体外循环。自体动静脉内瘘主要适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需要长时间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在长期透析患者中,使用自体动静脉内瘘进行透析的占比达到80%以上。但是对于存在下列情况的患者,不推荐使用该血管通路,比如:(1)患者的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存在严重狭窄或血栓的患者;(2)预计生存期不能超过三个月的患者;(3)存在心血管状态不稳定、心衰未控制或者低血压症状的患者;(4)手术部位发生感染的患者。

3.4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AVG)

主要适用于上肢血管纤细无法制作自体内瘘的患者;因反复制作内瘘导致上肢动静脉血管资源耗尽的患者;上肢自身血管破坏严重的患者;既往存在内瘘血管瘤或狭窄切除后需用人工血管搭桥的患者。患者若是存在四肢近端大静脉或中心静脉严重狭窄或明显血栓情况,则不宜应用。

事实上,临床上并没有明确区分上述四种血管通路,也没有指出哪种血管通路更好。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为其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比如需要长期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条件允许首选自体动静脉内瘘,慢性肾功能衰竭达到终末期肾病以后,需要尽早帮助患者确认并建立血管通路,因为内瘘的成熟通常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临床上我们可以看到,许多临近透析的患者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内瘘,而选择插管透析,给患者带来了不必要的痛苦。因此,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血管通路。

4 在日常生活中,如何有效维护血管通路呢?

4.1在透析治疗前,需要做好手臂清洁工作,保证手臂干净,以免影响透析时针头的固定。透析后应该防止穿刺部位接触水,以免发生感染。

4.2在日常活动和睡觉时,需要保护好导管,避免导管受压、扭曲、意外滑落或者感染,从而影响血液透析效果。

4.3注意保持穿刺部位的干燥,若是穿刺部位出现局部红肿、疼痛等症状需要马上联系医护人员,并前往医院接受治疗。

4.4在日常生活中,需要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强化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认识,指导患者养成正确的生活习惯,建立健康的生活理念,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以使患者保持血管通路的功能良好,从而促进血透的正常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4.5每天注意检查动静脉内瘘是否畅通,血管通路是进行血液透析的通道,保证血管通路的通畅是使血液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及时更换敷料,并在清洁环境下进行操作,以免发生感染症状。

5 总结

综上所述,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的前提和基础,而中心静脉临时导管、中心静脉半永久导管、自体动静脉内瘘和人工血管动静脉内瘘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四种血管通路,有利于血液透析的顺利开展。临床上并未明确指出四种血管通路中哪种更具有显著优势,而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变化来做出最优选择,从而保证血液透析治疗顺利开展。此外,在血液透析治疗过程中,需要加强对血管通路的维护和护理,进一步提高患者的治疗质量。

猜你喜欢
内瘘动静脉自体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血透室患者动静脉内瘘失功的效果探讨
动静脉内瘘感染原因及护理干预
血液透析血管狭窄怎么办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体动静脉内瘘失功的影响因素
脑袋里的“不定时炸弹”
自体输血和异体输血哪个更安全
嘻哈中的真自体
脂肪推土机 Bulldozer “自体脂肪填充”大揭秘!
超早期脑梗死患者应用动静脉联合溶栓的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