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文化遗产的初衷与文化资源的转换

2020-09-10 09:06孙潭 王敬婧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信仰文化遗产资源

孙潭 王敬婧

摘要:文字的发明让人类文化变得有迹可循,从这时开始,文字不仅让人类摆脱了单一的物质存在,更将人类的精神文明用一种有效的传承方式记录下来并且广为传播,以至于我们今天翻看前人所著的书便能仿佛置身于所处时代的物质风貌以及了解其当时的人文习俗。文化遗产保护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证明人之所以为人,如果人类没有系统的文字历史记录,那我们的存在也就和“灵长类动物”相差无几,思想意识的具象化表达能力让人脱离了兽的行列而成为了“万物之王”。

关键词:文化遗产保护;文化资源转换

文化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有效证明。曾经做过的事,曾经说过的话都是人类文化记忆的主要内容,消去这些记忆人类便和动物无异。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智慧结晶,是一个民族和地区的信仰,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高度和进步的社会状态。19世纪以来,人类对自身文化遗产创造的认识轮廓日渐清晰,并在100多年来的保护历程中形成了一套渐趋完整的保护框架体系,文化遗产的类别也从单纯的物质性文化遗产逐渐跨界到双遗产,从有形的物质文化遗产扩大到无形的精神文化遗产,并衍生出了线性文化遗产、乡土建筑、记忆遗产、农业遗产、工业遗产等新形式,日渐丰富的文化遗产已经不仅包括历史的馈赠,也涉及到当下百姓的日常生产生活、饮食起居等。总之,多样的文化遗产保护已经成为大势所需、时代所需和文明发展所需,文化遗产已经融入到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关系着现实的国计民生,关系着国家文脉的传承,更关系着世界文化多样性的实现。1

一、自我证明的过程:从自我否定到自我肯定

文化的核心是精神。1871年人类学家泰勒对文化的定义: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说,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2《辞海》中对文化的定义为: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无论是泰勒的定义还是《辞海》的定义,都包含了人类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反映了人们对人类社会发展主客观存在的认知,这种认知牵涉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仅体现在可见的物质,也包括与人类自身生存与发展有着密切联系的制度、行为和精神存在。文化的本质是人类的精神劳动成果,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之所以被统称为文化,是因为这是人们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当中归纳总结的经验与认识,并且这些能为人们带来实际的功用和效益,因此,文化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集合体,精神是文化的核心。

精神的核心是信仰。信仰是人类最伟大的一项“发明”,从人类用火开始,就没有停止过对信仰的具象化表达,从阿尔塔米拉洞窟壁画里的《受伤的野牛》到云南沧源崖画上那一群扭动的人物无不体现出人类为了将信仰传承下去所做出的努力。文化主要是指人类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为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所创造出的各种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以及衍生出来的精神信仰。由于生活环境不同,人们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精神信仰也会形成较大差别,从而形成人类文化的多样性与地域文化的独特性。3信仰是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下的产物,它是人类试图控制超自然力量来为人类自身服务的一种表现,也是人类深层次的意识形态的呈现,是人类从自我否定走向自我肯定的过程,也是人类文化从庞杂的游离状态衍变为一种精炼的凝结状态的过程。

二、自我蜕变的过程:从体力劳动到脑力劳动

文化资源是精神产品,精神内容是脑力劳动的产物。文化生产是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结合,是人类凭借一定的物质劳动工具,运用一定技术进行精神产品生产的过程。一定时期人类社会文化生产活动形成了特定时期的精神产品的产量规模和质量水平,这些精神产品的流通、消费、存储、收藏,使得精神内容得以被消费、传播、认识和积累,并逐步转化形成文化资源。因此,文化资源是人类社会文化生产活动的产出成果。文化资源的形成和文化资源的价值,是由一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生产力决定的。4例如,耐克的品牌精神便与美国的拓荒文化“只管去做(Just Do It)”密不可分。运动产品只是一个具象化的形式,它真正输出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无论是否是专业运动员,它的品牌精神运用一种激励式的语言来激发消费者,无论肤色、无论地区、无论文化,它的品牌符号告诉人们要振作起来并采取行动。在“只管去做”的广告词背后,是一个非常美式的意识形态。耐克无疑是在全球行销伟大美国梦的代言人,它的品牌精神告诉消费者:如果你下定决心,不懈努力,你就会超越他人并且征服一切。无疑,它的品牌精神已经超越了一件运动装备的价值而跃升为一种文化资源下的精神产品,一种传播意识形态的具象化形式。

文化资源是精神产品,是文化生产力所创造的精神内容与有形载体的结合。因此,文化资源是文化生产力的物化。但并不是所有的精神产品都可以成为文化资源。人类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在供人们消费和欣赏的过程中,有很多精神产品并不被人们所记忆和保存,并逐步被人们遗忘,精神产品逐步消亡,精神内容逐步流失。5例如,我国每年有几万集电视剧问世,几千部的电影产出,然而最终走向银幕的电视剧不会过万,院线开播的电影不会过千,即使在成千上万部电影电视剧里最终能让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也屈指可数,那些流于俗套的很快便会被人们遗忘。因此,文化资源的形成具有其内在机制和原理。文化资源是那些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具有较高社会认同度,具有较强文化艺术价值,并得以一定形式保存和传承的精神产品。

结语

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是为了证明人之所以为人。而文化保护的核心是精神,精神的核心又是信仰,因此文化遗产保护的初衷可以理解为是对人类信仰的传承与保护。而这里的信仰又与宗教信仰大为不同,每个人都可以有独立地信仰,无论信仰的是什么,只要它一直都在你心中,教堂和寺院只是一个具象化的形式,无论身在何处,信仰总是与自身同在,这依靠的是一个人深刻的内在自觉,这也是信仰的最高境界。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对超自然力量之谜探索的尝试,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些贤者教人处世的经验和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诸多努力。而这些作为人类精神产品的文化遗产唯有经过一定时期的积累,具有较高社会认同度,具有较强文化艺术价值,并得以一定形式保存和传承的情况下才能永远立于文化之林的不败之地。

注釋:

1.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

2.爱德华·泰勒著 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

4.王晨 张玳《文化资源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5

5.王晨 张玳《文化资源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43

参考文献:

[1] 王巨山《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2.1

[2] 爱德华·泰勒著 连树声译《原始文化》[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3] 苑利 顾军《非物质文化遗产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38

[4] [5] 王晨 张玳《文化资源学》[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35.43

作者简介:

孙潭(1994-),男,籍贯:山西运城,民族:汉族,学历:硕士,研究方向:艺术人类学。

猜你喜欢
信仰文化遗产资源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Task 3
信仰
漫画
我给资源分分类
Tough Nut to Crack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资源回收
激活村庄内部治理资源
文化遗产与我们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