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培根的“四假相说”看“信息茧房”的危害及其应对

2020-09-10 13:23李敏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信息茧房培根

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快速发展,信息传播机制智能化,使得信息精准推送成为可能。表面来看,人们接收的信息变多了,但实质上,人们接受的信息量虽大,却越趋向同质化。人们自觉或不自觉地走入并逐渐深陷于“信息茧房”,在热闹的社交媒体中却变成“群体式的孤独”。培根的“四假相说”为深刻分析人们在获取信息时常见的问题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依据和观察视角,从这个视角探析“信息茧房”的形成及其危害,并探索应对策略方面的有益启示。

关键词:培根;四假相说;信息茧房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在京发布的第4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9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8.54亿人,较2018年年底增长2598万人;互联网普及率达61.2%,较2018年年底提升1.6个百分点。[1]增加该报告中有关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方式的统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并深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中,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越发紧密。

在这样的代背景下,面对海量的数据,用户很难在数据海洋里快速准确地找到匹配自己需求的有价值的数据,花费尽量少的时间定位到用户最关心的信息并做出最快速的处理成为需求热点,因此,能够准确预测不同用户兴趣的推荐系统应运而生。精准推送也被称为“个性化信息推送”,“个性化信息推送是基于‘用户洞察’的个性化信息的智能匹配”。[2]信息精准推送即平台通过对其用户的行为数据及社交关系进行分析,了解用户对内容的偏好和潜在需求,通过信息聚合为其推送定制化新闻信息。在这里,信息精准推送的过程可大致分为三个部分:数据获取与分析、平台信息聚合以及用户接收。精准推送是一种相对成熟的大数据技术,其出现为信息传播带来了一种全新的传播模式,即推送式傳播。这种新型的传播模式顺应了当下分众化传播的要求,为受众在信息海洋中开辟了一条个性化、定制化的“新航路”。

但是,在信息精准推送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这些矛盾比较突出地表现为:平台数据获取与用户隐私保护之间的矛盾;平台信息推送与用户实际需求之间的矛盾;内容分发与互联网版权保护之间的矛盾;精准信息推送与用户视野窄化之间的矛盾。[3]本文要探讨的,就是精准信息推送和用户视野窄化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突出表现为“信息茧房”的形成。

一、信息茧房的形成及其表现

(一)“信息茧房”的形成

美国学者凯斯·桑斯坦在2008年出版的《信息乌托邦》中,阐述了“信息茧房”的概念:“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4]。

(二)研究综述

2012 年前,传统 PC 媒体是信息用户获取信息资讯的主要途径,提供信息的主要手段依然是传统的 “优质内容 + 编辑审核”模式,伴随着泛娱乐化与社交化时代的兴起,用户不再满足于被动的接收信息,希望通过生产内容创造影响力[5]。此时,情报学视角下针对内容智能分发平台 “信息茧房”的研究还未出现。随着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信息智能推送算法逐渐加入各信息平台,融入人们的生活,随着推送越发精准,“信息茧房”现象愈发凸出,对该主题的研究迅速增多。

刘华栋对社交媒体“信息茧房”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信息用户自身的兴趣引导信息流向,从而将自身桎梏于封闭的“信息茧房”中。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进一步促进“信息茧房”的形成,并探讨社交媒体“信息茧房”现象与对策[6]。王茜通过内容分析法对今日头条信息用户推送信息内容进行量化研究,考查今日头条通过算法推荐进行自动化选择与衡量内容价值客体的标准,并指出算法推荐价值基础的4个组成要素:用户行为偏好、内容、平台优先级与情境[7]。何婷对基于算法推荐技术的新闻客户端“信息茧房”的形成原因与局限性进行分析,并提出应对策略[8]。

从当前已有的研究可以看到,大多研究者从传播学角度对“信息茧房”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专门从哲学层面对“信息茧房”进行分析的研究比较少。

二、从培根的“四假相说”看“信息茧房”的危害

弗兰西斯·培根认为对传统哲学的批判,不能止于对经院哲学的批判,还必须进一步揭示人类认识产生谬误的根源,由此他提出了“四假相说”,即种族假相、洞穴假相、市场假相、剧场假相。培根的“四假相说”无疑是西方哲学认识论阶段的重要理论成果,如果从传播学角度看,所谓的“四假相”描绘的正是受众在对信息的接受和传播过程中遇到诸多障碍,导致受众对信息进行选择和理解时会出现差异的现象。“信息茧房”就是这种信息传播现象的突出表现。就此而言,人类认识发展进程中存在的“四假相”由来已久,而信息时代的精准推送使这“四假相”的影响愈发突出和明显了。

(一)“种族假相”

培根认为种族假相是存在于人类之中的一种特殊假相,而且这种假相并非个人所有,而是整个人类共同所有的,是由人的天性决定的。培根说:“人类理解力则正如一面凹凸镜,他接受光线既不规则,于是就因在反映事物时掺入了他自己的性质,而使得事物的性质变形和褪色。”培根认为种族假相有不同的表现,如人类理解力一经采取了一种意见之后,便会牵引一切其他事物来支持来强合于那个意见;人类理解力意志抑制和各种情绪的灌浸;人类理解力的最大障碍和扰乱来自于感官的迟钝性,不称职以及欺骗性。我们在认识事物时无论是通过感官还是心灵都非常具有主观性,依照的不是事物的客观标准而是我们自己。同样的,人们在选择信息时,比起事物的客观标准,主观性起到了更大的作用,我们在选择信息的时候并不是单纯地在选择,在选择信息之前,我们就已经带有先入为主的偏向或偏见。加之“信息茧房”的“回音室效应”,人们先入为主的偏见被愈发放大和“佐证”,容易使个人形成极端的观点。

(二)“洞穴假相”

洞穴假相起于各个人的心或身的独特组织;也起于教育、习惯和偶然的事情。有些人留恋于某种特定科学和思索,因而对它们有了极深的习惯;有的心较强于或较适于察见事物的相异之点,有的心则心较强于或较适于察见事物的相似之点;有的心极端地崇古,有的心则如饥如渴地爱新;有人专就自然和物体单纯去思考自然和物体,也有人专就组合和结构去思索;每个人由于环境、教育、性格、爱好和思维方式等的差异,在认识事物时往往容易把自己的个性特点渗透到事物中,也就是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带有自己的主观感受的,都是以自己的生活体验、价值倾向来判断和认识客观事物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专属的洞穴,通过这个洞穴看到的外界就是以自己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衡量判断的世界。个体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对信息的注意、接受、理解并再次传播信息时由于心理、教育等等的特点表现出各式各样的差异,对信息的接受程度也不同,也决定了受众对于信息的注意、接触、选择和记忆,以及直接影响整个传播效果。人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加之“信息茧房”的“回音室”效应,也会导致在认识过程中产生更多的局限和偏见,“茧房”与“茧房”之间的交流难以使“茧房”打开大门,反而越发加固了“茧房”,不利于我们多角度地理解信息。

注释:

[1]《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9年8月30日

[2]喻国明,侯伟鹏,程雪梅.个性化新闻推送对新闻业务链的重塑[J].新闻记者,2017(03):9-13.

[3] 刘社瑞,孙元鹏.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精准推送的矛盾与化解对策[J].新闻战线,2018(12):38-40

[4]梁锋.信息茧房[J].新闻前哨,2013(01):87.

[5]王成军 . “今日头条”的技术逻辑: 网络爬虫 + 矩阵筛选[J].传媒评论,2015 (10) : 34-37.

[6]刘华栋 . 社交媒体 “信息茧房”的隐忧与对策 [J]. 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 (4) : 54-57.

[7]王茜 . 打开算法分发的 “黑箱”——基于今日头条新闻推送的量化研究[J].新闻记者,2017 (9) : 7-14.

[8]何婷 . 新闻客户端个性化推荐引发的 “信息茧房” 现象[J].新媒体研究,2017 (19) : 9-10.

参考文献:

[1]刘社瑞,孙元鹏.大数据时代新闻信息精准推送的矛盾与化解对策[J].新闻战线,2018.

[2]王益成,王萍,王美月,张卫东.信息运动视角下内容智能分发平台突破“信息茧房”策略研究[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8.

[3]张翀. 弗兰西斯·培根“四假相说”及其当代价值探究[D].中共四川省委党校,2018.

作者简介:

李敏(1996—),女,湖南衡阳人,硕士,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

猜你喜欢
信息茧房培根
培根是”真肉“吗常吃有健康风险
蔬果们的七七八八
西芹培根卷
后真相时代的信息传受方式与应对路径
微时代大学生“信息茧房”效应干预
社交媒体时代下新闻产需变化刍议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
“信息茧房”禁锢了我们的双眼(观察家)
火腿培根,吃还是不吃?
开封后的培根该如何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