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曲《天边》的不同版本演唱分析

2020-09-10 13:23王国杰
看世界·学术下半月 2020年7期
关键词:演唱分析

摘要:《天边》是由蒙古族作曲家乌兰托噶先生作曲,许多歌唱家都演唱过。其中廖昌永、韩磊,两位歌者演唱风格虽有不同,但对作品的演绎却深深打动每一位观众。廖昌永老师是一位著名的男中音歌唱家,传统的意大利美声学派使他的演唱遵循了美声唱法对呼吸技术的绝对掌控这一重要原则,旋律线条连贯流畅,咬字方面更讲究规规矩矩,对作品的处理恰到好处。而出身蒙古族的韩磊老师却是将美声唱法通俗化,将美声唱法与通俗唱法巧妙的结合起来,大大加强了艺术的感染力,将其音乐形象更好的诠释。通过对两个版本在歌曲创作、演唱风格等方面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探究演绎此首作品的技巧和方法,最终力求能够对演唱这首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加准确的表达。

关键词:天边;不同版本;演唱分析

引言

歌曲《天边》是一首具有蒙古族音乐特点的爱情歌曲,歌曲旋律简洁优美,歌词浪漫生动与旋律结合紧密,使其歌词、旋律、伴奏三者相辅相成,融为一体。更为重要的是,歌曲背后唯美感人的爱情故事赋予这首作品更深刻的意义,有着很高的艺术性和文学性,成为众多歌唱家演绎的必唱曲目。通过分析和比较廖昌永老师和韩磊老师演唱的版本,并了解两个版本的异同,进一步深入探究演唱《天邊》的歌唱技巧与方法,力求能够对演唱这首作品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更加准确的表达,同时希望能对演唱这首作品的声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们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一、作品本体分析

(二)本体分析

1.歌词方面

《天边》这首具有浓郁蒙古风格的歌曲,旋律抒情悠扬,歌词甜蜜美好,许多歌手的二度创作使得这首作品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之作。正如歌词所描绘的那样,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期待与向往,每一字每一句无不体现出作者对爱人的深深地爱恋。歌词的第一句:“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作者将爱人比作是“一对双星“,比作是自己“梦中的眼睛”。接下来第二句中“登上山顶”、“跨上骏马”等一系列动词生动形象的表现出作者对爱情的无所畏惧,更表达出作者对爱人永恒追随的心情。更是将“雾中的身影”、”“遥远的星星”亦真亦幻的美景融于其中,给听众无限遐想的同时,展现出美好的景色,借景抒情,甚是美好。歌词的第二段分别用“一棵大树”、“一座高山”比作是“我心中的绿荫”和“你博大的胸襟”。作者更愿“树下采撷”,共同编制心中美好的憧憬与期许,更愿“山下放牧“,永远追随自己的爱人,相爱相依,无论天涯海角,永不言弃。作品的最后两句在展现意境的同时,将感情与思想主旨进一步升华,“愿与你在草原深处策马奔驰,愿与你在蓝天穹谷展翅翱翔“,深深地体现了作者对爱情的渴望,也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爱人坚贞不渝的浓浓爱意。整首作品宛如一幅美妙的画,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茫茫草原上,青翠的到大草原与蓝天白云交相辉映,一座座白莲花似得蒙古包前,是一位秀发飘逸的蒙古族姑娘,骑上骏马,奔向远方。不远处,一位英俊帅气的小伙子快马加鞭,向姑娘奔驰的方向飞奔而去。

2.旋律方面

(1)速度稳而缓

《天边》这首作品许许多多的歌手都曾演唱过,每一个版本在音乐上都有令人惊喜之处,但如此多的版本,几乎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每一个版本都是由悠扬舒缓的笛声作为引子,像一段唯美的江南丝绸,随风荡漾。又像远处汩汩而来的泉水,清脆舒爽。将每一位听众在一瞬间带入茫茫的绿色海洋中,徐徐的微风吹着每一位听众的脸庞,甚是享受,甚是美好。《天边》这首作品所定基调为

“中速、缓慢”,左手伴奏则为分解和弦,使听众在音乐开始便进入舒缓悠扬的意境中,仿佛在听作者慢慢诉说着他的故事。紧接着四句如诗般的歌词,是作者对听众娓娓道来他的故事,亦真亦幻,如诗如画。

(2)布局规整,对比明显。

《天边》这首作品无论是在前半部分还是副歌部分,整首歌曲的布局很是严格规整,每一句都是以四小节呈现的,这种设计首先让歌词与旋律天衣无缝的紧密结合起来,也与副歌部分旋律呈现出大线条的形式形成鲜明的对比。所谓“对比明显”,是指歌曲的前半部分与副歌部分间的对比,就像前面提到的,歌曲的前半部分如汩汩清泉,又如徐徐而来的笛声,缓缓地流淌进每一位听众的心间。而副歌部分则不然。

在第32小节,经过八度音程形成的音阶,左手伴奏变为由“六连音”、“七连音”呈现的音阶跑动,与歌曲前半部分平铺直叙不同,在一瞬间仿佛带领听众进入另一个画面,天朗气清,云海辽阔,碧绿的草原上一望无际,奔驰的骏马,洁白的羊群,草原深处,身着民族服装的小伙子策马奔腾,为着自己崇高的爱情与理想奋勇向前,与歌曲前半部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3.曲式方面

整首作品之所以能够使得众多歌唱家去演绎,除了歌词优美,旋律抒情之外,民族特色的曲式风格也成为歌曲的一大亮点。这首作品是一典型的民族调式,全曲是G宫调式。歌曲的结构方面显而易见是两段体结构,分为A、B两段,两段的相同之处是每一句都以四小节呈现,不同之处则为A段左手伴奏以和弦分解为主,从而显得平稳舒缓。B段左手伴奏则是以音阶三连音、五连音、六连音等的上下爬行跑动为主,呈现出来的旋律线条从舒缓平稳变为宽广跳跃。整首作品又结合融入了蒙古风格的长调,使得作品呈现出来的音响效果在对比的同时凸显出较为浓郁的民族特点。

二、演唱体会

首先,歌唱咬字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廖昌永老师版本的咬字,细腻温和,中规中矩,因为这是一首优美的爱情歌曲,笔者认为表达爱情的甜蜜美好,温润的咬字、吐字能够更加充分表达感情,而廖昌永老师所演唱中的咬字技巧能刚刚符合这一要求。其次,对于作品的音乐方面,笔者更倾向于韩磊老师所演唱的版本,笔者认为,韩磊老师是地地道道的蒙古人,身上流淌着的就是蒙族人天性豪迈的血液,音乐处理上,自然而然加入了很多蒙古族的元素,使得整首作品在音乐的表现力上更胜一筹。因此,通过对两位老师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不同版本的分析,笔者认为,充分借鉴吸收两位老师在歌唱处理上的独到之处,再次演唱《天边》这首作品时会更加完美。

三、结语

“天边有一对双星,那是我梦中的眼睛。山中有一片晨雾,那是你昨夜的柔情……”,这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作品中,如诗如画般的歌词承载着蒙古高原的辽阔与壮美,茫茫草原,有着父亲般的高大,更有着母亲般的柔情。在那无际的草原上,曾有着一段甜蜜似得爱情令人久久回味,时光可带走一切,却带不走恋人心间往日的邂逅与永久的呼唤。笔者认为,《天边》这首家喻户晓的作品,极具民族风格和特点,不同版本的演唱各有其不同的特色。在此,仅仅是围绕廖昌永老师和韩磊老师所演唱的两个版本进行了对比研究。作为为一名学习声乐专业的学生,通过学习研究《天边》这首作品的不同版本,不仅对此首作品有了更加充分的认识,充分吸收和借鉴了两个版本的优点,更为重要的是深刻认识到学习声乐作品对不同版本进行对比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只有这样,才能对作品的音乐、思想、风格等各个方面有整体且细致的把握!

参考文献:

[1] 齐津锋.内蒙古风格民族歌曲研究[D].青岛大学,2015.

[2] 童华兵.陈岭.谈歌唱家廖昌永的演唱风格[J].大众文艺.2012(10):17.

[3] 刘永福.略述蒙古族“长调“民歌的艺术特色[J].音乐探索(四川音乐学院学报),2005(02)02:32-34.

作者简介:

王国杰(1996-),男,汉族,山东德州人,硕士在读,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声乐方向。

猜你喜欢
演唱分析
基于主题唱段及演唱形象分析的路径研究
浅析咏叹调《别说我》的艺术特点
唐尼采蒂歌剧《爱的甘醇》中《偷撒一滴泪》咏叹调的演唱技巧分析
艺术歌曲《我的江河水》演唱分析
浅谈莫扎特歌剧《魔笛》中《夜后咏叹调》的演唱分析和人物塑造
高山流水 颂知音
歌剧《江姐》选段《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的演唱分析
声乐套曲《冬之旅》第十一首《春梦》歌曲演唱分析
浅析亨德尔声乐作品《让我痛哭吧》的艺术构思
歌剧费加罗婚礼《你再不要去做情郎》演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