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静示动 以虚展实

2020-09-10 07:22谭真
新闻研究导刊 2020年6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短视频新媒体

摘 要:针对2020年初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各类媒体积极行动、各显其能,为疫情防控阻击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由于疫情期间人们长时间“宅”在家里,新媒体的作用被显著放大,短视频、直播受众直线上升。不少短视频作品手法新颖、制作精良,播放量巨大,发挥了很好的舆论引导作用。本文以短视频入手,探讨如何应用动与静、虚与实、点与面等对比表现方式,以增强短视频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关键词:新闻报道;短视频;对比手法;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0)06-0064-01

对比,是一种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①在2020年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闻报道中,众多新闻网站和第三方资讯平台,制作发布了大量短视频作品,其中不少用到了对比手法,以静示动、以虚展实、以点带面,极大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一、动与静:“网红城市”曾经的喧嚣与当下空空如也的街道

2020年2月5日晚,一支短视频突然在网络上“沸腾”起来,许多知名自媒体积极转发,在朋友圈引起刷屏之势。这支短视频题为《重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看车水马龙》,[1]时长3分零8秒,由重庆华龙网制作。短视频呈现的内容,集中在重庆这座“网红城市”曾经热闹非凡,节日期间更是人山人海的几个热门景点、街道、桥梁。早上8点的菜园坝大桥、嘉陵江大桥桥面,车辆稀少;中午12点的磁器口、洪崖洞、人民大礼堂、幸福广场,像“睡着了一样”,看不到游客;空空如也的轨道交通车厢,只有冰冷的梯步在滑行的皇冠大扶梯……一切都那么宁静,那么舒缓。

视频后半部分展示了医护人员与家人告别,奔赴前线,在病房忙碌的身影,以及他们因为长时间穿戴防护服和口罩,留下的因深深的压痕而变形的脸。通过联想,展示疫情阻击战胜利后的重庆街景:春暖花开时,市民不再戴口罩,不再被迫待在家里,走出房门畅快呼吸,想坐公交就坐公交,想去南山就去南山,想吃火锅就吃火锅,那是何等畅快,何等幸福。

这支短视频之所以能够打动人心,高明之处在于巧妙地应用了动与静的鲜明对比:曾经的车水马龙、摩肩接踵、人声鼎沸全然不见,取而代之的是路空车少、人影稀拉的场景。在视频最后,展望了战胜疫情后的重庆,又是一片欢腾热闹的场景,尤其是一句用重庆话呈现的“老板,来二两小面”,其热闹喧腾似乎就在眼前。

二、点与面:一个人的手与一群人的手

短视频因其时间短而受追捧,但视频短容量就小,如何以点带面、以小见大,考验的是技巧和手法。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报道中,医护人员的工作情况是一大重点,尤其是他们不顾个人安危、不惧被感染的风险,主动请缨、奔赴抗疫一线的画面,感动了千千万万的网友。大家毫不吝啬对他们的赞美,直呼他们为战疫英雄、人间天使。这其中,有一支短视频感人至深。那就是潇湘晨报分享的短视频——《抗疫一线“95后”女护士的双手》,该短视频发布不久,就登上了快手APP熱搜。

这支短视频所呈现的,是因终日使用84消毒液、滑石粉、酒精消毒液浸泡,湖南省儿童医院感染科护士胡佩的布满了细小伤口的双手。这双手让无数网友为之动容,称其为“2020最美的双手”。[2]与其相比,重庆日报推出的抖音作品《你的脸我的痛》,[3]也让人过目不忘。作品以短短18秒时间,呈现了几位医护人员的脸。“他们只有下班才会脱下厚厚的、不透气的防护服,摘下那勒得耳朵发麻鼻梁受伤的口罩”,他们满脸深深的血红压痕,有的已经破皮到必须贴创可贴。这一视频反映出疫情防控一线的医护人员的真实写照,非常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特别让人心痛,让受众感受到他们仿佛就站在自己面前,他们就是我们的兄弟姐妹。这样的短视频带给受众“伤在你的脸上,痛在我的心上”的代入感,是图片、文字无法比拟的。当下正是短视频广受追捧的时期,阅读量超乎预料,传播力、影响力更是非比一般。

疫情防控期间,“最美的手”不止一两双。还有钟南山院士在赶往湖北的动车上,休息时交叠在胸前的双手;医生听说同事感染后询问病情时戴着手套拿着手机的手;成千上万忙碌在疫情病区的医护人员的手……新华网客户端2020年2月15日推出《重磅微视频:天使的逆行》,反映了疫情发生以来,广大医护人员的工作、奉献情况。

“最美的手”也不只是医护人员的手。上到国家领袖,下到社区乡镇基层干部,全社会废寝忘食,不惧艰险,日夜奋战。可以说,短视频对参与疫情防控的所有部门、单位、个人,都有生动的展示。迎接外地医疗专家医护人员赶赴湖北的交巡警,站在道路上面向车队致敬的手;匆忙赶往派出所,丢下10000多元现金,转身就走的60多岁的环卫工人的手;创造条件复工复产、满足疫情防控需要,在车间忙碌的手……

疫情牵动了全国亿万人民的心,每一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双手,为疫情防控作贡献。对于新闻报道而言,以一个人的一双手“代言”一群人的一双手,以点带面,画面感更好、冲击力更强、报道效果更好。

三、虚与实:简短有限的画面与深刻丰富的主题

短视频一般就两三分钟的时长,画面、配音直接展示的内容十分有限,要充分表达主题,就必须在有限的时长里,通过一定的方式,调动受众发挥自身的想象力,参与创作。而虚实结合,就是一个不错的方法。

所谓虚实结合,就是把无法用画面呈现的表达内容融入真实的画面之中,把真实与虚构结合起来、把抽象与形象结合起来。通过这样的方式,受众在观看视频的时候,会自然而然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形象到抽象,引发思想、情感、意志等方面的积极融入。

仍然以短视频《重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看车水马龙》为例,这支短视频在前半部分画面都是写实的,街道、桥梁、古镇、车辆、行人。后半部分基本是“虚”的呈现,南山的樱花、烂漫的春天、脱去口罩畅快地呼吸,尤其是结束处那一句重庆口音的“老板,来二两小面”,让人自然而然地想象出正常生活状态下,重庆人活脱脱的生活日常。谁都知道,小面和火锅是重庆美食的灵魂,而小面更是重庆人新一天生活的开启。事实证明,这一句重庆话确实引发了特别多的共鸣,让人“辣到流泪”。末尾一句“武汉,我们等你”也是让人余味无穷,让人潸然泪流的配音带给我们无尽的感动。

受众和其他媒体的积极反响,证明这支短视频获得了巨大成功。中央网信办全网两条推送,各大中央媒体、商业媒体等联系转发。在海外华侨圈也引发巨大反响,中国驻赛尔多夫总领馆的官微进行转载推送,重报集团iChongqing国际传播中心为视频英语配音,通过各国社交媒体向全球发布,德国重庆同乡会自发翻译配上德语字幕。据统计,短视频累计阅读量超2亿。

四、视频与非视频:仅仅有精美画面还不够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为了配合疫情防控工作,人们选择待在家里。这样的情况下,大家接收资讯的主要渠道变成了移动端。而短视频因其来得快、内容生动形象的优势,受到网民追捧。来自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的统计显示,2020年2月6日到2月13日,抖音、快手、西瓜三大平台关联“疫情”关键词的短视频达到36300多条。可以说,这给短视频带来了爆发式增长的机会。“新媒体的价值在此次事件中也被放大,短视频、直播等实时可视化的传播形式效率更高。”[4]

當然,短视频要做得更好,做到10万+、100万+的浏览量,除了在内容上巧妙应用对比手法等技巧外,其表现形式也大有学问。而发挥好视频与非视频的融合效能,是其中之一,也是必修的功课。短视频不是简单的拍摄、剪辑、上传,而是整合了现代多种传媒技术、拍摄技术和大数据智能化技术,其已经是一个技术聚合、人才聚合、平台聚合的复合体产品,更是媒体综合实力的体现。

依然以短视频《重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看车水马龙》为例,为更好展示前后两部分的动与静、画面内外的虚与实的对比,不但以画面来呈现,音乐和配音也有讲究。前半部分画面演进缓慢,配音舒缓、空灵,而后半部分画面演进快速,配音语速也逐渐加快,语调热情、激越。

可以看出,一支高质量的短视频,背景音乐的选用,解说的音色语速,镜头替换的频率和快慢,都是需要耗费功夫的,它必须和要表达的主题配合熨帖,协调统一,相得益彰。欢快的主题节奏快一点,悲伤的主题节奏慢一点;争辩的主题语气强烈高亢一点,抒情的主题轻柔舒缓一点。

五、结语

只要巧妙应用对比手法,配以其他技巧的综合应用、协调配合,就能生产出一支好的短视频,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①百度百科,对比。

参考文献:

[1] 佘振芳,李聪冲,等.视频|重庆:待春暖花开,我们再看车水马龙[DB/OL].华龙网,2020-02-05.

[2] 侯亚丽.联动主流媒体、提速信息发布,短视频平台抗疫宣传“跑”起来[DB/OL].传媒头条,2020-02-05.

[3] 重庆日报.你的脸我的痛[DB/OL].重庆日报抖音,2020-01-31.

[4] 杨妹.疫情下的直播和短视频行业生存现状[DB/OL].腾讯新闻客户端公众号“短视频工场”,2020-02-12.

作者简介:谭真(1980—),女,重庆人,研究生,硕士,重庆日报美术编辑,研究方向:中西绘画、视觉设计、影视创作等。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短视频新媒体
AR技术在电视新闻报道中的运用研究
中国时政新闻报道中委婉语的语篇功能
我国法治新闻报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地方电视台时政新闻报道的创新思路探究
符号学视角分析恶搞短视频
移动社交时代短视频的传播及营销模式探析
用户自制短视频的受众研究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