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疗法助力“后危机期”心理健康

2020-09-10 07:22王金玲
百花 2020年5期
关键词:阅读疗法心理健康

王金玲

摘 要:特殊时期对民众的心理冲击属于群体性危机。群体性危机按发生阶段分为危机早期、危机中期、危机后期以及后危机期。在特殊结束后的“后危机期”各高校将有针对性地开展大众心理辅导,阅读疗法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阅读疗法;群体性危机;后危机期;心理健康

在全国各地医疗资源驰援湖北省,尤其是武汉市的同时,各种心理支援工作也全面铺开。针对大众心理干预工作给予指导,从各个层面调动了大量的远程心理援助资源,充分发挥精神卫生工作者在抗疫一线的辅助协同作用,给予强有力的心理支持。

一、群体性危机下的心理狀态

1.1 普通民众应激反应

特殊时期对公众心理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使其感到恐慌、焦虑、担忧、抑郁,并出现一些应激反应的心理状态,民众心理反应,是典型的群体性心理危机,即,当受某一事件或境遇影响的群体认为该事件或境遇将导致严重后果时,出现了集体性心理恐慌。虽然是群体性心理危机,但也有其特殊性,公共危机这一相同的境遇,对不同人口学特质群体影响是不一致的,如若某一群体对本次危机处理成功,这一群体的认知水平会有两种可能: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平衡状态,或者产生新的、高水平的平衡。如果该群体对危机的干预失败,则会导致新的、低水平的平衡,或者产生新的危机。按照事件的发展路径,一个群体性危机事件基本会经过危机早期、危机中期、危机后期以及后危机期几个阶段。

1.2 心理状态

从2003年的SARS流行,到2008年的汶川地震,大众在这些公共危机或者其他群体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心理危机,抑郁和焦虑程度都高于全国的常模[1][2]。借鉴非典时期的工作经验,以及科研成果,公共危机事件的“后危机期”是对大众进行心理辅导、认知状况的关键期。

依据不同的调研,大众对COVID-19相关认识认知程度总体上较高,但是不同人群差异较大。知晓率在不同专业的学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医学专业的大众相比于非医学专业认知度更高[3]。医学相关专业的学生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医学素养有关。本次疫情是引起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不因男女性别、兴趣爱好、个人观点不同而导致差异[4]。

除抑郁、偏执、精神病性外,症状自评项目中的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焦虑、敌对性、恐怖维度均高于全国成人常模[4][5]。同时,昌敬惠等人的调查显示,大众年龄每增加1岁,出现中度焦虑的风险会降低15.00%;非医学专业的学生、现所在地农村更容易出现中度焦虑情绪;大众年龄每增加1岁,出现轻度抑郁情绪的风险会降低9.00%[5]。

二、积极开展心理干预

每一次重大社会事件,都会促使大众群体做更多的深入思考,甚至会改变一些人的价值观。借鉴有关2003年非典型性肺炎疫情以及2008年汶川大地震过后大众心理状态变化的课题研究,重大公共突发危机事件后大众心理、信念、价值观等方面,都会发生一些影响。

许燕与王芳等学者所做的研究表明,2003年的SARS、2008年的汉川地震,都促使人们更加深入地思考生命,使得持有信仰型价值观的大众人数从20世纪80、90年代的较小比例,成为较为稳定地排在大众价值体系的中段,而持有该价值观的人,“追求理想与信仰,喜欢探索人生的意义与宇宙的奥秘;注重精神生活与道德修养,凡事随缘、顺其自然;相信宗教与自然的力量”[6]。

三、借助阅读疗法,图书馆助力心理健康工作

图书馆的社会责任,一直是图书馆界强调的重点,是最难开展工作的方向。有的图书馆希望按照明确的重大公共危机事件中“图书馆行动指南”行事。但任何事务的发展与行进都是在摸索中前进,虽然新型冠状肺炎是一次重大危机,但同时也是一次重大机会,只要借助这个特殊的时机,做出实质性工作,便会积累经验,成为日后的“行动指南”。“摸着石头过河”先把工作做起来。面对这样重大的危机事件,图书馆人应大胆实践,别人做的公益活动,图书馆也可以做,只有效果明显不明显之别,没有对错之分。在理论探讨中大胆实践,在践行中探讨、总结,形成理论。

面对同一群体性危机,不同的人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最初的心理动力来自于人生的价值观,造成学生个性差异和心理危机的根源就在于每个人的价值偏差。一些心理亚健康和心理调节能力弱的非高危人群产生心理失衡,这些大学生就会从健康群体转变为高危人员。一旦在后危特殊时期对某些健康大学生群体造成价值偏差,将极大地影响大学生正确观念与信仰的建立[7]。阅读疗法,可以很好地辅导大众普通处理后危机期的情绪、心理问题。

阅读疗法又称文献疗法图书疗法等,是以保健和辅助诊治为目的来排除心理困扰和心理障碍、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心理治疗阅读活动,是心理学、医学、图书馆学交汇融合的学科,具有预防、治疗心理问题,培育健康心理的功效[8]。

3.1 阅读疗法的对象

阅读疗法契合了大众成长需求。大众有一定的文化素养、知识储备和认知能力,也有良好的阅读理解、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遇到心理问题时他们有强烈意愿依靠自己的努力来解决,阅读疗法就为他们提供了这样一条途径[9]。

此次疫情过后,阅读疗法可适用于在疫情期间心理焦虑、恐惧及抑郁状态不是特别严重的大众,尤指非湖北地区且自身与身边亲近人未被确诊的大众的心理疏导。同时,因为此次公共危机是公共卫生危机,医学相关专业学生对此关注度高,并且具有一定的专业素养,对他们的心理辅导也应另外做专项研究。

依据昌敬惠、袁愈新等人的调研,大众每增加1岁,出现中度焦虑及轻度抑郁情绪的风险都会大幅度降低[5],阅读疗法可在疫情不是特别严重、非医学院校的全体大众中推广,重点向大学一年级学生倾斜。

3.2 以群体阅读疗法为主,多种阅读疗法同步推广

在后危机期的特殊时期,阅读疗法的推广应坚持多种方式并举的原则,引导大众进行个体阅读疗法,同时组织具有相同心理属性、情绪特征的人群进行群体阅读疗法;鼓励大众实行自主阅读(疗法),同时也请专业的心理咨询教师等人进行他人指导阅读疗法。

团体心理干预主要任务是要形成生态上有效的实体,就是很多人在一起、创造出一个活跃的与情景化的社会体系,富有成效的,具有教育意义和培养技能的,擅长解决人际问题或者心理重建。而后危机时期的群体阅读疗法,类似于团体心理干预中的“团体辅导”,其作用是心理教育团体,目的主要是解决问题、促进人的成长,针对的人一般是正常人,或者正常有困扰的人[10]。最后,团体心理干预有一个重要功能,就是通过团体成员间工作,可以筛选出在危机事件中心理受创伤程度比较严重的成员,到团体结束后,把他(她)转介到个别的危机干预当中去接受心理或者药物的治疗。

3.3 以书为药,多种媒介同步推广

阅读疗法有一个著名的公式:选择恰当的图书+心理指导+保健、治疗的目标=阅读疗法[8]。阅读疗法并不单纯停留于图书阅读,包括共同观影等多种形式。图书馆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微博等传媒手段,开展读书征文活动,有力地展现阅读的魅力。

阅读疗法中,准确的选取书目及各种形式的作品,就如同医生开出的药方,药方开的对不对,直接影响疗效。疫情传播期间,中国图书馆学会阅读推广委员会阅读与心理健康专业委员会副主任、著名阅读疗法专家宫梅玲教授向《图书馆学报》推荐了五部疗愈作品,展现了人类在面对战争、病毒疫情等苦难时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品质,各图书馆可借鉴使用。这五部作品分别是:毕淑敏著写的《花冠病毒》;余华著写的《活着》;[法]阿尔贝·加缪著写的《鼠疫》;[德]安妮·弗兰克著写的《安妮日记》;[美]史蒂文索德伯格导演,[法]玛丽昂·歌迪亚、[美]马特·达蒙主演[11]的《传染病》。

当然,阅读疗法的书目绝不单纯局限于这几种,在浩瀚书海中,哪些作品适合作为阅读疗法的药方,需要我们图书馆人更积极地实践、积累经验。

3.4 阅读疗法的局限性

阅读疗法有其自身的局限性。首先对带领阅读的主持者——“疗法师”有较高要求,不但要求有图书馆学、文学、心理学等相关教育背景,还要求其具有热情、和蔼、极度负责等素质,尤其要求主持者迅速掌握读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共情。有条件的高校图书馆可以联合本校的心理咨询教师或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开展工作。

另外,一定要注意,阅读疗法在心理干预上是一种辅助疗法[8],对普通人的心理调适有很大的帮助,但不可夸大其作用。一旦发现大众读者在危机后出现严重的情绪问题、心理障碍,需转介专业心理治疗机构。

(福建商学院)

参考文献

[1] 陈莉、付春江、李文虎:《在“非典型肺炎”流行期间高校学生焦虑状况和应付方式的相关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4年第12期,第46-48页。

[2] 程科、廖婷婷、陈本友:《汶川地震应激状态下大众的心理健康状况》[J].《保健医学研究与事件》,2009年第6期,第21-23页。

[3] 匡征凌、郭凯文、刘蔚珂、李君妍、匡远凤:《武汉某高校大众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疫知识认知及心理状态的调查》[J/OL].《热带医学杂志》。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503.R.20200227.0838.002.html

[4] 赵蓓:《疫情中大众家庭弹性与心理状态:希望感的中介作用》[J].《心理月刊》,2020年第4期,第24-25页。

[5] 昌敬惠、袁愈新、王冬:《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大众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J/OL].《南方医科大学学报》.http://kns.cnki.net/kcms/detail/44.1627.r.20200303.1404.004.html

[6] 许燕、王芳:《社会变迁与大众价值观的演变》[C].《2008学术前沿论坛·科学发展:社会秩序与价值建构——纪念改革开放30年论文集》(上卷),第277-287页。

[7] 王磊:《心理危机干预策略下高校群体性突发事件预防机制建设的策略探究》[J].《智库时代》,2019年第10期,第246-247页。

[8] 王波:《阅读疗法》[M].北京:海洋出版社,2014年。

[9] 张振、陆波:《阅读疗法视域下大众心理健康教育路径探索》[J].《济宁学院学报》,2019年第40期,第87-91,98页。

[10] 樊富珉:《团体心理辅导》[M].上海:华东师大,2010年。

[11] 图书馆报公众号,新冠肺炎疫情下的疗愈作品推荐[OL]

猜你喜欢
阅读疗法心理健康
心怀阳光,健康成长
运动过度不利于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阅读疗法应用研究的发展与干预模式分析
台湾大学陈书梅教授的书目疗法研究述评
失恋引发的大学生抑郁障碍阅读疗法书方分析及配伍
高校图书馆开展阅读疗法探究
我国阅读疗法领域著者队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