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梁上部湿接缝施工技术分析

2020-09-10 07:22王宏辉杨乐
交通科技与管理 2020年5期
关键词:桥梁工程技术分析

王宏辉 杨乐

摘 要:桥梁上部结构施工属于系统性工程,该项工程开展涉及到桥梁上部湿接缝内容。而桥梁上部湿接缝施工效果高低,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安全稳定。基于此,立足于实际,在阐述桥梁上部湿接缝施工技术类型的基础上,对湿接缝施工工艺操作要点进行分析,同时对湿接缝工过程需要把握的质量控制要点探讨。希望分析后,可给此类工程提供借鉴。

关键词:桥梁工程;上部结构;湿接缝;技术分析

中图分类号:U445.4 文献标识码:A

1 桥梁上部湿接缝施工(后浇带类型)

1)伸缩后浇带:其主要是以防范温度变化以及砼收缩而引起的开裂为准,以起到保障结构性稳定的效果。2)沉降后浇带:结构承重出现偏移或是交界区域承压不当即有可能出现裂缝,而此类设置正是以此为防范重点。3)温度后浇带:顾名思义其同样是以温度变化引起砼结构拉裂为基础,以切实地保障结构的稳定和坚实。4)收缩后浇带:其主要立足于砼结构的凝结收缩开裂等相关情况,以起到保障结构稳定和坚实的效果。

2 湿接缝施工工艺

1)因施工方面的现实情况需要进行后浇带的设置,务必要保证其与工程具体结构情况的协调,同时还要预先留设位置,待研究院设计完成才可具体实施。2)对于后浇带的保留时间,这点同样应与既定的设计保持一致,如果没有特别说明,通常应以40天为准:但最为适宜的是以保障施工正常推进为准的60天。3)后浇带的保护。通常情况下。进行后浇带的留设以后就应立即对其实施保护,尤其是一些垃圾或是杂物的掉入。一般可借助于在承台上皮钢筋上覆盖木盖予以防范,但应注意盖板两边较之后浇带至少应有500毫米的宽度,这样所达到的防护效果才会更为全面。4)后浇带的封闭。结构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就应在后浇带模板上布设一层钢丝网,以为后续的施工提供一定的保障。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什么形式的后浇带设置,封闭之前都应将混凝土表面的浮浆凿除干净,且应使其呈现为毛面,后浇带中如有杂物也应一并彻底清理,同时还应对其湿润和完成水泥浆的铺设,这样结构性的连接也就得到了切实的保障。对于封闭材料来说,通常应较之浇筑和振捣的强度要高,且后续相关操作的强度也应予以加强,保湿和保温方面的养护也应保证严谨精细,这样条件下维护至少14天即可。

3 桥梁结构的受力特点

对于桥梁结构体系的形式,常见的是将一联连续梁或板分成几段,每段在预制条件下构造完成,后经吊运布置到临时支座上。相邻的两简支之间进行湿接缝混凝土的浇筑,随后是墩顶一定长度桥面结构的铺装,确定该环节的混凝土浇筑达到既定的强度以后,即可进行负弯矩顶应力束的张拉操作,而连续梁即由临时支座转移到永久支座上。由此也就完成了结构从简支到连续形式的转换。对于桥梁结构的受力,主要涉及到简支和连续两个阶段,前期以承受自重和施工荷载等为主,后期则涉及到车辆荷载等诸多内容,而结构也转变为了超静定类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很大程度上与时间推移有关,由此使得结构内部的力不断变化,从而对其力的分布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 湿接缝的施工

在湿接缝工的过程中,需要按照桥梁工程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控制,主要而言,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旧混凝土的清理操作

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湿润并坐浆,这样才能切实地保障新老混凝土的有效结合。以往的实践经验表明,新老混凝土连接面抗拉强度强弱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具体采用的施工缝处理方式,而所实施的针对旧混凝土的去皮就是基于连接面强度的提升,因此应对这方面工作的落实高度重视。

4.2 底模以及永久支座的安裝

支座通常应设置在墩顶的支座垫石上,而其外围一般会进行底模的安装,为了避免出现漏浆的不良情况,支座与底模之间的缝隙通常会进行严密的密封。底模泡沫板在现浇混凝土压力下极易出现压缩,因此前者厚度应较底座略大,其与支座之间的缝隙也应采用胶布予以精细的密封。另外,如果存在支座较高而底模较大的情况,那么此时底模的作用就无法呈现出来,对其的调整可使用木契支撑木模板予以代替。

4.3 安装钢筋

钢筋的绑扎应在构造图的指导下进行,同样地纵向钢筋的焊接也应按照既定的设计标准实施,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具体构造的严谨高效。对于因底板受剪钢筋直径较大且间距较小,同时纵向两端伸出的钢筋长度无法进行有效的连接,这样也就无法进行后续的焊接。对于帮条焊的情况,势必会因钢筋间距小以及焊接条件不佳等现实因素,进而影响到后续底板钢筋的布置,因此相应的操作以挤压套筒连接比较适宜,而这也是本工程所用到的一类方式。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应注意实时做好标记,且应保证接头使用功能的正常。总的来看,这样的方式便捷高效,同时在质量保障方面也极为显著。

4.4 安装预应力束道

通常情况下,预应力筋与管道之间极易出现摩擦,由此必定会削弱应力,而要想改变这样的情况,一般可借助于预应力束道的位置控制在予以实施。但应注意束道在两预制梁端与现浇段连接部位不可出现较大的偏差。对于现浇段存在的与预制梁同样材料的束道,通常应使其与预制梁段的相应束道连接,这样整个的连接才能更为稳定高效。

4.5 浇筑混凝土

以该段的基本受力情况来看,C55号混凝土的使用会更为适宜。具体操作中为避免混凝土收缩导致现浇段与预制梁的开裂,通常应在混凝土中添加一定量的膨胀剂,这样即能有效地保障预应力的稳定。后续的浇筑和振捣等都应选择最为适宜的方式和设备,以最大程度地保障现浇段混凝土的密实。另外,还应保证其平整度的适宜,这样整体性的效果才会更为显著。需要注意的是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采用的浇筑方式需要按照连续作业的方式进行,同时对混凝土压力也需要控制。

4.6 养生

混凝土在振捣以及抹平以后,通常应在其上覆盖塑料薄膜,以起到防范收缩裂缝的功效。混凝土初凝之前则应掀开薄膜进行二次收浆的操作,以保障平整度以及防范裂缝操作的最优化。这些完成以后应再次覆盖薄膜,而后续的养生通常应以沙袋或草带为准。

4.7 张拉预应力束及压浆

这方面操作通常应在现浇混凝土强度达标以后实施,其中涉及到的锚固和张拉等都应在既定的标准条件下实施。后续则是临时支座的拆除,这样也就完成了整个体系的转换。

4.8 施工中遇到的问题

对于湿接缝施工来说,通常只有约50 cm×50 cm的施工空间,因此相应的施工难度往往较大:a.钢筋绑扎过程中限于纵向钢筋的影响,箍筋的端头并不能全部调直,这样就造成了整个操作的不协调,且效率也大大下降。b.对于底模来说,因顶部埋筋的存在,其只能借助于泡沫板具体实施,而振捣时还应极为谨慎,以免对预应力操作造成不良影响。c.对于现浇施工来说,预制梁板的预埋位置以及梁板吊装等,都应确保精细高效,这样整个的施工质量才能得到切实的保障。

5 施工工序的分析与质量控制

原先确定的设计是以安装临时支座为第一阶段,同时还涉及到主梁的架设以及构造钢板的焊接等相关操作。第二阶段则是现浇梁肋连续段的混凝土浇筑,通常在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80%时,即可对墩顶负弯矩实施张拉,而当混凝土强度处在100%时,即可对支座实施拆除,而连续体系也基本完成。后續的变更设计对以上工序进行了调整,其一是现浇梁肋连续段的混凝土浇筑,当其强度达到设计标准的80%时,即可拆除支座,而连续体系即代表完成;强度达到100%时,即可进行墩顶负弯矩的张拉以及剩余面板的混凝土浇筑。然而这样的变更显然不利于体系的稳定形成,且对负弯矩的预应力效果造成了极大的削弱。因此,笔者认为原先的设计方案更为合理。为了增强负弯矩预应力钢束的锚固能力以及达到降低预应力损失的目的,上齿板部位可采用变截面的方式予以实施,这样一来,即能在增加翼缘板或腹板厚度的基础上,最终实现降低预应力钢筋标高和增强负弯矩抗剪能力的理想效果。湿接缝混凝土施工所用的材料应以C55号微膨胀混凝土为准,现浇段以及桥面铺装应连同进行,以切实地防范裂纹以及预应力损失的不良情况。

5.1 临时支架的质量

对于临时支架来说,为保障其具体施工的质量,所需的材料务必要保证规格等级等都要高,安装之前还应对其实施精细的检查。安装完成以后即可对临时支架实施拆除,但应注意防护措施的有效落实,且应保证各个环节操作与既定技术操作标准的一致。对于简支梁的浇筑来说,通常应确定混凝土强度超过桥梁上部结构设计标准的前提下,才可将其临时支座有序拆除。另外还应注意具体操作过程的严谨有序,以最大程度地保障整体性的匀称和协调。

5.2 连续浇梁的质量控制

预制梁板通便都应对其实施凿毛处理,这样即能切实地保障混凝土浇筑的密实性,而连续梁的质量也能得到显著的增强。而对于混凝土粘性的提升来说,不仅要对其具体的施工温度实施严格精细的控制,而且还应在混凝土中加入一定量的膨胀剂,这样即能达到较为理想的施工效果。同时需要注意的是在连续梁质量控制的过程中,针对接缝位置的处理,需要预留出一定的间距,一般而言要控制在10 cm左右,从而保证整体浇筑的效果达到施工要求。

6 结语

尽管湿接缝现浇部分的施工量较小,但因其操作复杂且极为繁琐,因此每道工序都应引起高度的重视,以切实地保障其具体操作的质量。只有在加强各个环节施工质量的基础上,才能最大程度地保障最终施工效果的高效。

参考文献:

[1]陈升权.先简支后连续桥梁湿接缝的设计与施工[J].低碳地产,2016(12):17.

[2]黄庆.先简支后连续墩顶暗横梁结构在城市立交中的应用[J].中国市政工程,2014,39(05):84-87+119-120.

[3]尚晓兵.结合实例浅析先简支后结构连续桥梁施工技术措施[J].中国房地产业,2013,28(01):155+184.

猜你喜欢
桥梁工程技术分析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的常见病害与施工处理技术探讨
关于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伸缩缝施工技术的浅述
公路桥梁工程中桥涵软土地基的施工处理研究
基于BIM的桥梁工程设计与施工优化分析
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支模技术的应用
浅析《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动画技术上的成功与不足
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网球男子单打决赛技术统计分析
2014年世界羽毛球超级系列赛男双决赛技术对比分析
《桥梁工程》课程的试卷分析及教学改进措施
基于大数据的智能数据分析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