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2020-09-10 14:54魏树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散文阅读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摘要:在高中阶段的语文教学中,散文阅读教学是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散文阅读是阅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审美教育中的有效教学途径,高中生们通过对散文的阅读和学习,培养自身的文学鉴赏能力,丰富学生的文学素养,有利于提升高中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整体文学水平。在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仍旧有很多不利于学生审美能力提升的困境,需要教师进行有序的分析并且寻求突破。

关键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阅读教学;审美困境;审美教育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理念也发生了重要的转变。很多课程架构逐渐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中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也逐渐的变成了以学生为主体。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在当前教学环境中显然已经不适用了。从近些年来我国高中语文教育教学情况上来看,很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并没有发现自身审美能力的提升,在进行阅读的时候,学生们也会将更多的关注点和注意力放在审题、做题上面。通过散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已然成为一句空话,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很容易对此产生忽视态度。

一、高中语文散文閱读教学的审美困境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存在着很多教育方面的不良现状,对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价值观,我们常常会发现,在实际的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这一方面是很容易被忽视的。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非常的有限,也就说明了,学生在阅读散文并且学习其内涵、结构、技巧等方面时,是没有太多时间对文章进行深度了解并且培养自身审美能力的。审美能力很难具象化,因此在教学中并不容易看出成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很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项投资过大,收益不显著的内容,因此,很多时候,教师会习惯性的忽视对学生审美方面的培养,反而着重于提高学生们的知识技巧和答题能力。教师对于学生审美能力的不够重视,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们学习欣赏散文的积极性,也限制了学生们审美意识和文学思维的发展。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从原有的培育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教学目的,逐渐偏离成了提高学生做题得分率,这与散文阅读教学开展的初衷背道而驰。对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培养的忽略,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当前教育大环境对学生综合培养和全面能力发展的态度和看法。因此,在高中散文阅读课堂上,学生们对于散文的欣赏和学习思维本身是非常有局限性的,这也十分不利于学生自身的个性化发展和综合素质提升。

在应试教育大环境下,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更多的对学生答题能力和思考能力有所规范。面对同一篇散文,不管是教师还是试卷,都会出现一套十分规范的答题流程,以此来引导学生们阅读散文时的思考方向。有些教师在散文阅读教学中,甚至以做题为教育方法,通过完成某些文章中的问题,来判定学生们阅读的成果如何。例如“文章通过哪方面描写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结合作者生平事迹分析文章创作时作者的心境”等等问题,大量的缩减了学生们真实体验散文美感的时间,减少了相关步骤,同时散文之美和散文的底蕴,也都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大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思维,更是使得应试教育体制之下的散文变得没有美感。

散文阅读教学中,评价标准和评价方式都较为单一,也就导致了很多教师在评价学生们的阅读情况时,更多的注重学生们的阅读分数。以分数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间接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是把精力放在细细品读散文之上,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揣摩出题官和阅卷人的喜好上面。教师过于关注学生们的学习分数,使得原本含义甚广,用来开阔学生思路的散文阅读教学,变成了一套模式化的流程,有了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也就使得学生们本应多样性的思维,变得单一化。学生们的思考方向和思考方式被规划,自身的思维得不到自由的发展,在实际学习中,也就逐渐丧失了对散文阅读学习的兴趣。

二、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突破

(一)体验散文之美

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们的审美能力,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的感受到散文的美感和好处,教师应当引导学生们真实的感受散文的已经,真正领悟散文之中的含义。散文大多辞藻优美,意境深远,在遣词造句中有巧夺天工之感。在阅读散文时,教会学生如何欣赏其中的寓意和文章结构、文字的精妙,是极为重要的。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范读、多媒体配乐、图片扩展等等方式,营造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们在阅读中,体会散文之中的韵律,从而领悟散文的美感。此外,帮助学生在散文阅读中摆脱外界环境的影响,促使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散文阅读的意境中去,也能够极大的提高学生们对于散文的品读能力和欣赏能力。

(二)深化阅读理解

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当前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过多的忽略,因此,学生们对于散文内容的理解,也就逐渐变得模式化。深化阅读理解,是提升学生阅读思维的的关键。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在阅读时以自身的角度和想法,对文章进行剖析和拆解。通过深入体验散文内容中的美感,摒弃传统散文阅读课堂教学中的流程化,让学生们按照自己的思路,顺其自然的进行思考和学习。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不应强制性的为学生预设思考路线,而应当充分尊重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思考角度,不预设题目和内容,不给学生增加压力,反而能够在一定的教学环境下,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模式和审美能力。

(三)优化阅读体验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当前教育教学中,教师应当以长远的角度看待学生们的学习现状,着重了解到散文阅读教育中审美教育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们在学习中不断的发现其中的美感,同时延伸课本内容,充分的提高散文阅读教学的趣味性。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优化阅读的体验,让学生们在阅读中真正的领悟到散文的美感,在长期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综上所述,在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当从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培养学生阅读散文的兴趣,从而真正提高学生们的学习能力,突破当前高中散文阅读教学中的审美困境。

参考文献

[1]常桂梅.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汉字文化,2018(17):46-47.

[2]国政.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01):28-29.

魏树辉 安徽省淮南市第二十四中学

猜你喜欢
散文阅读审美教育高中语文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使命与担当:福建省高中语文名师“整本书阅读与研讨”专题研讨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浅析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实用性和创新性
以群文阅读助力中考复习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教学的审美困境与突破
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审美体验教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