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的有效教学方式

2020-09-10 14:54郭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

郭斌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经典篇章对学生文字认知、抽象理解、阅读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并且,在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下,让越来越多的教育研究者开始关注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尤其是阅读能力的提升。但是,传统的阅读方式已经不再适合当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单一、枯燥的阅读手段不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所以,如何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怎样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成语文教师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下面,本文就对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阅读方式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帮助到同行教师。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提升,思想认知和学习能力也在逐渐提高。与此同时,阅读能力也在逐步提高。小学高年级的阅读是沟通小学与初中的桥梁。相比较小学低年级注重识字写字教学,中年级学生刚开始接触文章的整体把握来说,高年级阅读更注重对不同文体的有效掌握以及深入感受文字的情感思想。因此,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综合运用能力,需要教师运用丰富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为自己未来全面发展打造基础。

一、创设阅读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众所周知,兴趣是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重要因素。语文阅读,就是对文字进行理解,从一句话、一段文字中思考,来想象其中的画面、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从而感受语言的美。但是,文字本身是抽象的。在加上小学生的理解能力不高,在面对文本的时候,难以理解其中的意思,从而降低学习动力。而情境创设是教师在教学中向学生呈现具体、生动的事物或画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将阅读兴趣转化为阅读动力,让学生在阅读动力的引导下,主动进行阅读文本,体会文本内容。所以,教师要合理利用信息技術,让学生在直观体验中,阅读文本,为有效教学打造基础。

例如,在小学阅读的过程中,由于小说字符较多,有的地方需要学生以略读的方式进行思考,有的地方需要学生以精读的方式进行思考,并且大部分小说的内容需要学生通过想象来展示出相关画面。对此,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直观展现小说画面。在阅读小说《草船借箭》的时候,教师先准备出影视剧“草船借箭”,让学生在生动的视频资料中,欣赏和分析故事中的人物,理解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当然,为了增加教学的悬疑性,在视频播放到高潮的过程中,教师就暂停视频,提出问题:“故事的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诸葛亮能否借到箭?是怎样借的?用了什么工具借的?”经过情境教学的引导,学生的兴趣被有效打开,会主动思考并分析故事,感受其中的内容。通过真实画面,让学生看到诸葛亮是如何从曹操借箭,体会诸葛亮的聪明才智和大胆表现,进而感受作者语言表达的美。为学生创设具有趣味性、生动的阅读情境,学生的体验感明显增强,兴趣得到了有效发展,也会自愿进行阅读,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为有效的阅读教学打造基础。

二、坚持学生主体,重视学生地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学习主角,需要受到足够的重视。但是,在当前,应试理念的影响依旧深远,教师为了让学生取得优异的成绩,会让学生对知识点进行重复性记忆,在实际的阅读课堂中,教师在讲台上详细的讲,学生会在书中详细的标记教师所讲的重点。如果学生群体中出现了窃窃私语,教师会进行制止。这样学习方式,让学生与教师的距离越拉越远,不利于师生关系良好的培养和发展。通常来说,阅读能力的提升,不单纯是记忆知识,而且是对自身理解、分析、合作思考的综合能力。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转变陈旧的观念,落实以学生为学习主体,重视学生的地位,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例如,在阅读《太阳》这篇课文的时候,为了保证学生的学习主体性,教师可以利用预习作业,让学生准备相应的学习材料。在预习过程中,教师利用微课的形式,将需要准备的材料、预习任务展示给学生,方便学生了解和预习,如,太阳的图片、关于太阳的介绍、关于太阳的故事、描写太阳的诗句。当学生提前准备好这些内容后,在阅读过程中,教师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并让各小组成员寻找一个教学任务,在小组内部相互交流、讨论。在必要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评价的方式,让学生及时发现自己的不足以及需要改正的地方。通过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利用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提升学生的搜集能力、合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在小组合作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开展读写结合,加强语言运用能力

读写结合是在教学中,教师以课内、课外的文章内容为依据,设计与之相关的写作训练,发展学生兴趣以及提高学习写作能力的一种学习方式。知识来源于生活,是生活实际的总结和概括,阅读教学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写作练习中,提升语言的运用能力。将读写结合教学设计到小学高段语文阅读教学中,既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还能实现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语言能力,最终实现未来的全面发展。因此,教师要合理开展读写结合训练,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例如,在阅读《桂花雨》这篇文章的时候,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可以给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如,“本文写作的特点”、“写作手法是什么”、“作者通过写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运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文章分为几部分,分别表达了什么”等问题,学生通过问题进行梳理文章中的写作结构,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和中心思想。教师再进一步为学生解释文章中的写作结构,让学生感受到文章的写作风格和利用到自身的写作练习中。通过运用这种教学方式,能进一步让学生掌握文章的结构和中心思想,可以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兴趣,让学生更乐于创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学习的范围是十分广阔的,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加,学习难度也会不断提升。如何更好的构建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有效课堂,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式,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设阅读情境、坚持学生主体、开展读写结合等方式,为学生开展语文教学。让学生激发出学习的乐趣,能够自愿加入到学习活动中,积极思考,提升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江敏:小学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策略[J].师者讲坛,2011(2).

[2]张巧文,陈思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师生平等对话的方法研究[J].语文教学研究,2012.

郭 斌 湖北省恩施市硒都民族实验小学

猜你喜欢
小学高年级语文有效性阅读教学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读写教学探析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