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在小学体育课堂中的有效开展

2020-09-10 14:54李章楠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小学体育

摘要:现代社会社会分工日益明确,每一个劳动者都会分配到一定类型的劳动任务,因此提高任务处理能力就成为了现代人才的必修课。在小学体育课堂上,绝大部分学生在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一般不会主动开展系统的體育锻炼,但是教师填鸭式的教学指导也会损害了小学生活泼好动的天性,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中寻找平衡点就极为重要。在体育课堂上开展任务型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小学生的活力,也可以大大提升体育教师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体育;任务型教学;结合兴趣;分解动作;设立奖励;任务经验

任务型教学就是把生活中的各种实践活动带入课堂中,然后将这些活动作为任务分发给每一个或每一组学生,然后教师依据学生的任务完成状况给予相应的反馈。小学阶段即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起步阶段,更是其培养体育兴趣、养成锻炼习惯的黄金阶段,很多教师在帮助学生开展体育活动的时候,往往会陷入管理不好学生的苦恼,这时候教师就可以依据学生的兴趣和实际的教学内容来开展任务型教学,让小学生感受到各种任务背后的体育精神。

本文笔者结合多年体育教学实践,尽可能全面地分析了小学体育课堂中有效开展任务型教学的几类策略,希望给各位教师提供一些问题解决途径。

一、结合学生兴趣

兴趣是小学生开展各类学习活动和生活活动的驱动力,脱离了学生兴趣的体育教学必然不会受到学生欢迎。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有不少教师会在备课时安排一些体育项目供学生按部就班地完成,但是这些项目对学生来讲往往没有亲切感,所以学生没有办法有效完成体育任务。体育教师要多观察小学生在课内外喜欢看什么、听什么、做什么,把学生喜爱的实践活动与体育课程有机结合起来,这样才能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任务教学中。

例如,在“小篮球”这一节课程中,笔者在指导学生持球上篮的时候问学生:“大家都喜欢哪些篮球运动员呢?”学生在回答中就提到了他们喜欢的科比、库里、易建联等运动员。在下一节课,笔者借助网络下载了易建联三步上篮的教学视频并为学生播放,笔者问学生:“他的动作酷不酷、帅不帅呀?”学生兴高采烈地给出了肯定的答案,此时笔者立即给学生安排了持球上篮的小任务,让学生模仿易建联进行上篮训练。有不少学生饶有兴趣地重复观看了数遍视频,笔者又另外指导了学生如何左右脚配合、如何拨动手腕、如何打中篮板,在这种热烈的氛围中大部分小学生都成功完成了任务,甚至还有一些学生主动组队进行命中率比赛。体育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务必要结合学生的兴趣,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二、分解体育动作

体育也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课程,教学大纲指导学生要按照各种分类学习体育知识,这些大类活动其实也十分考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有很多小学生在面对诸如足球篮球这些体育大类活动时,往往不知从哪里着手学习,此时如果教师不给学生做任务分解的话,那么学生的学习效果自然就会不尽人意。教师在体育课程中开展任务型教学,需要将各式各样的体育动作做细致分解,帮助学生渐入佳境。

例如,在“武术”这一节课程的教学中,笔者并没有直接让学生开始学习成套动作,而是分课时让学生完成动作练习任务。在第一课时笔者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做手型的游戏:笔者大声喊出手型类型,学生按照要求立马做出出拳、出掌、勾手的相应动作。在学生对拳、掌、勾手这三种动作的熟练程度越来越深之后,笔者又鼓励其在做出这些动作的时候喊出声音,从而让学生体会到动作的发力。在学生顺利完成了分步动作的任务之后,笔者指导学生将这三个小动作连贯起来,并大喊三声,学生很快就发挥创造性把这三个武术动作结合了起来。教师要在任务教学中步步为营,将每一个体育动作分解开来供学生学习。

三、设立任务奖励

很多电子软件之所以能够吸引当代学生,就是因为其在软件内部设置了有效的奖励机制,任务型教学同样是基于这种原理来激励学生不断完成学习任务。可是有些小学体育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教学的时候往往只出任务不出奖励,这种教学方法最终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所以教师可以依据课堂性质给予学生一定的任务奖励,让每一个主动完成任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就感。

例如,在“踢毽子”这节课程的教学中,笔者首先给学生讲解了踢毽子的技术要领,然后让学生自由练习正踢毽子。笔者布置了单人正踢毽子五十个的任务,并在每一个学生完成任务之后奖励给了学生一个反踢毽子的技巧。随后笔者将学生两两分组,要求学生完成20个互踢毽子的任务。有些学生任务完成速度较快,笔者随即给学生奖励了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毽子并令其自由活动五分钟;有些小组在互踢毽子的时候失误较多,笔者上前指导学生改善小腿动作和脚部动作,这些小组很快做了调整并完成了任务,笔者同样也给予了毽子奖励,学生在奖励的激励下学习踢毽子的动力越来越强。因此,体育课上的任务型教学需要奖励机制来激励学生不断突破自我。

四、分享任务经验

体育课天然就是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在课堂中学生本应有很多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的机会,但是不少体育教师给学生安排的课堂任务过于紧凑,学生只能疲于完成这些教学,这自然就降低了学生的互动频率和质量,长此以往并不利于学生培养体育热情。教师在开展任务型教学时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交流需求,要主动邀请学生共同探讨自己在完成体育任务的过程中有哪些经验和感想,从而营造出活泼轻松、亮点满满的任务型课堂。

例如,在“小足球”这一节课程的教学中,笔者给学生安排了一次游戏任务:“请五人一组,完成向前盘球十米并折返接力的任务,大家比一比哪一组更快。”在这种竞争型的游戏中,学生争先恐后地盘起了足球,五分钟时间内各小组相继完成了任务。笔者随后邀请了最快完成该任务的小组上前分享快速盘球的经验,五个学生推出了一个代表上前发言:“盘球的时候脚背不能发力过大,身体要向前走;足球交接的时候要做好交接准备。”在小组交流之后笔者再一次给学生布置了同样的盘球任务,学生的整体成绩明显得到提升。任务型教学需要适当的经验交流环节,从而让学生在充分交流的氛围中不断完善自己的体育技能。

总而言之,在小学体育课程中开展任务型教学要有章可循,体育教师应当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给学生逐步分解复杂的体育动作,在学生完成任务后给予一定的奖励,还要鼓励学生积极分享任务经验,这样才能实现高质量的任务型教学,真正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周寒寒.小学体育高效课堂教学管理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1)

[2]胡亚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小学体育教学机制系统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15,35(10)

李章楠 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任务型教学小学体育
任务型专业英语口语教学实验报告
高中英语阅读课中任务型教学的应用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阅读量对初中生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快乐体育教学策略探讨
优化体育教学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研究
任务型教学在大学英语课堂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