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课堂游戏教学策略

2020-09-10 14:54李曙光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李曙光

摘要:数学是一门具有超强逻辑性的学科,尤其是对于还不完全具备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小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起数学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教师的地位就显得尤为重要,教师应该利用好自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主导地位来进行教学。游戏教学法就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衍生的一种新型教学策略,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利用游戏进行教学,不仅能够将书本上静态的数学基础知识与动态的游戏设计结合起来,还能够为学生营造一种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进而激发出小学生的课数学习兴趣,进而真正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游戏教学策略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们发现教师以往所采用的以“灌输式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学要求,甚至已经不再适应小学生处于好动和爱玩的年龄,因为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在课堂学习时能够一直集中注意力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所以教师如果想要提高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就要让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得到充分利用,并最大限度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因此,教师只能想方设法提高数学教学教材内容的有趣性,利用游戏进行教学,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怎样发挥出游戏教学方法的优势呢?这就需要教师在充观察和分析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来创新教学策略,并且积极利用游戏教学方法来辅助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

一、利用游戏激发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尤其是在学习数学这种比较枯燥无味的知识时,教师更应该以小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来进行教学,因为在小学生的眼里并没有学习这个知识“有用没用”,他们看到的只是学习的这个知识点是否有趣,因为兴趣永远都是学生专注于某一件事情的最佳动力。因此,教师可以在结合课本教材内容与游戏教学的基础上来展开数学教学,进而充分发挥出小学数学游戏教学的优势,为学生之后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奠定基础。

例如,有这样一道数学题是这样的:“鸡兔同笼,一共有16个头,还有48只脚,请问大家这个笼子里各有鸡兔多少只?”因为这道题相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比较有难度的,所以为了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解答出这道题,我会让学生通过扮演“鸡兔”的方式来进行游戏教学,首先我会把学生分成“鸡和兔子”,并向学生下令:“全体兔子起立并伸出两只脚”学生照做。紧接着我会说:“现在兔子和鸡的脚数是一样了,有16个头,下面多少只脚呢?”学生答:“16×2=32只。”,然后我会接着问学生“那么少了几只脚呢?”,学生回答“16只!”这时学生就会有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用16÷2=8只兔子和8只鸡。”,这样一来,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不仅有效的锻炼了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还能在正确解答出问题之后,获得学到知识的成就感,这样的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切入点的游戏教学方式,不仅能够使得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能够更长一些,还有利于活跃课堂的学习气氛,并让小学生在游戏中加深对课堂所学数学知识的记忆。

二、角色扮演进行教学

角色扮演是小学数学中常用的最为有趣有效的一个游戏教学法,它不仅能让小学生切身参与到角色扮演中,吸引和集中学生注意力,进而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还能深化学生对所学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真正达到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例如,在苏教版三年级“分数简单计算”教学中,有一道应用题是这样的:“王同学手中的苹果数量是李同学的3倍多1个,而王同学手中苹果数是李同学的二分之一还多2个,王同学手中有4个苹果,请算出李同学和王同学的苹果数。”,为了让 学生更好地理解这道题,我会通过角色扮演来讲解,我会先选三个学生来分别扮演题目中的角色,并为其分配道具,以把应用题中抽象的内容能够以更加直观地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而让他们更好地理解题意,迅速找到解答题目的思路,得到正确答案。除此之外,我还会根据题目内容来为学生设计有助于小学生身心良好发展且容易引起学生兴趣的游戏情境,让学生进能够在游戏的过程中把教学内容充分融合到游戏中,切记不要为了片面追求游戏效果而忽略了教给学生数学知识的目的。然后,再学生决定扮演哪个角色之后,教师还应该为其分配有趣的道具,以给学生更加真实的体验,进而更好地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游戏的兴趣和积极性。最后,在完成角色扮演游戏教学之后,教师还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表现以及台下学生的反应来作出客观合理且具有激励性的评价,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三、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

游戏一般都是有多个人完成的,尤其是小学数学的游戏更是需要学生具备合作探究意识,因此小组合作的形式在游戏教学中是较为常见的。在教学实践中,小组合作的游戏教学设计,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还有利于培养他们的分工合作能力与合作探究意识。比如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几何图形的学习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认知与转换过程,这时候,教师组织学生展开合作学习教学就能很好地提升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与“平行四边形”相关的数学知识时,怎样才能让学生在利用已经学过的几何图形的基础上学习与平行四边形有关的数学知识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所以,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一学习难点,我会组织学生玩一个“我是地主”的数学游戏,并让每一个小组的组长扮演地主的角色,将本村中的一个是“平行四边形”形状的土地进行划分,我还会鼓励学生运用“割补”的方法把这块“平行四边形”转化为以前学过的图形来进行学习,并要求学生通过小组内的分工合作来进行问题探索。这样一来,经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就能很快讓学生找到“长方形与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而得出了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进而真正达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总之,教师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利用游戏教学策略进行教学,既能够把抽象乏味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有趣和直观,还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此外,还可使学生在玩游戏的同时,能够充分发挥出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学习潜力。所以,教师具体应该采取怎样游戏教学策略就显得极其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在不断观察和分析学生学情特点的基础上来创新改进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兰花梅.小学数学游戏性教学策略浅析[J].小学生(教学实践),2016(03)

[2]盛玮莉.教学策略在小学数学游戏课中的应用[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5,18(02)

江苏省盐城市滨海县永宁路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双减”政策下的课堂教学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