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小学科学趣味教学模式的实践探析

2020-09-10 15:23马晓宇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学生生活现代科技合作探究

马晓宇

摘要:小学科学是极具趣味性的一门学科,也是小学生在枯燥的学习环境下最渴望学习的课程。因为小学科学可以让他们开阔眼界,认识各种各样的科技,学习各种各样的生活小技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培养国家栋梁为己任,让科学理念被小学生所接受。小学科学是国家教育部门重点设立的学科,要求小学科学教师对学生的科学素养进行正确的引导。运用积极有效而且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刺激学生的大脑,促进大脑指挥手脚进行科学实验创作,一点一点的发掘科学的奥秘。

关键词:小学科学;趣味模式;合作探究;现代科技;学生生活

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运用趣味教学进行科学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可以启迪学生的心智,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深入领会科学知识的真谛,不断促进学生科学水平的提升,十分有利于小学科学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发展。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趣味教学模式,以此可以让科学教学活动更加生动活泼,从而能够激活科学教学课堂,让学生全员参与到科学教学课堂当中,不断促进高效小学科学教学课堂的构建。下面,我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感悟,对构建小学科学趣味教学模式的实践进行一番阐述和说明。

一、小组合作探究

小学科学新课程实施以来,小组合作探究已成为了学生科学学习中“合作有效探究有益”的主要方式。自主参与,主动合作,善于探究,勤于记录,乐于交流,是新课改所倡导的科学态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因此,教师要积极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教学,提高学生的探究素养和合作能力,不断促进学生的长远发展。

例如,以《光的反射现象》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与学生进行交流: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光线是沿直线传播的,同学们,我们看教室外阳光灿烂,教室黑板上却没有一丝阳光,你们有办法把外面的太阳光请到黑板上吗?然后,小组学生需要进行尝试,并要派出本组的代表在课堂当中进行展示。在展示结束后,教师需要进行以下提问:刚才他是怎样做的呢?用平面镜就能使光的传播路线发生变化。你想不想试一试呢?接着,教师需要为学生出示照亮目标:不改变手电筒的位置,按要求照亮目标,画出光的传播路线。之后,小组讨论:(1)如何照亮阴影里的小球?(2)具体选用什么实验材料、采用什么方法、实验步骤、小组人员分工等问题,并利用材料进行实验,加深对教材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需要进行讲解:通过刚才照亮目标的活动,我们发现了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了回去,这种现象就叫做光的反射,反射光也是直线传播的,让学生全面掌握反射的定义。总之,运用小组合作探究进行科学教学,创新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实施取得了良好的学习实效,不断增强了学生的科学学习勇气。

二、融合现代科技

当代的小学生所能接触的知识和科技产品种类已经非常繁多,他们对现代化科技的认识也不是完全没有的。利用现代化科技开拓他们的视野,让小学生看到科学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发展趋势,可以有效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融合现代科技,以此可以让教材知识更好地被学生所掌握,不断增强学生的科学学习精神。

例如,以《我们的水钟》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运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制作水钟有关的视频,并要对学生进行以下解说:同学们设想一下,怎样利用这两个塑料瓶来做一个能计时5分钟的水钟?在做之前我们应该先干什么呢?对,好的设计能让我们在制作的过程中更得心应手。首先,我们要来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然后,教师需要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以下提示:“1、准备做什么类型的水钟?(泄水型或受水型)2、怎样制作?”同时思考(1)怎样控制漏水的速度?(2)如何标出5分钟的时间刻度?并要让学生小组讨论,画出水钟的设计图,并要让小组学生在旁边标上文字,以文字和图片相结合的方式,来发表出他们的想法。之后,教师需要让学生使用水钟:1、记录3分钟时间,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水钟计时比较准确?2、通过计时比赛,分析影响水钟计时准确性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可以怎样改进水钟?来进一步完善学生制作的水钟。最后,教师需要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本节课内容的板书,以带领学生复习教材知识,不断加深学生对教材知识的消化和吸收。总之,融合现代科技,创新知识传递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联系学生生活

科学知识源于生活,同时又高于生活,对小学生而言,科学知识的学习尤为重要。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入生活化的教学,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还能够帮学生建立起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科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建立起紧密的联系,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及其适应生活的能力。因此,教师要积极联系学生生活,以此可以将学生从教材和课堂当中解放出来,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欲望。

例如,以《地震的成因及作用》为例,在讲述本节课的有关知识时,教师首先需要利用课件为学生出示5.12(带背景图片),并提出问题:看到这个日子,你想起了什么?(汶川大地震)。接着,教师需要为学生播放地震现象视频,并进行讲解:2008年5月12号,在四川汶川发生了8级地震,这是继1976年唐山大地震以来又一次在我国发生的大地震。然后,教师需要课件展示:四川地震前后的对比照片和视频,并要让学生说说看完这组照片后的感受,以及关于地震有没有问题要提出来,学生可能提出以下问题:“地震是怎样形成的?”“地震有什么样的前兆?”“怎样进行预测?”“如何自救?”……对教材知识有了一个明确的认识。之后,教师需要为学生播放地震现象的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了解地震现象,并要让学生结合看到的视频资料和生活中的了解,谈一谈伴随着地震发生时看到了什么现象?(大地、建筑物在剧烈地晃动……)是什么力量使这么高大的建筑物晃动甚至倒塌呢?(来自地球内部的力量、板块碰撞等)以此进行下面讲解:地壳是有一层一层的岩石组成的,地球内部是不断运动着的。

最后,教师出示实验要求:用毛巾和木棍来模拟岩石层,同时思考:(1)用手按住毛巾的两端向中间挤压,会发现什么现象?(2)握住木棍的兩头用力再用力,观察会有什么现象发生?手有什么感觉?实验完成后,学生思考并交流实验现象说明了什么?并要推理想像地震是怎样形成的?这个环节,教师需要利用课件资料补充:地壳内部是不断运动的,地下的岩层在压力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形,当受到的力大到岩层不能承受时,就会发生突然的、快速的断裂。岩层断裂所产生的地震波传到地表就会引起地表的振动,这就是地震,从而不断加深学生的学习感悟。总之,联系学生生活,构建了生活化教学课堂,打开了学生的兴趣之门,获得了教育教学的双赢。

总而言之,为学生构建趣味教学模式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让学生深刻感受到科学语言的魅力,不断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热情,从而能够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在今后的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构建趣味教学模式,让学生和兴趣握手,从而能够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许佳.例谈小学科学趣味课堂的构建[J].启迪与智慧(教育),2015,000(012):P.75-.

[2]赵高翔.怎样实现小学科学趣味化教学[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7,000(012):26.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师五家渠第一小学

猜你喜欢
学生生活现代科技合作探究
现代科技展示古今历史
高中政治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实践
浅析现代物理与现代科技
历史课堂与学生生活
高中政治课“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初探
有效提高农村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探索
初中生物学案编写的一些心得
“等待”让学生拥有更多的出彩机会
对“语文教学回归生活”的实践探索
猪八戒学习无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