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如何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2020-09-10 15:23朱健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47期
关键词:实现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朱健

摘要:数学是我国高中阶段教育体系中的基础课程,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能够保证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同时,实现创新意识和综合素养的发展提升。所以,提升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至关重要。基于此,本文将结合教学实践经验,从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合作教学模式四个维度出发,系统地分析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的基本方法和具体策略。

关键词:实现;高中数学;有效教学;策略

新时代的教育背景要求学生全面发展,不能只是成为考试的机器,学习的工具。这就要求教师应该转变落后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调整教学的结构、策略和体系,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的地位中解放出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并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创新能力和想象能力等方面具备良好的素质。所以,广大的高中数学教师要紧跟教育发展变化的步伐,推进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创新,最终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科学有效的高中数学教学。

一、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领学生自主学习

传统教学模式下,高中数学教师通常掌握着主导权,一味地向学生进行知識的传授和灌输,学生在这种情形下只能被动地接受,难以实现自主性地学习和探究,从而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和学习兴趣的丧失。针对这种情况,高中数学教师要彻底转变课程教学的落后倾向,全面把握数学教材课本的核心和关键内容,明确其中的重点和难点并以此为基础来设计出启发性、开放性的数学问题,找准教学时机来向学生进行提问,从而实现悬念情境的合理创设, 有效调动学生的思考动机,引发学生认知层面的矛盾和冲突,让学生可以从被动接受转变为自主学习、深入探究。

例如,在教授《指数函数》时,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理解指数函数的概念和意义,课程开始后,笔者先从基础知识展开教学,让学生们初步了解指数函数的性质。然后,笔者再从教材中提炼一些问题,通过问题来深入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提出问题后,笔者会给予学生们独立思考的时间,锻炼学生们的思考能力。一段时间后,学生们得出答案,这时,笔者会邀请学生们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探究成果,根据学生们的答案,笔者可以了解到学生们对知识理解的情况,针对学生们出现的问题,笔者会在接下来的教学中进行强化。这样,笔者通过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引领了学生的自主学习。

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知识呈现方式

信息技术手段是教育信息化发展的产物,能够给教育教学带来极大的促进作用,让知识呈现的方式得到创新优化,以帮助学生更好更快地理解。对此,高中数学教师应与时俱进,善于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和素养,合理利用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手段来辅助数学课程教学,对数学知识进行加工和优化,并以图片、动画、视频、声音等形式呈现出来,创设直观形象的教学情境,这样一来,不仅教师可以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学生也能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成就感和认同感。这对于学生的长期学习会起到积极作用,有利于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自我肯定。

例如,在教授《空间几何体的结构》时,本节课程主要以立体几何图形的结构为主,课程内容具有较强的抽象性,对此,笔者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们展示了几组几何体的图片,通过360度旋转为学生们介绍几何体的结构,在展示过程中,学生们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这也体现了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随着课程的推进,笔者再通过信息技术详细介绍空间几何体的特征,帮助学生们更好的理解立体几何图形的特点。这样,笔者通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革新知识呈现方式,加快了学生的理解速度。

三、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学生应用意识

数学知识本质上是对生活中各种数量关系、空间位置关系的凝练与概括,所以将生活与数学教学联系起来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缩短二者间的距离,提高学生对于数学的认同程度。这就需要高中数学教师将生活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主动观察、挖掘和搜集与学生生活经验、实际体验以及社会经历相关的案例和素材,将其与相关的数学课程知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还原和创设出生活中真实发生的场景,促使学生深入体验到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丰富学生的情感态度体验,强化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

例如,在教授《等差数列》时,本节课程的内容与我们的生活有着一定的联系,对此,笔者引入生活元素实施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先引入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结合生活经验来分析其中的数学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在引入生活现象后,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得到了明显提升。这样,笔者通过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强化了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实施合作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合作教学是新课改所倡导的创新策略,其目的和功能在于改变学生间的关系和状态,有效增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往来,活跃教学的氛围并取得理想教学效果。因此,高中数学教师要从班级授课模式的革新出发,基于对班级内学生学习成绩、能力水平等情况的了解来进行科学合理地小组分配,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参与和展现自我的机会;随后,教师则应当发挥自身引导作用,鼓励学生主动展开组内的沟通、讨论和互动交流,在合作中实现共同的发展和进步。

例如,在教授《双曲线》时,笔者先利用课前时间将学生们分成了多个小组,每个小组5人,小组成员划分后,笔者再正式展开教学。课程开始后,笔者带领学生们对课程内容进行学习,而在接下来的教学中,笔者还会布置一些探究任务,让学生们共同参与讨论,通过讨论交流的方式对课程知识进行探索,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这样,笔者通过实施合作教学模式,促进了学生的共同发展。

综上所述,有效教学是最终的教学任务和目标,是展现出学科育人功能的关键所在,同时也是不断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根本动力。所以说,身为合格的高中数学教师,我们应当真正明确自身所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把握课程改革发展变化的核心趋势,结合现实学情来推进巧妙设置数学问题、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紧密联系生活实际、实施合作教学模式等策略的运用,完善并优化数学教学的过程,激发学生内在潜能,从而真正实现高中数学的有效教学。

参考文献

[1]焦洋.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才智,2017(35):102.

[2]罗小琴.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现代交际,2017(20):159.

[3]赵艳会,闫德明.基于新课程的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之发展审视[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26(01):64-67.

贵州省六盘水市外国语学校

猜你喜欢
实现有效教学高中数学
办公室人员尚需制定个人发展规划
苏州信息学院教务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浅析铁路通信传输的构成及实现方法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