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09-10 07:22王金英
世界家苑·学术 2020年4期
关键词:贫困解决策略高中生

王金英

摘要: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及家长,包括学生自己,更多关注的是学习成绩,而经常忽略心理健康。心理健康教育是高中学习生涯中重要内容,而贫困生是我们需要特别关注的对象,其心理贫困往往比物质贫困更可怕。作为一线教师,班主任在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促进素质教育的平衡发展,班主任应及时发现问题,并结合学校力量,对这一群体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努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积极帮助贫困生走出心理困境,使他们在精神上脱贫。

关键词:高中生;贫困;心理健康表现;原因分析;解决策略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信息网络化,中国经济快速发展,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在这种大背景下,高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尤为突出。政府、教育部门和社会都非常重视,建立了贫困生助学基金,经济资助体系完善。学校也非常重视贫困生工作,积极落实。但心理健康教育的投入却相对薄弱,急需更加完善的体系来支撑。

贫困生是高中学校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一些特殊情况,造成了家庭贫困的局面。年幼的他们,不仅要面对着家庭各方面的经济压力,同时也面临着学业上的压力,非常容易出现自卑、敏感、绝望、虚荣、嫉妒、偏激等一系列心理问题,出现“心理贫困”的现象。高中生绝大多数住校,平时生活、学习中,作为与学生接触最多的班主任,我们不仅要帮助学生从正规途径获得经济上的帮助,更应对他们的心理压力高度重视。

1 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的表现

1.1 人际关系敏感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自尊心极强,好胜,爱面子。他们中一部分人往往不善言辞,不爱与人交往,不愿意参加班级组织的集体活动。更不愿意竞聘、担任班干部,常常自我封闭,交往面窄。还有一部分人往往表面上看去很开朗,实际上内心却很孤独。

1.2 自卑意识和失落感

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往往容易在学习上和生活上进行自我的否定。由于成长环境的原因,贫困生往往不敢去独自面对和处理一些人际关系的事务,总感觉和担心别人会看不起自己,遇到打击往往会比其他人更为失落和自卑。

1.3 缺乏感恩意识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高中贫困生绝大多数都懂得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学校、感恩社会。但不可否认,有极少部分孩子会把贫困原因怪罪于父母,怪罪于社会。他们只知索取,不懂感恩,过度消费,盲目跟风,痛恨父母,仇视社会。随着社会、国家资助力度的加大,有些贫困生往往会觉得资助政策是理所应当,感恩意识淡薄。

2 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的原因分析

造成贫困生心理不健康的因素有很多。一个人的生活环境和从前的经历往往很大程度上是造成各种心理健康问题的原因。对于贫困生而言,造成心理问题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 家庭文化因素

在目前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各类产品应接不暇。学生如果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难以满足日常物质需求,就很容易与富裕家庭孩子进行比较。例如班级里男同学经常会比什么牌子的鞋子;女同学经常会比较护肤品。如果不及时给予正确的进行引导,则很容易形成自卑、孤僻、嫉妒、不自信等心理问题。然而现实中,一般贫困家庭的父母因为经济能力有限和认知不足,往往无法正确引导子女积极向上。

2.2 社会文化因素

当今社会的唯财富论、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充斥在我们周围。贫困生往往因为家庭经济原因,受到一些不公平对待和歧视,这也是造成贫困生心理出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

2.3 校园文化因素

校园是一个纯洁的地方,但同时也是一个小社会,在社会出现的各类思潮都会在校园中体现出来。平时在校期间,同学们相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小矛盾。当他们出面寻求老师帮助时,老师如果不能及时协调贫困生与其他同学之间出现的问题,也容易让这些本身就比较脆弱的贫困生感觉被疏远和不公平对待,从而产生一些焦虑、孤独、不被信任等不满情绪,从而造成心理问题。

3 解决高中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策略

3.1 建立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管理体系

3.1.1 创建贫困生心理档案

高一进校后,班主任在深入接触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后,通过摸查,建立完整的贫困生心理档案。档案要对个人情况,家庭成员,经济收入等做详细记录,为后面干预实施提供依据。

3.1.2 定期访谈

充分利用党员、班主任、任课老师、心理教师等作用,经常与家长电话沟通,定期家访并访谈,及时掌握学生心理变化,碰到问题时及时干预并备案。

3.1.3 定期开展心理辅导,培养积极心理

马斯洛、罗杰斯等人指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和教师、同学和朋友提供最优的支持、同情和选择时,孩子就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相反,当父母和权威者不考虑孩子的独特观点,或者只有在孩子符合一定的标准才给予被爱的信息的话,那么这些孩子就容易出现不健康的情感和行为模式。全校教师应统一培训,认真学习并运用“积极心理学”原理,创造學生参加活动的机会,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2 平等的情感交流

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对外界的反应会更加的敏感。我们在与贫困生交流或处理问题的时候,一定保持和其他正常学生一样的态度,不能因为是贫困生而有所区别。我们要保持对贫困生足够的重视,也要保持对贫困生平等的情感交流,不能让贫困生感觉他们是特殊的学生。在平时交流过程中,尽量弱化贫困生这个概念,在给予帮助时,要做到润物细无声。

3.3 鼓励学习,发挥特长

贫困生的问题,很多时候来源于家庭因素,造成了自卑,不自信等问题。我们要高度关注贫困生,发现和引导其培训兴趣爱好,并鼓励其培养特长。一个有特长的学生,就会在其特长领域表现的比较自信,从而起到加速该学生在其他领域的信心建立。贫困生尤其如此,鼓励其培养特长,发挥特长,改变其自卑、不自信的问题。例如有位贫困生字写的非常漂亮,上课时就找到合适机会让他在全班面前展示,并给予充分肯定,激发他的学习兴趣,建立自信。

3.4 融入集体,建立集体荣誉感

贫困生很大的一个问题是自闭,不合群,他们有时总是认为自己和其他人不一样。高中生是一个花季时代的群体,从局部小环境,建立集体荣誉感。鼓励每一位学生都去参加有利于集体荣誉感的事情,贫困生更能在集体中感受到温暖。同时,贫困生也能在这种环境下,更好打开心扉,被大家所接受和融入集体,而不再是单独的内心封闭,不交流。曾经班级有位贫困生体育非常好,在运动会时表现非常不错,给班级赢得了荣誉。这时候,我们应在班级中给予高度评价,即能让他觉得自己为班集体争光了,增强他的集体荣誉感,也能让他在班级群体中建立自信,拥有一定的人气。

3.5 给予相对多的机会,使其建立责任感

培训责任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首先需要改变家长的意识形态,学习文化知识只是培养孩子的一个方面,培养责任感在某种程度上讲,更是需要。同时,家庭和学校要努力营造积极向上和正能量的外部环境。相对于贫困生,我们需要给予更多的独立锻炼的机会,通过这些锻炼机会,使其在待人处事上建立信心,同时建立相对应的责任感。在班干部竞选前,找准任何表扬的机会,给予他们自信。在班干部竞选时,鼓动他们上台演讲,即锻炼了能力,又培养了他们的责任心。在平时班级管理中,给予一定的指导,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沟通能力,为将来进入社会做好准备。

贫困有很多原因造成,它不是一种罪过,但贫困也永远不值得去大肆宣扬。生活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往往有很多正常孩子不了解的压力与心理负担,如何让他们释放压力和心理负担,同时去塑造他们完整的健康人格,永远是我们需要去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AlanCarr.积极心理学:有关幸福和人类优势的科学(第2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2] (爱尔兰)卡尔著,丁丹等译.积极心理学(第二版)[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3.

[3] 潘清泉.贫困大学生心理资本、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M].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07).

(作者单位:浙江省义乌市第三中学)

猜你喜欢
贫困解决策略高中生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我国贫困高中生资助制度的建设
悬置的“贫困”:扶贫资金资本化运作的逻辑与问题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从权利观点分析中国贫困问题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