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渔父》中渔父的形象特点

2020-09-10 07:22周一唯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中旬 2020年4期
关键词:朝堂沧浪渔父

周一唯

《渔父》以生动凝练的语言,塑造了两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其一是孤傲的屈原,其二是识时务、知进退的渔父。面对浑浊不堪的世事,两个人的看法、态度全然不同,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本文主要分析文中的“渔父”形象,希望能帮助大家更好地解读作品。

一、清醒的旁观者

屈原被楚王放逐之后,在江边游荡,浑浑噩噩,形容憔悴,恰好被渔父瞧见。渔父认出了屈原,便问道:“子非三间大夫与?何故至于斯?”屈原回答:“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我们要注意渔父向屈原提出的这两个问题,很明显,第一个问题是为求证屈原的身份,第二个问题则是询问屈原被放逐的原因。

从这两个问题中,我们不难看出:渔父虽然不是朝堂中人,但知道朝堂之事。否则他也不会认出屈原,更不会主动发问。屈原本是楚国贵族,才华卓绝,入朝为官后颇得楚王信任,前途一片辉煌,因为人耿介,见罪于楚王,才遭到放逐。对于屈原的遭遇,渔父应当有所耳闻,但他仍向屈原提出这个问题,显然是希望听到他的想法。屈原也没有隐瞒,坦然答道:“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听到屈原的回答后,渔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餔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渔父以圣人的言行为例,试图开导屈原,希望他可以暂且忍耐,顺从大流,在保全自身的前提下,再去追求理想,不故意标高自己,使自己遭到世俗之人的猜忌和妒恨,为自己招来祸端。

渔父的态度十分真诚,为屈原指出了一条具有老庄道家情怀的道路。了解了屈原的遭遇,渔父没有嘲讽和奚落他,而是一心想要开导他。他认为屈原应该保全自己,没必要走到玉石俱焚的地步。这种处世态度与屈原的想法完全不同,因此也遭到了屈原的拒绝:“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屈原只想以自己的性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愿意走坚持理想、舍生取义的道路。

二、洒脱的出世者

渔父态度恳切,言之再三,屈原却意志坚定,没有动摇。在得知了屈原的想法之后,渔父心中清楚,自己无论再说什么都无法改变这结局。因此,他并没有多费唇舌,而是选择十分洒脱地转身离去,同时赋歌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渔父的意思是,沧浪之水清又清啊,可以用来洗我的帽缨;沧浪之水浊又浊啊,可以用来洗我的脚。渔父这话既是一种处世之道,同时也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世间的万事万物都有其存在的道理。我们不可太过拘泥,而要尽可能地把握事物的特征,使其为我所用。

相比于屈原的刚正耿介,渔父的处世之道无疑更加柔和,更适应当时的形势。渔父劝诫屈原无果,也不坚持,更没有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屈原,而是及时抽身离去,充分显示了他的洒脱。世间之事,黑白对错往往并不分明,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事情也会发生变化。所以,渔父才会“莞尔而笑”,不再劝说屈原,兀自唱起“沧浪之水清兮”的歌,“鼓枻而去”。这部分对渔父的描写十分传神。屈原不听他的忠告,他不愠不怒,不强人所难,以隐者的超然姿态心平气和地与屈原分道扬镳。面对日益衰败的楚国,屈原满心焦虑,纵然被放逐,也未有一日忘记自己的职责,而渔父则显得豁达洒脱,于入世和出世之间来去自如,全然不受羁绊。

总之,《渔父》不仅展现了屈原的思想和性格,还成功地塑造了一位高蹈遁世的隐者形象。渔父踏浪而来,后又高歌而去,留给后世人无穷的想象空间。他的旷达与超然,也对后世的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朝堂沧浪渔父
沧浪之水
骚体诗
丁酉端午前重读《渔父》吊屈原
“言行不一”的渔父
岁末感怀
速生林
渔父:一颗自由的灵魂
四大名著话“拼爹”
关于渔父的观察报告
吕蒙正的雅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