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

2020-09-10 23:23魏丽霞
高考·中 2020年4期
关键词:主体性高中地理教学

摘 要:在高中学习中,一个有效的学习方法可以让学生更好的接受知识并学会熟练掌握知识,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往往是死记硬背、思维单一等,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更好的让学生长期的掌握和记忆,最重要的是不能让学生有一个自主的学习意识,本文就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学;主体性

1.高中生学习主体性的研究

1.1中学生主体性简介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教育也越来越被注重,教育模式也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创新尝试,摒弃传统的教育模式,尊重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习惯是教育局工作的重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学生,往往只会等待正确答案和老师的讲解,依赖性强,没有自主性,学习较为被动,在思想上根深蒂固,严重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现在要求的即为发展学生的主体性,何为主体性,就是激发学生的自主能力,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主动性的学习,先前的教育是以老师为主,现在的新型教育是以学生为主,老师在学习过程中起到一个辅助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在追求教学的同时也要正确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尊重学生的学习主动权,这既是主体[1]。

1.2高中地理的重要性

高中地理是高考文综科目里的一门考试科目,在文科生眼里是一门理科学科,而在理科生眼里却又是一门文科。地理是一门综合了时空、科学、人文、实践的复杂学科,重在理解和记忆,考验了学生的选择性,主体性。这门科目难理解但是又较为有趣,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优势学科。

随着我国交通的发展带动经济的增长,人们已然开始关注文化,然而地理不仅分为自然地理,而且还有人文地理,我国幅员辽阔,地势复杂,区域内又分了很多文化,五千年的文化交错汇聚了中国文化并保存至今。不管是地势地形还是文理文化,地理都在凸显这极为重要的地位。所以学习地理是不可或缺的,通过主体性学习地理,不仅可以极大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地理的兴趣,更是学生学好这门科目的关键,为我国地理事业提供后备地理人才[2]。

1.3培养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

高中学习阶段是一个从被动学习到自主学习的过渡阶段,高中地理作为一个对自主整理、自我探索要求较高的科目,毋庸置疑,培养自主性学习对高中地理的提升有很大帮助。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高了高中生们学习效率的同时,也让部分同学们丧失了主观能动性。在遇到地理问题时,同学们想到的往往是百度搜题,而不是自己主动翻阅科课本,查找资料,从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丧失了主动思考的能力,缺少了学习主体性,不仅会影响学生的多维思维培养,还打消了学生拓展思路的积极性,目前看来,培养学生主体性显得尤为重要。

2.高中生缺乏主体性的原因

2.1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及上课模式

科技的飞速发展给教育事业带来了很大的好处,随之多元化的多媒体教学,实验式教学等教学方式的出现,最初在课堂上给同学们带来了全新的教学体验,让高中生们很快适应了多种模式教学。但久而久之,学习的本身让多媒体教学等失去了原先的热情,学习本身的难度让高中生们重新审视学习这件事,随之丧失学习兴趣,重新恢复被动学习的局面。其次,现如今的课堂老师越来越鼓励课堂交流,小组合作。众所周知,课堂不是一个人的,老师要求小组合作,这种情况老师兼顾不了所有学生的学习进度。这样的课堂也会让同学们产生依赖心理,不去主动在课堂上发挥作用[3]。

2.2高中生学习目的不明确

高中不同于小学及大学,高中学习目标很明确。但是高中阶段的同学大多处于青春期,通常他们想法比较五花八门,或者对未来充满不切实际的幻想,很难注重实际、脚踏实地去学习。尤其地理科目相对于其他科目来说,重点较杂,所以许多高中生面对地理大多采用散漫的态度,不讲求方法去学。

3.高中生地理学习中主体性的养成策略

3.1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不管是什么教学方式,都不可能适合每个人,所以老师和同学们都要抱着积极的学习态度,这样会让课堂不再乏味无趣,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课堂,让同学们都有融入进课堂的参与感。特别针对于地理这样一个理解背诵比重较高的科目,让学生发挥出主体性的地位对培养同学们学习地理的兴趣有很大帮助。

3.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动力

普遍认为地理的学习知识理解坐标、背会原理,其实不然。地理不仅需要结合课本看地图,理解基本地质运动原理,还需要学生利用地球仪、利用生活实际地理条件,来解读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因此,地理其实是一门比较实用的课程。结合生活实际,自己计算经纬、解释天气变化原因、台风运动趋势等,在生活中发现自己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掌握了自主学习能力[4]。

3.3与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关系

学习环境一直是影响高中生学习心态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学校里,和老师建立相对轻松的师生关系是第一步:高中生一天中和老师的相处时间最多,因此学生在学校的学习状态老师最为清楚;其次,老师在课堂上的引导方式不仅能教给学生知识,还充当着学生生活中的指路人。所以良师益友是每个学生都期望遇到的,这有助于学生在学习和人生道路上找到自己的方向。同时家庭环境也是培养孩子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因素。家庭中家长要充分尊重孩子的想法和意见,主体性在家庭关系中从小培养,孩子的主观意识增强,在学习或是生活中都会有帮助。

4.结语

总之,高中地理教学中不仅培养高中生的运用知识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学习习惯。为了在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就要纠正学生对学习地理的正确看法,充分认识到自主学习地理的重要性,与父母、老师构建良好的关系,在生活中找到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主体性。

参考文献

[1]贾金辉.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中国培训,2016(22):212.

[2]关健康.高中地理教學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4(30):74.

[3]陈念念.如何在地理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D].赤子(上旬刊),2015(12):315.

[4]白英丽.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主体性的培养研究[D].陕西省师范大学,2012.

作者简介:魏丽霞(1987—),女,甘肃定西人,本科,毕业于西北师范大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高中地理教学。

猜你喜欢
主体性高中地理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关于高中地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的具体分析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实例研究高中地理微课制作的相关策略
探讨如何构建高中地理双动两岸的教学模式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