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020-09-10 07:53和金香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和金香

摘要:数学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所培养及产生的特定思维模式,即将所学的抽象概念有效转变为具体的学习内容,并且可在生活中有效运用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运用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加深学生对复杂数学概念的理解,引导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运用已形成的数学思维独立解决数学问题。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

引言

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更多关注的是数学知识的传授、公式的死记硬背,而对数学思维的培养往往欠缺关注。这会导致学生虽然学习了数学知识,却不会举一反三,也无法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形象的数学知识,长此以往,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会大大减弱,数学学习效率也会大大降低。为此,教师必须要认识到在数学学习中思维的重要地位,要不断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学习乃至一切学科学习的基础。

一、设置教学情境,创造教学氛围

课堂上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场所,掌握住了课堂就掌握了一半的知识。设置情景模式更加能够让学生投入进课堂,能够更加迅速地进入课堂,也能够让学生注意力更加的集中。如何在课堂上设置情景模式是十分值得探讨的问题。

教师可在上课之前通过讲述有关课堂知识内容的故事,或者是通过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生明确本节课所讲授的内容是解决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问题,让学生能够一目了然地知道本节课的知识点,也便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以及知识的掌握,对需要解决的问题能够更加轻松地应对。设置教学情境,可以更好地创建课堂的学习氛围。这样的课堂可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也可以进一步地让学生思维在轻松的学习氛围内得到激发,从而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激发。在学生的学习课堂上就有很多可以使用的器材,让学生可以用实际生活中所能够接触到的物品来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很好地让学生将数学思维带入到生活中。这样在解决日常生活的问题时,学生便可以自然而然地想到数学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思维便会形成,且成为一个生活习惯。

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内在思维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求知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老师要精心设计每一教学环节,提高课堂生动性、有趣性,有意设置问题情境,抛出悬念,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运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解决数学问题。激发学生数学思维,就需要引导学生运用已知数学知识进行问题探索,获得探究的喜悦。

如老师在讲述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可以运用“拼图”游戏教学法,让学生把不同形状的图形拼成一个正方形或长方形,在小學时期,相对于书面知识,学生更喜欢动手操作,学生通过拼图不仅能激发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提高专注度,也能通过小组合作,拼成不同大小的正方形、长方形,学生拼图结束时,老师可以说:“同学们,你们知道怎样计算这些图形的面积吗”?在讲解时,老师可以借助学生拼好的图形进行讲解,这样,在加快学生对正方形、长方形面积计算理解的同时,也扩大了学生思维深度,增加对知识运用的灵活度,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另外,这种数形结合的教学方法能将抽象的书本理论知识转为具体化、形象化,减少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提高学生学习动力。

三、增加教学互动性,建立平等和谐师生关系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经常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学习问题,如果教师没有及时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不能给予学生针对性的指导教学,将会导致学生的学习问题被忽视无法得到解决。久而久之,学生的数学学习愈加困难重重,师生关系逐渐拉远,这显然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养十分不利,严重影响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质量。所以,小学数学教师要意识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中平等对话、互动交流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给予学生充分的关注与尊重,增强教学互动性,鼓励学生说出心声,让学生可以在平等和谐的氛围下,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有效锻炼和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下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节课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画出一个长方形并标出长、宽,一个正方形标出边长,没有直接让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面积,而是让学生说一说长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点、哪些不同点。学生结合之前学习的图形知识和周长知识,积极回答出周长不同、形状不容、都是四条边、都有几个直角等答案。这一过程不仅考查了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情况,也便于开动学生脑筋思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在学生提出面积不同后,教师引入新课知识,让学生尝试着猜一猜正方形和长方形的面积该怎么计算,使学生成为探索新知识的主人。教师关注学生的交流讨论过程,加深发现学生存在的学习问题和思维问题,在接下来的新课教学中,针对性地对学生学习问题加强教学,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锻炼了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结束语

作为素质教育的核心内容,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逻辑思维、创新思维是实现综合人才的唯一途径,对学生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因此,小学数学教师改变自身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培养学生逻辑思维与创新思维为前提,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点,从而进一步提升数学教学质量与效率,为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革新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娟.浅析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09):17.

[2]马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方法初探[J].新课程(小学),2019(12):187.

[3]卢维建.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8(25):67+117.

猜你喜欢
思维能力培养小学数学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