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方法探究

2020-09-10 07:53杨爱青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新课改初中

杨爱青

摘要:新课改实施以来,小组合作学习方式的优越性愈之明显。小组合作能为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机会,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

关键词:新课改;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探究

从目前的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来看,小组合作学习并没到真正落实或并没有真正发挥其作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着不足。所以,如何正确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还需要初中数学教师帮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本文,笔者就根据自身的教学经验,向大家分享一二,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一、小组合作引入初中数学课堂的意义

1.提升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师一言堂式教学,克服了数学课堂互动性低、参与性低的弊病,让学生不再作为一个被动的灌输者,而是让他们积极的对问题进行有效的讨论、解决和总结,并和同学进行高频率的互动,有效带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极大的体现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活跃了数学课堂的学习氛围,让课堂变得高质高效、活跃活泼。

2.避免了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扩大化

传统的统一式课堂教学很难兼顾到学生存在的巨大差异性,往往会导致课堂两极分化现象的加剧,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基于小组来进行学习的,每个小组在划分的时候充分考虑到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并让学习水平好的和学习水平一般的学生进行互相混搭,使每个小组形成“一对一”或者“多对一”帮扶的情况,自然有助于每个学生都能在数学课堂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高,也就避免了班级两极分化现象的扩大化。

二、小组合作引入初中数学课堂的策略

1.进行合理小组分组

初中阶段学生有良好的課堂秩序习惯与较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个别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一定的了解,处理好学生差异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关键。

所以,在分组上我们需要思考以下这些问题:如何更合理地进行分组能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优势,提高合作参与程度?笔者考虑到一部分因素——资源均衡分配,因而采取优良中差的分配模式。其实小组合理分配还要考虑的因素不少,例如学习基础、学习能力、兴趣爱好、男女分配等。所以,为了使小组活动效果更好,是否可以考虑调整小组分配的模式?基础特别弱的几个学生单独何为一组,教师整体辅导?亦或是改善教师从旁指导的策略,语言的运用使学生感兴趣,以达到更佳的效果?

2.把握定位科学调控

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应当要求学生,明确基础知识,将解题技巧和知识灵活应用相结合。通过学生组内的研究,寻求自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例如,学生在练习“三角形的相似”时会遇到“路灯和行人”模型的问题,这时需要学生讨论构建模型的方法,集合众人的力量,构建最为高效的解题模型。因为学生组内学习需要整合全组人的意见,凭借众人智力共同拓展实际解题的能力。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做到共同提升,这也是“学讲”计划对于学生能力提升的根本要求。

3.设计分析合作内容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小组学习情况设计如下的问题,分析合适进行小组探究的问题。

问题一: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外角和分别是多少度?

问题二:在有理数中,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是否一定是正数吗?较小数减去较大数是否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

问题三: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

问题一提出的问题缺乏探索性,不具备挑战。学生可以自行进行思考,不必合作。问题三提出的问题,由于探索性与难度较强,不适合所有学生,需要教师进行系统的讲解,所以也并不适合小组合作探究。

如果我们把问题一和问题三改成——问题一: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外角和分别是多少度?你是如何得到的?观察它们的外角与边数什么关系?问题三:猜测n边形的外角和是多少度?为什么?会更好。这样的问题设计,既让学生能够很快的回答出正三角形、正方形、正五边形的外角和,又有对外角和与边数关系探索的空间。此题目的分析、说理都具有开放性,适合小组合作。

问题二就是非常适合小组合作的问题,他既有探讨性,又具有可操作性。学生能够很好的展开探讨、交流,并且能够通过相互学习寻求到答案。另外,在探讨中教师应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引。

4.创设情境有效合作

问题情境和教学方案的设计是否合理,讲关系到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问题设计最重要是要有挑战性、探索性、开放性和可操作性。把教学内容设计得具有实验性和探索性有助于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例如,在教学“全等三角形”时,可以开展以下活动:活动一:教师先后出示三组实物,分别提出——它们的形状和大小有什么关系?如果把它们叠在一起,你有什么发现?让学生观察、思考、交流。活动二:请同学在硬纸板上任意画一个三角形,剪下来;把剪下来的三角形按在纸板上,再画一个三角形,剪下来;然后,把得到的两个三角形叠合,你有什么发现?活动三:让学生观察有对应标志的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观察重合的顶点、边、角;进而观察对应边、对应角的关系。

5.强化合作学习评价

当小组合作探究结束之后,教师要及时引导学生对探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果进行总额和归纳,有效巩固课堂的探究效果,全面促进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和解决。

例如,在教学“反比例函数”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主体的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评价,首先让每个组的代表进行自我评价,如小组A代表称,该小组对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特征进行了探讨,也较为全面的理解了这些内容,但对比例系数k的几何意义理解还不够深入。其次,让小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如小组B代表评价A组称,该小组对数学问题的探讨还比较顺利,但是该小组在探究后期纪律比较混乱。最后,教师要对每个小组进行总结性的评价,如对于A组基本解决了老师布置的问题表示满意,对该小组遇到的问题给予积极的帮助和解决,并提醒该小组要善始善终。通过强化对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总结,有效巩固了学习效果。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教师应鼓励学生进行合作互助,摒除“闭门造车”的学习现象。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取长补短,从而学好初中数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刘莉.探究新课改下初中数学合作学习方法初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4.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新课改初中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
推进合作学习激活中职英语教学研究
合作学习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