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09-10 07:53王晓婷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王晓婷

摘要:当前,信息时代已经全面来临,且信息技术在诸多科学领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随着信息技术的逐渐普及,使教育领域同样享受到了信息技术带来的时代红利,也已经有诸多优秀教师的理论研究成果及实践结果证明了将教学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的可行性。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信息技术,更加优质地呈现课堂教学内容,打造更加精彩的课堂。为了更好地使用信息技术,教师可以融合教学内容、融合教学方法、融合课堂形式,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开展情境教学,合理利用资源,以此,为数学课堂增光添彩,让数学课堂赋予生命力。

关键词:信息技术;小学数学;融合

引言

利用信息技术与数学教育相互结合,是在当今新形势下的一种新型教学。对于传统教育来说,传统的数学教育更加具有枯燥乏味性,让学生对其失去耐性,甚至抗拒上数学课,而结合信息技术的教育,会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时代的发展不光推动城市建设,也同时推动了整个教育行业的前进。学生在小学教育的过程中可以运用高科技手段辅助学习,与教师产生互动,相互影响。但在运用信息技术的过程中,也需要遵循一定的科學合理性,不应过度的依赖高科技信息化手段,让学生沉迷其中,忘记自己的本职工作。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研究价值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具有将抽象的、难以描述的事件转化为形象的、生动化的可视化事件的特征。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融合,可以有效将课本知识转化为学生可接受的、感兴趣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兴趣,形成自主学习的强烈愿望及学习需求。

(二)提升数学教学的效率

数学学科的教学效果与语文、社会等其他学科并不完全相同。在一线教学中,会发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学生的数学成绩相比较语文等学科的差距要大。造成这种情形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的学生能够很快掌握数学知识的内容,但是有的学生却迟迟不能绕过数学学习的弯道,从而达不到良好的数学学习效果。而采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则能够最大程度上刺激学生的思维,加强其理解程度,将抽象的数学知识直观地表现出来,将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弯道”变缓变短,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知识,从而也就提升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策略

(一)融入生活,优化课堂体验

作为学生小学教学的重难点科目,数学学科由于其自身的抽象性和逻辑性的特点,难以与生活相联系,然而,现实生活中的材料不仅能够使学生了解他们正在学习的内容,与学生所遇到的问题密切相关,而且还激发了学生极大的学习兴趣。通过信息化技术的教学,教师能够将所教学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相结合,进而优化学生的课堂体验。例如:在进行简单的几何物体的面积和体积计算时,教师能够将学生在生活中所遇到的物体当做突破点,进而引入教学任务,而通过多媒体,教师可以将生活中的物体进行进一步的剖析,通过几何画布、动画演示等方式,将几何问题生动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学生对问题的立体化理解和分析。

(二)融合课堂形式,使用微课资源

互联网短视频技术日益进步,也是学生喜闻乐见的一种休闲形式。因此,有部分优秀教师想到了将课堂搬到短视频当中,微课教学形式逐渐发展成熟。在微课视频当中,教师把一整节课,或某一教学重点的知识,整合到一个八到十分钟之间的视频内,让学生在课堂中或课后观看,充分地利用学生注意力最为集中的黄金时间段。在视频播放期间,学生遇到问题,也能随时暂停视频,向教师寻求帮助,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以教师为主导的现状,引导学生逐渐走上课堂主体。例如,教师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一课的相关内容。在视频中,教师展示这两种立体图形的实物模型,同时引导学生回顾“三视图”的相关知识。同时,借助动画演示,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这两种立体图形的六面关系以及展开图,逐步引导学生自主推导出表面积的运算方法。

(三)学业数据分析,了解学生情况

个性化教学是当今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其开展需要教师充分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近年来,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教师提供了便捷的学生情况收集手段。这也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业数据综合分析。例如,在“统计与概率”这一节的复习环节中,在正式的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就可以先向学生发送相关知识的学案,让学生进行自学,并利用智学网向学生布置关于这一模块的前置性作业,以让学生进行充分地练习。而在学生练习完毕并且上交后,教师就可以对学生作业完成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根据软件提供的数据,教师发现学生在“扇形统计图”这一知识点题目错误率较高,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以扇形统计图的教学为重点。如教师可以让学生统计本班级学生喜欢运动的种类,让学生根据学生喜欢运动的种类对画出扇形统计图,以得出本班级学生在运动方面的偏好。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利用移动终端向学生发送上述知识点的微课视频,其内容既包括对这些知识点的讲解,也包括对教师布置典型练习题的讲解。在这一环节,学生则可以利用智学网的学生端查询自己错误题目的知识点,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合适的微课进行学习。通过学生数据的综合分析,教师充分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这对教师开展个性化教学有着重要的作用。

结束语

小学数学学科的学习,是小学生理性思维、抽象思维养成的重要途径。尤其是到了小学高年级数学,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理解越趋分化。为了便于学生接受,就需要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红利,将信息技术充分的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当中去,将抽象、枯燥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热情,从而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敏.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年教学研究与教学写作创新论坛成果集汇编(一).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115-117.

[2]张艺骜.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融合的实践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9,35(10):159-162.

[3]王佩剑.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策略研究[J].才智,2018(22):112.

猜你喜欢
融合信息技术小学数学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