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师如何提高学生语文阅读量

2020-09-10 07:53刘胜和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0年34期
关键词:创设情境阅读能力

刘胜和

摘要:阅读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不管是中考语文还是高考语文阅读题所占的分数不容小觑。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任务之一,在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过程中,阅读量的提升也十分关键。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在中学时期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方便学生们受更高等教育时阅读方面的学习。本文将探讨语文教师提升学生们语文阅读量的策略。

关键词:创设情境;初中阅读量;阅读能力

在新课改教学要求下,老师从已知的教学内容出发,从而发现未知的教学方式。在初中课堂上通过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们学习,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更为有效。要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首先要不断阅读,培养学生们的语感;其次是不断积累,从错误中查找经验;还要不断训练做阅读题,提升阅读量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

一、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们的阅读兴趣

中学生在阅读文章时通常会读一些通俗易懂的文章,文章内容稍微有一些复杂学生们理解文章就比较困难。对此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老师慢慢引导学生,让学生们体会到作者当时的情形,让可学生们可以深入其中理解文章。通过情境创设,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相比于传统的阅读课,学生们可以参与到课堂活动中,不断思考。

在锻炼阅读能力时不仅仅可以采用课外阅读为案例,还可以用课内阅读,练习中的阅读都可以。比如说课本内《两小儿辩日》中,就可以让学生们在课堂上表演,着这个表演中,虽然孔夫子是台词最少的一个,但也要有这个人物的出场,在表演完之后可以问一下学生们的感想。也可以为其他的学生,当孔子没有回答出两个小孩的问题时它的心情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孔子不想出一个结果来骗两个小孩?在表演前老师还要告诉学生们故事发生时的历史背景。通过情景再现和问题思考,让学生们可以一步步理解主旨:表现了孔子实事求是的品质等。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们,让学生们参与到课堂之中,让学生们可以更好地思考问題,让他们带着问题去阅读文章,可以让他们更认真的阅读文章,这样可以有效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文章的类型多种多样,有意思课本阅读会激发学生们学生们花更多时间在阅读上。从而学生们的阅读数据就有所提升,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们感受到阅读的魅力。

二、通过比较阅读,增加学生们的阅读积累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就要不断地增加学生们的阅读积累,题海战术永不过时。但是阅读课的时间有限,因此我们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提高学生们的阅读积累。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们快速记忆课文的主旨,以及手法。

在课本中《少年中国说》与《圆明园的毁灭》两篇课文进行比较阅读,两篇课文事件发生的时代相近,《少年中国说》是梁启超先生在“戊戌变法”的时候写的,《圆明园毁灭》讲的是八国联军侵华事件,两者比较阅读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时期事件的理解。采用比较阅读的方法,让学生们的思路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增加学生们的阅读量,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从而增加学生们的阅读积累,达到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比较阅读通常分为横向比较与纵向比较:纵向比较是指在多篇文章中运用比较阅读分析文章;横向比较是指在一篇文章中运用运用这种手法分析文章。比较阅读看似很高大上,其实在我们学习的过程中经常用的,在我们解题的过程中也会经常应用。它不仅仅可以帮我们解题还可以训练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能力。两篇文章要联系起来我们可以通过写作手法,主旨,主人公的经历…这些都需要我们去思考,去查找资料,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很多知识。

比较阅读可以帮助学生们快速记忆课文的主旨,以及手法,以及帮助学生们提高阅读能力。像是课本中所提到的《爱莲说》与《陋室铭》两篇课文都是在同一节课中出现,这两篇课文看似没有什么交集,但是了解创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后我们不难发现两篇文章都体现了作者不慕权贵,洁身自好的高升品质,表现了作者高雅的情操与爱好。这两则古文都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托物言志这一手法。并且这两篇文章都是古文也要告诉学生们这两种文体“铭”和“说”。由此可见在课本编写的过程中也考虑到比较阅读来教学,激发学生们对阅读的渴望。

三、小组合作,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增加阅读量的最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们开拓眼界,最终能够完整地解决问题。在语文课堂的学习过程中,语文课本内的教学知识比较简单,需要进行一些开拓。同时,语文课堂上的教学氛围很关键,以中学合作的形式回答教师的问题可以激发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学生们的阅读能力和阅读量息息相关,因为阅读的最终目的是理解,提升阅读能力的同时也是对阅读量的提升。

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都要发表对文章的看法,相互比较,相互学习。在《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很多的暗喻的手法,并且文章相对较难理解,可以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让学生们自己赏析“鲁迅先生碰壁”并告诉学生们当时的社会形势,以及鲁迅先生的工作。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有的小组给出了比较正确的分析,鲁迅先生通过“碰壁”说出了他工作生活很不顺利,当时与黑暗势力不同流合污。鲁迅先生笑谈碰壁,体现了鲁迅先生的幽默、乐观、以及顽强的斗争精神。小组合作是一种自学的体现,在学生考试时,学生就是自己做题,所以在平常要让学生们养成自学的习惯,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还可以让学生们借鉴他人的思维方式,在中学阅读教学中开展小组合作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们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探讨各种各样的问题,在讨论的过程中,学生们也会交流自己的所学所得,也会推荐小组成员们一些课外书籍。那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展现出一个学生的知识储备。初中生正处于学习的黄金阶段,记忆力好,也正是丰富阅读提高自我的方式。在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学习到许多课外知识,从而在课后慢慢地提高自我的阅读量。

四、结论

提高学生们的阅读水平和阅读量不是几天就可以的,这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训练的过程。老师在提升学生们阅读能力的过程中,要不断尝试新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也要教给学生们一些做题的技巧,解题的模板等,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们在自己阅读文章时,可以读懂文章,让学生们不断进步,从而积累阅读。

参考文献

[1]李桂春.初中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渊(中学版),2019.

[2]张虎奎.浅议如何提升初中学生对语文阅读的兴趣[J].知识文库,2018.

[3]邓水平.增加初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量策略初探[J].赤子,2016.

猜你喜欢
创设情境阅读能力
如何将生活实践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相结合
建构初中数学高效课堂之我见
浅谈初三语文阅读教学
也谈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