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2020-09-10 07:22
乡村地理 2020年3期
关键词:斗争长征贵州

谷安林(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成员、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

红军长征在贵州召开了具有转折意义的遵义会议,同时贵州境内还有大批红军长征的会议会址和战斗遗址,红色文化厚重。  遵义会议精神,四渡赤水用兵如神的军事指挥艺术,以及当年的革命歌曲、民谣、故事等,让贵州拥有了一系列丰富珍贵的文化遗存,是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课题。

肖裕声(国家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创作领导小组成员、军事科学院原军事历史研究部副部长)

红军官兵与贵州当地少数民族达成第一个政治盟约“弄染结盟”,用一只脚坚持走完长征的钟赤兵……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要着重讲好红军动人故事,这样有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整体凝聚力,使全国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秦利(国防大学中共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教授)

遵义会议的历史告诉我们:正确的道路,成熟的领导集体,党内的民主,这三者紧密相连,互为一体,使党和红军在挫折中走向辉煌,在矛盾分歧中达到了团结统一。遵义会议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任随岁月流逝,依然历久弥新。这就要求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这是解决历史中国、当代中国一切矛盾问题的根本和关键。

张文君(北京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

伟大长征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经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滋养,成为鼓舞和激励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强大精神动力。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深入发展,全球治理体系和国际秩序变革加速推进,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快速崛起,国际力量对比更趋均衡,世界各国人民的命运紧紧相连,与此同时,变革过程也遭遇世界不稳定性突出、网络安全和重大传染性疾病等非传统安全的挑战。面对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需要弘扬长征精神,全面把握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有力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化解重大矛盾,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黄大发(“时代楷模”,“2017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奋进奖”,感动中国2017年度人物获得者)

长征精神是时刻把老百姓放在心上的为民精神,是干革命工作时意志坚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

挖掘、传承和宣传长征文化精神是一个常建常青的永恒话题

《贵州日报》2020年07月08日发表文章:长征文化精神是长征文化公园的核心内涵,它蕴含于诗词、歌谣、故事、美术作品等文化载体之中,建设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挖掘、传承和宣传长征文化精神是一个常建常青的永恒话题。红军长征,是人类历史上无与伦比的一部英雄史诗,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農红军创造的人间奇迹。对贵州长征文化资源的挖掘、传承和宣传,可以用更加直观和生动的方式将长征文化精神和革命文化精神展现给大家。

继往开来,奋力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新华网2020年8月21日讯:长征是光荣与梦想永不褪色的徽章,是信念与力量永不枯竭的源泉;长征是一座“精神矿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一部“百科全书”,生动鲜活、历久弥新。重温一种伟大精神,获得一种现实力量。我们世世代代都要牢记伟大长征精神、学习伟大长征精神、弘扬伟大长征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砥砺前行,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中书写历史新篇章。

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

央广网2020年9月19日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征,永远在路上。未来,我们还有许多“雪山”“草地”需要跨越,还有许多“娄山关”“腊子口”需要征服。让我们不断发扬长征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破解发展难题,以“绝境逢生、愈挫愈勇”的拼搏精神化危为机,统筹协调推进各项事业,走向更美好的明天,走向更光辉的未来。

让长征精神在新时代伟大远征中璀璨生辉

《党建》杂志2020年第12期发表文章:革命的胜利是靠斗争打出来的,建设的成功是靠斗争干出来的,改革的推进是靠斗争闯出来的。新时代伟大远征需要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这就要求我们培养和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识,磨炼斗争本领,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头脑清醒,在严峻形势任务面前骨头要硬、枪法要准,在大风大浪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以一往无前、血战到底的斗争姿态,在新时代伟大远征中不断夺取新的更大的胜利。

猜你喜欢
斗争长征贵州
红军长征起止于何时?
智珠二则
智珠
在斗争中走向胜利
领导干部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艾滋病之役
“贵州制造”的前世今生
父亲跟疾病作斗争
贵州教育出版社
让世界感知多彩贵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