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确定位置(一)》教学案例

2020-09-10 10:23吕娜
天府数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操物体教学活动

吕娜

课例背景:

导学课堂将“导入、学习、练习”作为核心理念,将教师作为教学主导,学生作为教学主体,通过采用新颖的导入法对新课程内容进行导入,将教学模式由传统的知识传输转变为以活动、游戏等有趣的教学活动,通过营造真实有趣性的教学环境,让学生对学生充满好奇,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应将课堂时间留给学生支配,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思考和实践,教师则起到辅助和引导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答疑解惑。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确定位置(一)》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节课的内容。在之前学生已经学过表示物体位置的相应知识,对简单的移动路线也有相应的掌握,具备能够对物体初步观察和操作的经验,并且建立了一定的空间观念。

学生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遇到与方向和位置有关的问题,在低年级阶段已经学习了方向知识,并且能够熟练掌握和运用。教材设计的这部分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教师需要结合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自由探索,掌握争取的位置和空间表达方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能够充分掌握位置表达方式,在具体的情境中,能够准确地描述物体的位置信息。

2.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的方式对物体位置进行描述。

3.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的空间感。

4.教学学生能够将所学的位置表达方式应用在生活实际中

5.通过小组探究和活动,让学生体会到团结的意义,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

1.学会正确表达物体的位置

2.在方格中用数对确定物体位置

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提问探究式教学方式,加强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引导作用。

教学活动是根据学生个性化特点及年龄特点设计的,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游戏中学到知识,在与他人合作的过程中体会交际的意义。

教学准备:

提前制作的教学课件、座位号卡片、方格纸、体操表演照片

教学活动:

1.课前导入,启发学生探索确定位置方法的兴趣。

老师:昨天翻开相册,想起来我们班体操表演获得第一名,老师很开心,同学们还记得你们体操表演时自己的位置吗?自己周围都是谁吗?

引发问题,将学生带入课堂中。

学生1:有点不记得了,时间太长了。

学生2:老师我记得,我左边是小宇,前边是童童,后边是小强,右边是佳佳,但是在第几排我记不清了。

学生3:老师我站第一排。

老师:同学们有的记住自己的位置,有的同学忘记了,让我来帮你们回忆回忆吧!

这时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向同学展示体操表演最后的方队合照,同学们纷纷想起自己的位置,并且和同座之间交流,回忆起当时体操表演的情形。

教师:小涵,你知道你的位置在哪吗?请你向同学们描述一下。

小涵:我在第三排中间位置。

教师:嗯,回答得非常好,但是呢,老师通过你的描述,并不能准确地找到你的位置,我也不知道你说的第三排从哪里算起,不过没关系,今天我们要学习新的课程——确定位置。

设计意图:教师首先向学生表达对于体操表演获得第一名喜悦之情,学生听到老师的赞许,在上课期间肯定会充满自信,学习态度会非常积极,进而为后续的教学活动提供基础。

2.活动导学,引导学生学习

教师向学生展示班级的座位图,并且将行列都标号,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

(1)请同学上来在座位图中找到兰心的位置。

(2)让同学将兰心的位置标识出来。

(3)请同学表达兰心的位置。

教师请不同的学生上前表示兰心的位置,通过分析学生不同的表达,教师对相应的问题进行补充和指导,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指导学生的位置表达方式,并向同学介绍行和列的概念。

教师:同学们表达兰心的位置无非就是在第几排,左边数第几位,右边数第几位。那么现在老师要向你们介绍正确的位置表达方式,首先我们要了解什么是行,什么是列,有没有同学能为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一下呢?

同学4:老师我知道,横着数就是行,竖着数就是列。

同学5:第几排的排就是行。

老师:同学们说得很好,但是不夠严谨,老师告诉你们,行就是能够从左到右数,或者从右到左数,列就是至上到下,或者由前至后。现在呢我们来看书62页座位图,老师将同学们分为6排6组,哪位同学能够告诉老师,哪个是行,哪个是列呢?

学生6:老师,排是行,组是列。

老师:同学回答得非常正确,那现在老师想知道淘气的位置,谁能准确地向老师描述一下呢?

学生7:淘气在第2组,第四排。

老师:让我来看一看,同学回答的对不对,同学们,通过刚才同学的回答,你们能不能找打淘气的位置啊?

同学:能。

教师再向学生提问图中其他同学的位置,让学生能够准确快速说出对应的位置信息。

设计意图:通过设计找同学位置的活动,能够让学生充分感知,明白位置表达法的重要性,加强学生对学习的探究欲望。

3.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理解数对的含义及用法

教师纠正学生的位置表达后,逐渐向学生介绍数对的含义和用法。教师将学生分为小组形式,让学生自行理解和应用数对。

教师:同学们都能准确地表达出自己的位置,但是呢,我们用第几排第几列的表达可能会让人引起误会,而且描述起来有点麻烦和繁琐,那么老师教你们用简单的数对方式表达位置,好不好?

同学:好!

教师:同学们,数对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一对数字,由两个数字组成,具体表达为(5,3)(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数对例子),现在请各个小组根据我给你们的例子,对应班级座位图,找到是哪个同学吧,看哪一个小组找得最快。

小组1:老师,是不是东华?

小组2:不对,老师,不是东华,是晓军。

小组3:老师我们同意第一组的说法。

小组4:我们认为是晓军

小组5:老师,我们组认为是乐乐。

老师:老师告诉你们,(5,3)这个数对中,5表示行,3表示列,这回你们重新确定到底是谁呢?

小组6:老师,我们组找到了,是明凯。

老师:恭喜你们回答正确。现在呢,请小组对冰冰、小欢、美乔的位置进行描述,并派出代表在黑板上写出相应的数对。

设计意图:让小组之间互相协作,增进同学之间的交流,让同学明白小组讨论的结果是大家共同研究的,荣辱与共。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应将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教学方式上,让学生的能力真正得到提升,而不是将学到的知识应付考试。目前本文针对课前导入和导学课堂进行深入研究,希望为国家的教育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

猜你喜欢
体操物体教学活动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头脑体操
揭开物体沉浮的秘密
为什么同一物体在世界各地重量不一样?
“力”常考易错点扫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