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教学实践中多角度培养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2020-09-10 07:22李晓苏
高考·上 2020年2期
关键词: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李晓苏

摘 要: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它既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也是中国人民奋起抗争、探索富强的开始。战争使得中国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又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准备了客观条件。本课内容庞杂,既有贯穿古代、近代的纵向联系,又有沟通中、外的横向联系,还有政治、经济、思想之间的相互关系。本文作者试从《鸦片战争》的具体教学实践中初步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历史教学;鸦片战争;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要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唯物史观、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大核心素养。在《鸦片战争》的教学中,多方面体现了这五大核心素养。《鸦片战争》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是教材专题四《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的开篇章,本课共设立了三个知识板块即“虎门销烟”、“鸦片战争”和“战火再燃”。

一、教学分析

鸦片战争是初中历史教学的重点,其中虎门销烟、英国割战香港岛、火烧圆明园等为学生所熟知。进入高中之后,学生具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思维,但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对当时战争爆发的世界大背景还没有深刻认识。考虑本校本班学生学习能力,本文作者重新整合教材,区别于传统教学,对于过程、条约内容等基本史实一带而过,更为着力于鸦片战争的背景和影响,力图做到明晰主线、整合主干和升华主题。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没有单独针对本课的教学要求,而是将其纳入“晚清时期的内忧外患与救亡图存”这一板块。新课标对这一板块的要求为:“认识列强侵华对中国社会的影响,概述晚清时期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事迹,理解其性质和意义;认识社会各阶级为挽救危局所作的努力及存在的局限性。”结合这一要求,整合《鸦片战争》的教材内容,作者确立了具体的教学目标:1、将鸦片战争放入两大文明冲突的背景下去了解政治背景,结合地图和相关史料,了解战争过程和条约内容,培养学生时空观。2、通过图片展现现存文物,让学生了解实物史料。展现大量史料,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战争影响。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核心素养。3、通过对鸦片战争的整体学习,让学生理解自此之后,中国人民开始了百年的反抗内外压迫、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运动,同时让学生感受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核心素养。

二、教学设计

导入: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國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鸦片战争,展示学生参观南京静海寺——《南京条约》的议约地点的图片。

意图:利用好地方史资料,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观静海寺以及《南京条约》史料陈列馆,拍摄了大量照片,在课上展示,让学生感受静海寺的前世今生,极大的拉近了历史与现实的距离。

【讲授新课】

1、战争背景——必然性与偶然性

材料一:东印度公司(英国在东方进行垄断贸易和殖民扩张的组织)驶往中国的船舶经常装载90%——有时高达98%——的黄金,只有10%的货物是商品。1781——1790年间,流入中国的白银达1640万两,……这种有利于中国的贸易顺差持续到19世纪20年代中期才趋于平衡。1826年之后,贸易平衡开始向相反一端倾斜:1831——1833年间约有1000万银两从中国流出。随着时间的推进,这种逆差进一步扩大。——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设问1:阅读材料,从中找出反映中英贸易状况的词语。英国如何扭转当前的贸易状况?

材料二:当鸦片未盛行之时,吸食者不过害及其身,故杖徙已足蔽辜;迨流毒于天下,则为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粮。兴思及此,能不股栗!——《林则徐集·奏稿中》

设问2:大量鸦片进入中国带来了哪些危害?道光皇帝采取了什么重要措施去禁绝鸦片?

材料三:1839年9月30日,英国曼彻斯特与对华贸易有关的39家公司和厂商联合致函外交大臣巴麦尊,声称:“希望政府能利用这个机会,将对华贸易置于安全的、稳固的、永久的基础之上。”

材料四:中国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这种机会也许不会再来,是不可能轻易放过的。”——《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设问3:阅读材料,找出英国利用这个机会要达到怎样的目的?

教师归纳:鸦片战争的背景——1、用侵略战争把中国变成英国的原料产地和销售市场。(必然性)2、禁烟运动阻碍英国获得利益,虎门销烟是导火索。(偶然性)。

意图:将鸦片战争放入两大文明的冲突的历史背景下考察战争的原因,理解在不同的时空框架下展现出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实力消长的变化和冲突的延续

2、战争到来——几无悬念的悲怆结局

(1)战争过程

学生活动:配以两幅地图概述鸦片战争过程,简明扼要,让学生宏观把握战争的进程。培养学生从文字材料、图表材料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尤其是隐形信息的能力。通过史料展示皇家“三山五园”的辉煌,并通过对比圆明园遗迹,让学生感悟战争对珍贵文物的破坏,加倍珍惜留存于世的宝贵历史遗产。同时让学生理解,牢记历史不是为了记住仇恨,而是为了历史不再重演。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我们必须肩负起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的核心素养。

(2)条约内容

学生活动:根据课文内容自主整理表格,从割地、赔款、开口通商、其他权益等四个方面归纳条约内容。

材料一:“当时的人对于这些条款最痛心的是五口通商。他们觉得外人在广州一口通商的时候已经不易防范,现在有五口通商,外人可以横行天下,防不胜防”。“英国提出关税固定为百分之五,此为当时世界上最低的关税,清朝谈判官员立刻同意,因为当时清朝的关税为百分之二到百分之四,这是不降反升的好事。因不懂关税的重要性,丧失了巨大的国家利益。”领事裁判权是清朝官员主动提出,让英国官管英国人(以夷制夷),避免麻烦。片面最惠国待遇,英国人迎合了清方爱面子的心理,条约文本提到“设将来大皇帝有所恩施及各国,亦准英人一体均沾,用示平允”

设问:为什么晚清政府在国家利益、民族利益面前,弃所不当弃,争所不当争?

意图:在学生基本掌握条约内容的基础上,通过史料让学生对当时条约一定过程中的一些匪夷所思的现象进行讨论,将本课学习带入更深的层次。在学生充分讨论后,教师再向学生展示历史大家的观点: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提到:“道光年间的中国人,完全不懂国际公法和国际形势,所以他们争所不当争,放弃所不应当放弃的。”茅海建先生在《天朝的崩溃》中也指出:“传统的‘天朝’观念,遮挡了他们的视野,近代国际知识的缺乏,又使之看不见认不清真正的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之所在。”

3、战争影响——国家的“沉沦”与“进步”

材料一: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他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和痛苦,但是他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也就说,它们有利于人类的发展。

材料二:近日洋布大行,价才当棉布三分之一。吾村专以纺织为业,近闻已无纱可纺。松、太布市,削减大半,去年棉花客大都折本。

材料三:1860年的战败更猛烈地震撼了学界和官场中人,……冯桂芬率先倡导“自强”主张。……他警告说,中国必须利用这个天赐良机来加强自己,否则将为丢失机遇而后悔不已。“魏源惟一言成理,曰师夷长技以制夷”,这句名言代表了1861——1895年间“自强运动”的精神动力。——徐中约著《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设问:阅读史料,从政治、经济、思想等角度归纳战争的影响。

意图:鸦片战争对我国的影响的巨大的。它是中国近百年屈辱的开始,也是近代中国人民反抗侵略压迫、追求民族独立、反抗专制统治、追求民主进步的开端,同时,它也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自鸦片战争之后,中国的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较好的理解鸦片战争的原因与影响对学生学习其后的历史内容有重要的意义,初步培育了学生的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的核心素养。

小結:两次鸦片战争的失败,给中国造成了巨大灾难,但也给中国人学习西方近代文明创造了某种客观条件,终于使沉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封建士大夫开始惊醒。他们开始“开眼看世界”,“师夷长技”,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变化,洋务运动兴起,中国近代化进程由此开始。

三、教学反思

本课内容学生在初中学习过,本文作者在此基础上对教材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关于战争的经过和重要条约的主要内容,由学生自主梳理,但是学生明显对这些知识点基本遗忘,在教学过程中耗时过多,造成了事先准备的当堂小检测没有完成。通过本节课的教授,作者希望能从多角度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史料的引用上文字过多,加大了学生的阅读量,对高一起始阶段的学生,有些过于困难,从而使课堂略显沉闷。在今后的教学中,关于核心素养的渗透,不能急于求成、面面俱到,应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通逐渐认知和感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徐中约著,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3]《中国近代史》蒋廷黻著,中华书局。

[4]《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茅海建著,三联出版社。

猜你喜欢
鸦片战争高中历史教学核心素养
THE DRUG WAR
历史的真实与虚构
从中英经济交往看建国前两国关系演变
活用思维导图,突破历史教学重难点
高中历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实验探索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教材史料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
从关税自主权丧失的过程看鸦片战争的实质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