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路线在大学生“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2020-09-10 07:22任建霞
关键词: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当前,大学生的“微社区”方兴未艾,其中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虚位”和“缺位”的问题,亟待解决。做好大学生“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要贯彻群众路线,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的教育宗旨和“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的工作方法,精准把握学生思想实际,精准制定和实施教育方案,真正实现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接地、解渴、疗毒”的育人功效。

关键词:群众路线;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

互联网技术、特别是移动互联的迅猛发展,不断催生出各种网络社区新样态,对人们的交往和思想产生影响。在高校,QQ群、微信群、微博、校园“易班”等社交“微社区”更是方兴未艾,大学生活早已“无‘微’不至”。这些校园“微社区”方便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丰富了信息获取的资源和途径,也增加了教育管理的即时性和便捷性。但是也要看到,这些“微社区”目前仍然是难以掌控的虚拟空间,其间各种思想言论竞相争夺,已经成为校园意识形态斗争的主战场。如果其中的教师主导作用不足、存在“错位”甚至“虚位”“缺位”,就可能导致“微社区”中不良思潮滋长蔓延,给主流价值观教育带来冲击,对大学生的成长和成才造成損害。这绝非危言耸听,近年来不断涌现的校园恶性事件使得有害网络信息的消极影响日渐凸显,而一些港台大学生被“微社区”的极端思想误导所做出的错误言行更是给我们敲响了警钟。

面对“微社区”的双重影响,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如何扬其长避其短、化危为机?答案可以从这种要求中汲取:“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1],因为这一要求体现了群众路线在学校思政工作中的运用。对于群众路线这一致胜法宝,毛泽东同志把它概括为:“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多年来,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经验和传统优势也表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把群众路线作为根本路线和工作方法,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依靠学生,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就要充分尊重和积极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实现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育者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这是我们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内在要求。

一、一切为了学生,是“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放矢之的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的“拔节孕穗期”,这时候最需要“扣好第一粒扣子”,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2]学校教育的目的是要引导学生成长成才、立德树人;社会主义高校的任务就是要引导学生成长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大学生“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着眼于此。毛泽东同志指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这些就是我们的出发点。”[3]一切努力都要着力于学生的成长成才,这就是我们开展“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的。

当前,大学生“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党的最新理论成果铸魂育人,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这一社区的引领性和凝聚力。我们注意到,当前大学生“微社区”的各种信息真假难辨、良莠不齐,其中不乏各种包装的享乐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等迷毒和糟粕,损害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近期尤以“娱乐至死”和“丧文化”为甚。对于高校的育人者来说,必须坚定立场、扬善祛秽,用民族复兴的理想信念引导学生明确人生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学生明辨是非善恶,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革命文化培养学生的自信自强。具有深厚历史底蕴和永恒时代价值的本地优秀传统文化,对于长期生于此中、耳濡目染的大学生们来说更感亲切,因而更易于接受;我们在“微社区”用好这一优秀文化资源,将收到超出预期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

二、一切依靠学生,是“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力量之源

“微社区”作为虚拟空间比现实社区更加隐蔽、多元而多变,其建设和管理也更加困难。那么,如何面对困难、战胜困难?毛泽东同志曾说:“只要依靠人民……和人民打成一片,”[4]那我们就能克服任何困难,战胜敌人。2020年在党和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合力战胜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人民战争再一次证明了这一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人民获利的事业,也是青年受益的事业,还是需要青年担当的事业,必须也必将在一代又一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取得胜利。

大学生“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也要紧紧依靠学生。首先要相信学生。习近平同志指出,“对当代高校学生,党和人民充分信任、寄予厚望。”[5]本次战疫中新一代青年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他们是值得人民信赖、可以托付重任的。其次,要组织学生。新生代大学生是“微社区”的常住民,其中也不乏曾经的“小皇帝”“小公主”,他们更看重个人利益和自我意愿而往往自由散漫、难以凝聚力量,需要给予关爱和引导。对他们,单独依靠教师力量显然是不够的;优秀学生和学生干部则与之朝夕相处、相伴相知,可以在线下的生活社区和线上的“微社区”学生交往中起到榜样示范和引领作用,“青年的思想愈被榜样的力量所激动,就愈会发出强烈的光辉。”[6]如果重视依靠和鼓励学生干部与优秀学生发挥朋辈效应,来助推大学生“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可以更及时、更有效地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提升大学生自我教育的主动性,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

三、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之要

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将群众的意见集中起来,又到群众中去作宣传解释,化为群众的意见,”然后把这种群众意见坚持下去,并在群众性的实践活动中考验这些意见是不是正确。[7]这种方法也体现了从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我们进行大学生“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如此,用精准教育的新思维,密切联系学生,精准施教“疗毒”。

首先,深入“微社区”和现实生活两个空间,精准把握大学生思想实际。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新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立足于对其思想政治现实状况的准确而全面的调查了解。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就必须同时考察大学生的现实生活及其在“微社区”的言论表现,在“听其言、观其行”中努力做到“知其心、明其志”。

其次,注重“喷灌”和“滴灌”相结合,精准制定思想政治教育方案。在新时代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遵循时代发展规律、青少年成长成才规律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这是普遍性的要求。还要注意,新生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认知也因其特殊的成长经历和家庭环境而形成的个性化特征。新时代的思想政治教育尤其需要兼顾普遍的规律性和特殊的个体性,把集体性的“喷灌”教育和个体性的“滴灌”教育结合起来。因为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不良倾向往往会在这些虚拟社区里更早地表现出来,也可能更广泛地传播出去,所以我们在“微社区”里不能“缺位”和“虚位”,做到见微知著,早发现、早教育;还要防微杜渐,做好对他们的“滴灌”教育。

最后,对标“接地、解渴、疗毒”三重效,精准实施“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相比较而言,大学生在“微社区”的言论比现实中更加自由,也更多非主流。我们进行“微社区”的思想政治教育,就要精准施策,努力实现“接地、解渴、疗毒”的三重功效。(1)教育语言要能“接地”,学会使用大学生常用的生活语言和网络语言,讲好中国故事、特别是身边人的故事,以及本地优秀文化传统和地方历史名人故事,才能让他们“喜闻”、进而被他们“乐见”。(2)理论教育要能“解渴”,要善于运用科学的理论及时、准确地解疑答惑,寓政治性教育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互动之中,提升教育供给的有用性和吸引力[8]。(3)思想政治教育要能“疗毒”,对“微社区”出现的各种错误言论及其风险保持警醒、敢于亮剑,“对潜在的风险有科学预判,知道风险在哪里,表现形式是什么,发展趋势会怎样,该斗争的就要斗争,”[9],主动引领大学生明辨是非、去恶扬善,增强校园“微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战斗力和实效性。

参考文献:

[1][5]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01).

[2]人民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EB/OL].(2019-03-19)[2020-5-15].http://cpc.people.com.cn/n1/2019/0319/c64094-30982234.html.

[3][4][7]毛泽东.毛泽东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68:995-996,997,854.

[6](苏)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M].叶水夫,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358.

[8]何海波.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侧改革:动力、内涵及路径[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2):34.

[9]习近平.发扬斗争精神 增强斗争本领[N].人民日报,2019-09-04(01).

责任编辑  姜淑娟

作者简介:任建霞,广东科贸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基金项目:本文系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研究课题“对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方传统文化教育研究”(课题编号:GDGZ19Y107);广东省高职教育研究会2019年度课题“新时代广东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特色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9YB14);广东科贸职业学院2019年度教改项目“对标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涉农类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GDKM2019-24)成果。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思想政治教育
坚持群众路线是农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王道”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做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