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机械拆除施工技术探讨

2020-09-10 15:56王茂霞
科技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基坑

摘要:根据昆明市某基坑工程的操作实例,对深基坑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梁的机械拆除进行阐述,以此为同行们提供基坑内支撑梁机械拆除的施工借鉴,希望能供同仁们学习交流。

关键词:内支撑梁;机械拆除;基坑

一、引言

1、项目简介、特点分析及方案比选确定:

该工程为云南省昆明市某医院的一个基坑工程,本项目基坑呈长方形,三层地下室,基坑周长约250m,面积约3500m2,基坑深16.6m,工程±0.00=1893.15m。基坑采用“支护桩+钢筋混凝土内支撑+桩后及桩间止水帷幕”的支护形式。内支撑系统结合地下室深度和形状,采用三道内支撑,每道内支撑由中间对称及四角撑构成,三道支撑位置依次为1889.5m、1885.0m、1880.5m,支撑腰梁尺寸为1200×800mm,主支撑尺寸为800×800mm,连梁尺寸600×600mm,第一、二层内支撑采用C35砼,第三层内支撑采用C40砼,三层内支撑砼方量依次约为:900m2、780m2、9003。

项目特点分析:

本项目工期要求紧,在基坑施工及拆除阶段塔吊还未安装,不能提供拆除的配合工作;工序或拆除方案的选择受到地下室结构施工的影响,基坑周环境影响,基坑支护结构与主体结构外墙之间基本没有操作面。

项目拆除方案的比选及方案实施:

拆除方案对比;静力爆破:振动小,对支护桩及喷锚面损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造价高,速度慢。动力爆破:振动大、噪音大、粉尘大,对周边环境影响大,办证困难。绳剧切割:振动小,对支护桩及喷锚面损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小;造价高,速度一般。机械破碎:振动不大,对支护桩及喷锚面损坏不大,对周边环境影响不大;造价适中,速度一般。

根据项目特点,结合以上四种拆除方式的对比,综合考虑,本项目三道内支撑拆除采用“机械破碎为主,人工破碎为辅”的机械破碎法拆除。

2、换撑施工方案:

为保证支护结构受力的传递,防止拆撑时支护体系出现大变形而造成基坑整体失稳,故在支撑拆除前必须先进行换撑施工,本工程换撑包括:支护桩边和地下室外墙(筏板)之间的换撑;地下室车道传力带。

(1)支护桩边和地下室外墙(筏板)之间的换撑

支护桩和地下室外墙筏板间采用C20素混泥土满灌作为第一道换撑;基坑北、东、西三侧支护桩边和地下室外墙采用C15素混泥土满灌作为换撑;南侧在地下室楼板处用500mm厚C30混泥土带作为换撑。

(2)地下室车道传力带

本项目主体结构无后浇带,因此地下室范围内换撑只有地下车道处换撑,车道换撑方法为钢管换撑。

3、120破碎机平台单跨梁设计计算

本项目主梁最长单跨梁长10.m,120破碎机总重约13吨,钢平台重约4吨,按破碎机加钢平台一半重量置于单跨梁上,单跨梁荷载为14.2KN/m(钢平台按6m宽计算),考虑1.4动荷载系数,则单跨梁上工作载荷为20KN/m,经计算单侧要求配筋量1901mm2,而现支撑梁实际单侧配筋为1906mm2 ,姑现支撑梁满足120破碎机工作要求。计算结果如下:支撑梁跨长=10000mm,BХH=700Х700,经过计算,最大裂缝为:0.341mm<0.4mm;最大挠度:23.759<50.000(10000/200)。

二、施工工艺

1施工工艺流程:

施工工艺流程图

2、内支撑拆除施工总体部署(详下图),及分区:

内支撑拆除施工总体部署

支撑拆除分区:根据维护支撑体系的设置本项目内支撑拆除分为两条施工路线,每条施工路线以一台120破碎机为主配合10个人工风镐,从基坑西侧角撑住往基坑东侧角撑拆除,最后进行中间对称拆除。

3、拆除顺序

按照“先撑后拆,先次梁后主梁,最后腰梁”的原则进行施工拆除。地下室底板浇筑完成、底板处传力混泥土浇筑完成且达到设计强度→拆除第三道内支撑体系(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完成第三层地下室结构、防水和将第三层地下室与支护桩之间满灌C20素砼及回填换撑→完成第三层车道换撑→回填砼及地下三层顶板达到设计强度,拆除第二道内支撑体系(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完成第二层地下室结构、防水和将第二层地下室与支护桩之间满灌C15素砼及回填换撑→完成第二层车道换撑→回填砼及地下二层顶板达到设计强度,拆除第一道内支撑体系(破碎砼块清理外运出场)→钢立柱拆除。

4、铺设保护层

先在预拆除的支撑梁的楼板上铺设保护层,防止破除支撑梁时砼碎块砸坏楼板。保护层采用钢板、模板、草垫等材料铺设。拆除第三层内支撑时破碎机需在地下室结构板低板上行走,应在破碎机行走路线上铺设汽车轮胎,防止破碎机损坏地下室结构地板。

5、人工破口

根据支撑受力特点,为了防止支撑拆除段域对暂未拆除支撑段域造成冲击、对周围环境产生影响,支撑拆除前将预拆除段与暂未拆除段连接处、支撑梁与腰梁连接处破口,破口宽度为30-50cm,在破口处先按30-50cm钻孔,后使用劈裂机将破口处撑裂,之后再用人工破口,作業时,两人一组,将破口处混泥土破碎剔除,仅留下钢筋。

6、 砼梁及废渣外运

利用平板车、小型铲车等工具将砼碎块、钢筋等运至吊车或塔吊范围内,碎块及钢筋堆放在楼板上时荷载不得超过5KPa(砼渣堆放高度不超过30cm),然后用坑顶吊车或塔吊将砼碎块及钢筋吊至栈桥板,栈桥板上荷载不得超过30KPa,用车辆将碎块及钢筋运至指定地点(场外),若将废渣及砼块堆在场地内,15m范围内超载不得超过15KPa。

7、现场技术准备

拆撑前相应的地下室结构和换撑已施工完成,并达到设计强度;现场所有人员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支撑梁防护脚手架已搭设并通过验收;基坑周边的材料、管线机维护已整理好,,已具备拆除条件。

8、施工监测

在拆撑期间加强基坑的位移监测和周边巡视,在拆撑期间按照《施工監测专项方案》的要求,每天对支护桩的位移、周边建筑沉降、周边道路沉降、回灌井水位监测一次,并每天对内支撑结构、喷锚面开裂情况和漏水情况进行巡视,每天对监测和巡视结果进行记录,出现位移或沉降超过报警值及时上报项目部和监理。

三、拆除施工技术的安全措施

1、防尘减噪措施

拆撑前事先周边贴出扰民告示,争取取得周边民众谅解;合理安排施工时间,减少夜间噪音污染;靠近住院楼及门诊楼位置尽量使用人工、劈裂机及绳锯施工减小噪音污染;空压机尽量摆放在远离住院楼和门诊楼位置;破碎时先在要破除处进行浇水处理,并在破碎过程中多次浇水,减小破碎扬尘;清理混泥土碎渣时先对碎渣进行浇水,减少扬尘。

2、应急救援预案和相关准备

做好应急救援措施,组织好应急领导小组工作,以便全面协调和指导事故应急救援工作,督促项目部做好应急准备工作,做好紧急调用抢险救灾物资、设备、交通工具和人员。

应急准备:预备常用的应急材料如纱布、急救箱、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等;常备一些手提式应急照明灯,配备足够的灭火器材,危险部位应标上安全标示;应在制定地点预备抢救使用的简易工具、器材,如撬杠等;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

结语

根据以上工程的拆、换撑施工,为该工程取得了较好的效益,也为后面类似的工程提供了更多拆撑施工的经验,故在此和大家交流共享。

1、按本方案施工,未造成基坑止水帷幕漏水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取得了一定的环境效益。

2、工期按原计划完成,未造成对总承包单位工期的影响。

3、经过最终的造价对比,费用比原方案节省约10%左右,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

4、施工过程未造成医院工作人员、住院病人及学校等人员的投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

5、本项目改变了换撑的常规方式,不是先施工主体结构外墙,再施工换撑结构,而是,先分层、分段施工换撑结构,再施工主体结构外墙,为施工工序积累了施工经验。

参考文献

[1] 《深基坑支护技术指南》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及岩土工程分会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3

[2]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 《建筑深基坑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GJ311—2013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中国计划出版社

[5] 《建筑基坑支护结构构造》11SG814  中国计划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茂霞,总经理,高级工程师,IPMP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昆明市深基坑工程专家

国家注册监理工程师、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安全工程师、国家注册水利监理工程师

猜你喜欢
基坑
建筑工程基坑支护冠梁施工技术研究
基坑开挖对临近管道变形及受力响应研究
不同载荷边界条件下的地铁站深基坑变形特性研究
基坑钢支撑围护技术在路桥施工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软土地区地下连续墙深大基坑的变形性状研究
深基坑开挖对临近地下管线影响分析
浅谈相邻双基坑开挖相互影响性状分析
某基坑支护方案及施工工艺要点
高层建筑地下基坑支撑结构设计分析
基于区间数理论的基坑周边建筑物风险模糊评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