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2020-09-10 19:25刘春雅
内燃机与配件 2020年10期
关键词:机电高职策略

刘春雅

摘要:本文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以中国制造2020为契机、以专业的技术服务能力为出发点,分析目前高职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提升策略。

关键词:高职;机电;专业技术服务;策略

0  引言

为了应对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双向挤压,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并由国务院发布《中国制造2025》规划提出了中国由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三步走”战略。规划提出“人才为本,坚持把人才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根本。建设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制造业人才队伍”。[1]

高职院校的两大职能是促进全民教育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只有高效开展专业技术服务,高职院校才能发挥自己的职能优势。与此同时,开展社会服务还能提升专业与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提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质量、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但是,目前由于各项政策及条件的制约,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很多困境[2]。本文将以陕西国防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类专业为例,分析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并提出相应解决对策。

1  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面临的困境

1.1 校企合作深度不够,人才培养模式较传统

机电类专业的定位要着眼于装备制造自动化转型升级需求,培养满足制造业自动化需要的专门人才[3]。人才培养模式要跟上“中国制造2025”的新需求。

1.2 专业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创新训练不足

目前来看,我院机电类专业课程设置能满足机电学科的人才需求,但缺乏特色,没有真正实现与军工企业的零对接。机电类专业实验实训室较多,虽然注重专业技能训练,但大多数都是形式单一、过程重复、追求熟练式的培训,缺乏创新性和创造性的思维训练,造成学生普遍缺乏创造思维,缺乏创新热情和创造行为。而创新人才和富有创造性的人才才是现代企业最看重的。

1.3 师资服务能力和意识不能满足企业需求

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好学生是自己的天职,联系企业、服务企业不是自己的份内工作。部分教师缺乏服务企业的意识和能力,很大一部分没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又满足不了企业需求,这就造成了机电类技术技能型人才与企业的对接不上或者说对接不够紧密,影响了专业与企业的对接,减弱了企业对机电类专业师资和技术的期望值[4]。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能与企业接轨而实时更新,就会导致学生的专业技能与企业实际有差距,就会造成我们的毕业生就业问题,就业问题又会影响到招生,形成一个不良循环。而要改善这一不良循环,就是要不惜一切代价提高师资服务能力和意识。

2  机电类专业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对策研究

2.1 加强校企合作,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结构

分析西北地区机电行业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发展的机遇和对策,同时邀请企业专家、能工巧匠对高职机电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论证。实践性、开放性、职业性成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三大亮点,整个人才培养的过程都将渗透专业社会服务能力,通过将区域产业融入专业教学培养学生专业技术能力,通过研究课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通过合作企业顶岗实习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通过这些环节,培养出来的毕业生人文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岗位技能和创新能力比之前都上了一个新台阶。为了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职场化,在教学过程中推行一体化教学模式,努力构建“校企双主体、三结合、四模块”人才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教育主体由原来的学校变成学校和企业,“产学结合、研学结合、工学结合”携手共同培养人才,通过构建人文素质模块、专业能力模块、岗位技能模块、创新创业模块等四个模块,将学生培养成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专业技能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能够服务西北地区机电类产业的技术技能型人才。

2.2 打造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

随着制造业的突飞猛进,对高职院校机电类专业教师提出了新的机遇和挑战[5]。作为高职机电类专业教师,必须以“中国制造2025”教育思想武装自己,不断提高專业技能,加强企业实践能力锻炼。为此,我校机电学院着力实施师资培养工程,打造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

机电类专业的师资队伍建设应侧重以下两个方面:①师资结构方面:专业带头人要具有较高的教科研水平,教师企业合作和工作经验丰富;来自企业的优秀兼职教师与专业教师混编;聘请的企业兼职教师承担的专业课时比例达到40%以上;②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改革意识和服务质量意识。新时代的高职教师不仅教学、科研水平要上一个新台阶,而且能够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从而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技能,把企业一线的精气神带给学生。

2.3 以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引领,大力开展技术服务

我院的技术服务将以创新创业学院建设为引领,以自动化协会为依托,解决西北地区中小企业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和相关技术难题,积极为区域机电类企业开展技术服务、技术培训和技术创新,加大为企业职工提供技术培训和技能鉴定力度[6]。在大力开展社会服务方面,我院主要实施三大举措:

①与西门子公司深度合作共建“西门子智能创新中心”。

该中心将通过借鉴西门子自动化、数字化工厂技术以,培养学生在智能制造与智能控制领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以该中心为平台,师生共同研发符合西北地区产业需求的自主关键技术,提供相关行业、企业应用解决方案,为相关企业智能制造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②与ABB、华航唯实等企业合作,共同建设工业机器人创新实训基地。

ABB公司将为我校提供设备、授权使用培训软件、培训教材和培训考核体系,并将打造为西北地区ABB机器人设备的培训基地和资质认证中心。

③建设人工智能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

人工智能大学生实践创新平台是在整合原有的机器人工作室,采用三位一体的的创新平台模式,通过课内验证型实验,加深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通过提高型的综合实验与课程设计,加强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整体理解与应用;通过研究性的课外实践活动及创新型实验实训,利用开放式实验室、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综合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同时加强校企合作,通过到企业实地参观、顶岗实习、生产实习让学生深度感受企业文化[7],为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2.4 以项目为引领,师生共同开展技术研究

结合企业生产技术难题、生产攻关、产品研发等项目作为载体,教师带领学生共同研究,解决实际问题;教师积极从企业中找项目、学生配合教师共同开展技术研究,攻克技术难关;教师积极申报省级、国家级各类课题,引领和带动学生参与到项目中来,为学生后期的自主择业创业提供专业方向和专业功底。[8]

3  结束语

国家提出的大力建设和发展以高科技产业、新兴产业、智能产业等为重要支撑的先进制造业。这对高职院校的机电类专业既是机遇又是挑战。目前,我们将从“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为出发点,不断查找目前专业发展中、主要是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积极探寻解决方案,从而确保专业技术服务能跟上区域经济飞速发展的需要,我们的专业也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晓丽.高职轮机专业社会服务能力提升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会议,2014,10.

[2]薛迎春,温贻芳.高职院校制造类专业群服务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南通航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3):90-93.

[3]张文莉,宋群玲,杨桂生.高职院校金属材料热处理技术专业产业服务能力提升实践与探索[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3):96-102.

[4]胡晓峰.高职院校旅游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现代教育管理,2013(14):198-200.

[5]成广海.基于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提升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分析[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4(4):12-15.

[6]李柱.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服务于“中国制造2025”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河北职业教育,2017(1):63-65.

[7]蔡泽寰,肖兆武,蔡保.高职制造类专业人才培养要素优化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7(2):106-109.

[8]李子云.高职教育契合“中国制造2025”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7(6):84-87.

猜你喜欢
机电高职策略
矿山机电运输中的隐患及防范措施探讨
汽车机电技术维修教学理论与实践探索
高职数学教学和创新设计的渗透
wolframalpha在高职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机电商报
Passage Four
同心共筑“机电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