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偏离-份额分析法的江苏海洋产业结构分析

2020-09-10 07:22罗源宏平瑛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偏离海洋经济区域经济

罗源宏 平瑛

摘要: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的产业结构,同理海洋产业的增值原动力也来源于海洋支柱产业。支柱产業是一个区域的发展根本,对相应产业进行结构调整,使其更加合理,才能保持海洋经济的持续增长。因此,文章的研究目的在于分析江苏省近几年的四大海洋支柱产业结构,在此基础上根据江苏省独特的海洋经济状况,为江苏的海洋支柱产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将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这4个支柱产业继续深挖潜力,提升竞争力,让良好的产业基础发挥优势。

关键词:海洋经济;偏离-份额分析法;海洋产业结构;区域经济;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P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9857(2020)01-0092-05

Abstract:To a large extent,the regional economic growth depends on the local industrial structure.Similarly,the value-added driving force of the marine industry also comes from the marine pillar industry.Pillar industry is the ba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a region.Only by adjusting the structure of the corresponding industries,can we keep the sustainable growth of the marine economy.Therefore,the research purpose of this paper was to analyze the structure of the four marine pillar industries in Jiangsu province in recent years,according to the unique marine economic situation of Jiangsu province,to provide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marine pillar industries,and to continue to tap the potential and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he four pillar industries,namely coastal tourism,marine shipping,marine transportation and marine fishery,and to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a good industrial foundation.

Key words:Marine economy,Deviation-share analysis,Marine industrial structure,Regional economy,Jiangsu province

0 引言

江苏省经济发达,地理位置优越,陆地和海洋资源都很丰富。所有海洋产业中,尤以海洋渔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滨海旅游为支柱[1]。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是江苏省贯彻国家“海洋强国”战略的必然要求。

本研究将江苏省现有的海洋支柱产业进行数据比对分析,找出产业结构增长量的构成占比,根据占比分析增长的效率、主要增长源和需要改进的点,为政府的海洋结构调整提供优化方向和依据。

1 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现状概述

江苏高度重视海洋经济,将海洋经济放到本地区发展的重要位置[2]。将江苏海洋经济的四大海洋支柱产业(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进行增长份额分析,有益于找出产业症结,推动海洋产业的增长,为江苏海洋产业大跨步发展奠定基础。

1.1 发展现状

1.1.1 科技兴海不断深化

近几年,江苏的沿海城市陆续设立科技创新平台,为自主的科技创新添砖加瓦。其中比较重要的有:中央在2014年批准江苏省建立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区;2016年批准南通市成为“十三五”国家海洋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城市。2016年江苏省确定了第一批省级海洋经济创新示范园区。

1.1.2 海洋生态保护力度加大

“十三五”期间,为了响应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江苏省大力推进海洋生态改善措施,使海洋环境保护得到有力推进。在全省海域进行“碧海”和“海盾”的海洋产业监督行动,成效显著。

1.1.3 产业结构改善较快

四大海洋支柱产业产值进一步提升,所有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亿吨大港数量位居全国之首,海洋工程装备产品总生产量和实现的增值占到全国总量的1/3[3]。2017年,沿江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17.1亿t,增速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达到3.3亿t,增速4.9%;全年集装箱吞吐总量增长5.9%,达到1 724万标箱。全省2017年完成制造远洋船240艘量,新增了240艘订单。船舶制造数量、新获订单量分别占全国总量的33%和42%,并且已经10年位居所有沿海地区第一。2017年全国海洋产业结构为4.6∶38.8∶56.6,海洋经济的结构保持“三二一”已经持续了6年。

1.2 存在的问题

1.2.1 海洋经济产值规模偏小

近几年,江苏的海洋产值有显著进步,但总量相对山东省和广东省还有明显差距,海洋生产总值仍然不高。广东省2017年海洋经济总产值高达17 800亿元,占全省GDP的19.8%;山东省紧随其后,2017年海洋经济总产值为13 000亿元,占全省GDP的17.9%。相比之下,江苏省的海洋经济总产值与前两者存在明显差距,但2017年江苏省的经济总体量仅次于广州,高于山东省,这种经济体量下,海洋经济的产值就显得非常不合适,属于明显落后。

1.2.2 海洋产业结构仍需优化

江苏省现有海洋产业存在结构不合理、对环境不友好、资源耗费高等问题[4]。尽管2017年江苏海洋经济的产业结构仍是“三、二、一”的良好形态,但相对于领先其他沿海地区,仍有进一步优化的空间。目前对江苏省海洋产值贡献最大的是海洋船舶业和海洋交通运输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渔业紧跟其后,但相对于山东和浙江的同样产业,规模偏小。近些年,江苏高效利用自身滨海地理优势,发展沿海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产业、船舶制造业和海洋仪器制造研发的相关制造业得到迅速拉动,与广东等省相比,这些产业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海洋产业合理化、优势化是江苏省海洋产业转型增值的必经之路。

“十三五”以来,江苏虽然加快实施沿海开发战略,在推进海洋经济强省建设中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在全省经济增长的大环境下,海洋经济的产值稍显不足,在沿海各省、市、自治区的对照下,江苏的海洋经济总产值处于中等水平,与广东、山东等存在差距[5]。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偏离-份额分析法

偏离-份额分析法(Shift-Share Analysis,简称SS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主要适用于产业经济学和区域经济学领域。偏离-份额分析法最常见的用法是:将一个小区域的经济发展看作是动态的,同时与小区域所在的大区域经济作为对照组,把小区域的经济增长量G划分为3个部分,分别是份额分量N、结构偏离分量P和竞争力偏离分量D。每个分量有其特别的含义,份额分量Nij代表小区域i的j产业如果按照大区域的j产业增速来增长所带来的增长效果;结构偏离分量Pij代表小区域的j产业所占比重与大区域j产业所占比重的不同带来的增长偏差,如果小区域的增速恰巧与大区域一致,则可以只分析产业结构的差异对经济增速的影响和贡献度,Pij越大代表j产业对小区域的经济贡献占比越大;区域竞争力偏离份额Dij代表j产业在小区域与大区域的增速不同导致的差异,可以指代小区域j产业在全区的竞争力,Dij越大,意味着竞争力越强,对经济增长越重要。

具体分析步骤如下:设置研究的时间区间[0,t],0代表基期,t代表终期。基期时,小区域i的总经济产值是bi,0,大区域的总经济产值是B0;终期时,小区域的总经济产值是bi,t,大区域的总经济产值是Bt;将总经济产业按某一项标准划分为n个产业,代号为j,所以j产业在小区域的基期与终期产值分别表示为bij,0和bij,t,j产业在大区域的基期与终期产值分别表示为Bj,0和Bj,t。

2.2 数据来源

自2005年起国家每年发布的《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对产业分类较为详细,因此文章选取了2015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和2017年《中国海洋统计年鉴》的数据。截至目前,江苏省已经进行3次海洋统计公报发布,分别是2015年、2017年和2018年,文章所有江苏省数据来源于2015年和2017年的《江苏省海洋经济统计公报》。

3 实证分析

将全国作为参考系,2015年作为基期年,2017年作为终期年。根据历年的官方统计资料整理出以下原始数据(表1)。根据原始数据,经过处理,得到江苏省海洋支柱产业偏离-份额分析表(表2)。

如表2所示,江苏省的海洋船舶业发展速度高于其他沿海地区平均水平,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和滨海旅游业的发展低于其他沿海地区平均水平。总体增长量Gij海洋交通业最高为59亿元,其次分别为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和海洋渔业。偏离份额分量Nij最高为滨海旅游业30.23亿元,其次为海洋交通运输业和海洋渔业。相比之下,滨海旅游业的结构偏离分量Pij值最高,紧随其后的是海洋交通业和海洋渔业。竞争力偏离分量Dij最高為海洋船舶业,其余均为负值。江苏省海洋支柱产业的份额分量、结构偏离分量均为正,其中海洋船舶业接近于0,这表明江苏的四大海洋支柱产业按沿海平均增速发展得到的变化大多是增加的,产业结构较好。

结构偏离分量Pij的值越大,代表该产业对经济总量增长的贡献越大,所以由数据可以看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产业基础比较好,对江苏海洋经济贡献较大;而Dij值越大则意味着产业的全国竞争力越强,江苏海洋支柱产业中海洋船舶业的竞争实力较强,其他产业的竞争实力有衰减趋势。

产业偏离分量分析:将每项产业的Dij值作为横坐标,Pij值为纵坐标,建立散点图,可知海洋船舶工业属于曾经基础很差,现在竞争实力较好的产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业属于曾经基础很好,竞争实力一般的产业,海洋渔业属于曾经基础一般,竞争实力偏弱的产业(图1)。

产业优势分析:将Pij与Dij的值叠加作为横坐标,将Nij的值作为纵坐标,得到图2,江苏海洋支柱产业中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业相对拥有增长优势,而海洋渔业和海洋船舶业相对增长不显著。

综合上述分析,江苏海洋支柱产业中,海洋船舶业虽然基础不好,但它是几个产业中相对最具综合竞争优势且能自我造血的增长型产业;滨海旅游业和海洋交通业,虽然基础较好、增长显著,但产业发展中国家增长分量占比很大,其自身竞争力有衰退趋势;海洋渔业属于基础一般,增长微弱的产业,竞争实力也有下降趋势。

4 结论与建议

江苏位于长三角地区,拥有优越的海洋经济地理优势。从海洋资源的基础来看,江苏有较好的条件;从海洋经济体量来看,江苏还有发展前景;从海洋科学创新来看,江苏已经有良好起步。结合江苏海洋产业实际情况,可将滨海旅游业、海洋船舶业、海洋交通业、海洋渔业这4个支柱产业继续深挖潜力,提升竞争力,让良好的产业基础发挥优势。

4.1 滨海旅游业

江苏省的海洋资源丰富,其中黄海拥有多种海洋水生生物和水生植物,这些动植物不仅具有使用价值、经济价值,还具更高的观赏价值,可以为海洋旅游业的开发提供基础。省内已有多个海洋馆,比如南通海底世界、南京海底世界等,也有较成熟的海洋景区,比如苏马湾景区和连岛景区,这些都是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必要基础和资源优势。江苏要充分利用海洋资源优势,让滨海旅游业在本地历史、文化背景下找到独特的吸引点,区别于其他沿海地区的旅游特色,创新海洋文化产业链,这是发展滨海旅游业的大方向。

4.2 海洋交通业

海洋交通业在江苏海洋经济中占比较大,从经济整体来说,海洋交通业是水上运输、海洋资源开发和国防的重要支撑。从江苏省2017年公布的海洋统计公报来看:江苏海洋交通业的地位愈发重要,沿海港口建设加紧推进,并且部分港口已经实现升级。除此以外,毗邻海面交通的路面交通和空中交通实力也不容小觑,全省高速路密度位居全国第一,民用机场密度全国第一,陆运、空運、航运和铁道运输形成纵横密集的运输网络,交通体系非常完善。江苏应该继续发挥陆运和空运的交通优势,将海洋交通业与其他交通充分融合,实现交通网络的高效利用和运输速率提升。

4.3 海洋船舶业

海洋资源开发、海洋交通业等都依赖海洋船舶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技术装备支持,所以海洋船舶业不仅是一项综合产业,同时也属于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对相应的上、下游产业发展具有强力拉动作用。我国的船舶制造业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实力非常强大,属于战略产业,江苏作为我国的造船主要省份,在我国船舶制造业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具有明显的区位优势和良好的产业基础,加之制造业发达、港口密度大,对于提升海洋船舶业很有助力。基于所述的产业优势,江苏省可以有选择性地进行船舶业发展,打造综合功能强大的船舶,优化船舶工业技术和产业链。

4.4 海洋渔业

由于海洋资源的流动性,在发展海洋渔业特别是远洋捕捞方面,江苏的海洋渔业要走出去,好的渔业资源要引进来。建立海洋渔业的全套产业链,政府帮助企业建立产业园区和联络国际化渔业合作,增强本土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把握资源的平衡,既不能对近海过度捕捞,也不能完全依赖进口资源,在渔业贸易中,充分与国外组织优势互补,保持国民对水产品需求的同时增强近海生态环境保护,使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江苏省海洋渔业的发展不能单以产量为衡量标准,必须结合海洋环境生态指标进行判定,由于之前的粗放式发展,环境遭到破坏,也波及了滩涂养殖和海洋捕捞业,未来必须进行产业规范化控制,对沿海养殖严控物料使用,对出海捕捞进行严格的海禁时间管理,让海洋渔业以科学可持续的方式发展,不求速率但求环境与产业的平衡。

参考文献

[1] 龚志聪,寿建敏.江苏省海洋产业发展分析与研究[J].市场研究,2013(4):18-19.

[2] 李宪翔.江苏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青岛:中国海洋大学,2015.

[3] 陈可文.中国海洋经济学[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3.

[4] 姜祖岩.我国海洋高技术产业基地及其重点产业[J].海洋开发与管理,2019,36(4):55-61.

[5] 丁志诚.山东海洋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对策[J].当代经济,2019(4):64-65.

猜你喜欢
偏离海洋经济区域经济
供给侧改革背景下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发展增强海洋经济的策略
解读《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产学研用合作模式实践研究
基于物流经济的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中国社会信任基础对区域经济发展的研究
大湘西地区人口流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
“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绿色海洋经济发展的对策思考
区域海洋经济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海南省发展海洋经济的金融支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