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西幽默文化的差异

2020-09-10 07:22刘子懿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0年1期
关键词:主客中西句法

刘子懿

幽默作为一种常见的社会现象,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然而,由于语言、历史、宗教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幽默在不同的文化中有着不同的含义。一种文化中恰当的幽默在另一种文化中可能被视为冒犯。因此,有必要对中西幽默背后的文化因素进行比较分析。幽默作为一种语言艺术,必然受到本土文化的制约和影响。正是由于中西方在文化特征、民族心理、审美观念、思维方式等方面的巨大差异,导致了中西方幽默文化的差异。中西文化的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受其历史背景、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的影响。

从大的方面讲,要比较中西幽默文化,我们必须先对比中西文明的根源。中西文化差异的根源在于语言。语言虽然是用来交流沟通的工具,但它从来都不只是一种符号工具。海德格尔曾经说过,人诗意的栖居于语言的家。语言是何其的重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对于整个世界的理解、情感、认识和态度都是在语言中形成的。中国和西方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是主客合一与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的差异,这在中西方的哲学思维、宗教文化以及认识论等方面都有体现。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主客合一的,即“天人合一”的思想。中华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农耕文明要求顺应天时、春播秋收,农耕文明诱导了 “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结构,在汉语的词法和句法上均有明显地体现。第二,从汉语句法来看。汉语句法不像英语句法,主语和谓语必须同时显性的存在,汉语句子的主语可以隐藏不出现,谓语可以是连动式、形容词等,不一定需要动词作谓语,这正是汉语 “主客合一”思维的反映。第三,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主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回归自然,以及“与天地和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和其吉凶”。而西方是主客二分的思维方式。西方文明起源于海洋文明,主张天人二分,主客对立,故 “西方人生则与自然划离,而求能战胜自然。第一,印欧语系的文字,它是完全符号化的,已经失掉了人这个主体和外部自然界客体之间息息贯通的诱导因素。这种语言文字很容易诱导西方人 “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 第二,英语句法中主谓结构必不可少,这正是主客二元对立结构的反映,因为“主语就是主语,谓语就是谓语。就像在哲学上,实体就是实体,属性就是属性,不可颠倒。第三,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西人认为 “人人平等,彼此独立”。正是由于人与社会和他人具有对立性,因此,西方人认为 “人性恶”,人是带着原罪来到这个世界的。第四,就人与自身关系来看,人与自身也是二元分离的。“我思故我在”本身就是对自我的反思,是二元分离的; 此外,西方人的心理学往往把人格分成自我、本我、超我几个分离的层面。

从小的方面讲,中西幽默文化的差形成的原因又可以分成历史背景、宗教信仰和等级观念的差异。

(一) 历史背景

从中国笑话与西方幽默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异可以看出,中国笑话的表现形式主要是具有强烈隐喻性的文艺形式,这是中国几千年封建帝制的历史背景所决定的。长期的封建帝制统治形式,使中国人民在语言表达上表现出自省、自制、谦卑、耐心的倾向。因此,它是相对委婉的幽默表达形式。自古以来,西方国家一直在不断地战斗。在接二连三的冲突与交流中,西方人形成了开朗活泼、热情果断的人格特征。因此,在幽默表达方面,西方以直觉著称。

(二) 宗教信仰

同样,从上面可以看出,中国笑话尽量回避诸如神、佛、道、性、宗教、死亡等话题。这是由儒、道、佛三教作為中国三大思想信条的宗教形态所决定的。儒家强调的“三纲五常”和伦理观念要求人们无条件地服从神、佛、王、长老;道教的禁欲主义和佛教追求的无色禁欲,使人们在笑话中谈论性,压抑欲望。

在西方,基督教是人们精神信仰的最高代表。《圣经》不同于道教和佛教的思想体系。它主张夫妻之间的性行为是上帝设定的,是上帝保佑的。夫妻之间不能互相亏欠,应该承担各自的责任和义务。此外,在西方社会流行的古希腊神话中也大量存在宙斯与其他神仙之间的浪漫故事。这些都决定了性可以被视为西方幽默中的一个共同话题。

(三) 等级观念

中国笑话的内容几乎不涉及君王和长辈。这除了受到儒家伦理道德的制约外,还源于中国几千年来的社会等级观念。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人长期受封建思想的影响,等级观念十分严重。因此,他们在语言上也表现出对皇帝、主人和祖先的尊重态度。在西方,情况并非如此。西方启蒙运动提出“人人平等”的思想后,上帝、总统、祖先、长辈、家庭成员都是平等的,因此可以成为幽默的内容中西幽默文化的具体差异,主要体现在表达内容和表达目的上。

中西幽默文化的差异具体体现在表达内容和表达目的的差异。

首先从表达内容来看。拥有数千年封建历史的中国人在幽默表达内容上避免涉及到神灵、佛道、君王、长辈等, 而是更多地以笑话的语言委婉影射出小人物的生活状态和思想, 因此, 中国笑话以家长里短的生活题材居多, 耐人寻味又引人深思, 比如拔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郑人买履等广为流传的笑话。此外, 性、宗教、死亡也是中国笑话中着力避免的内容和话题。

相反, 在西方幽默中, 中国笑话中所讳莫如深的话题却比比皆是。美国人常以政界人物的性丑闻作为幽默的谈资即是典型的表现, 而对“性”避而远之的中国笑话则很难找到这样的例子。

因此, 我们不得不说, 中西方幽默在内容上的不同侧重是其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产物, 也与中西方截然相反的思维方式密不可分。

在表达目的上, 中国笑话最初以“俳优”之口博取皇族一笑, 也就是具有“逗乐”的娱乐目的。随着幽默范围的扩大, 人们也常常通过幽默的语言文字讽刺社会、发泄不满。如上文所述, 活跃气氛、增进感情、避免或缓解尴尬、表达不满、作出回应、促进交流是幽默最终的表达目的。

西方幽默源于古希腊的插科打诨。在宴席中, 打诨者以唱歌、跳舞、模仿等滑稽的表现方式来活跃气氛。中世纪后, 英国各阶级开始广泛征集并公开讲述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笑话, 虽然这一风气在传播西方幽默上大有裨益, 但在16世纪后期, 贵族阶层们却逐渐摒弃了这一风气, 不再在公众场合参与幽默活动。不过, 西方式幽默还是最终流传了下来, 成为一种制造娱乐, 即表述纯娱乐性功能为主的语言交际方式。

在中西方经济、文化、政治、科技、军事等各个领域不断发展和相互交流的国际化背景下, 中西方的幽默载体、内容和目的也在不断地变更。明确中西方宗教信仰和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合力下所造成的中西方幽默差异后, 我们应当接受这种差异, 并且在跨文化语言交际中最大程度地理解和包容中西方幽默表达的不同。因此, 只有从文化角度出发, 在民族文化差异的巨大鸿沟下更加深刻地认知和理解各自的幽默表达, 才能缩小差异, 并且实现高效的交流。

参考文献:

[1]丛修凡.中式幽默文化与英式幽默文化比较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5(05):104-106.

[2]董彦宇,顾妍.中西幽默的跨文化对比[J].青年文学家,2017(35):158-159.

猜你喜欢
主客中西句法
柬语母语者汉语书面语句法复杂度研究
从《寡妇春怨》与《孤雁儿》对比中看中西爱情观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经验与存在
艺术家笔下的中西差别
《空间句法在中国》段进、比尔?希列尔等(著)
器乐考级的历史演进及主客认同
中西结合
中西药物
用人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