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

2020-09-14 22:42江苏省启东中学
数学大世界 2020年24期
关键词:弹性思维能力创设

江苏省启东中学 李 俊

对于高中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来说,数学这门学科具有一定的难度和复杂度,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往往会使学生对数学产生厌恶、排斥的心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构建高中数学的生成性课堂,能够有效地将教学方式变得灵活生动,使学生的兴趣爱好得到尊重。通过构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师的课堂效率和质量。

一、给予学生权利,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权,教师们的思维方式引导着学生的思维方式,这使得学生在课堂上变得越发沉默、自卑,导致整个数学课堂氛围十分枯燥、乏味。教师在构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时,必须要充分地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给予学生一定的主动权,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样才能够帮助教师及时有效地了解到学生的具体学习情况,并根据这个情况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教师需要给予学生权利,要让学生有敢于发表意见的信心以及提出建议的机会,学生有权利对教师提出的错误的、片面的观点进行质疑,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更加认真地对待数学学习、对待错误,从而构建高中数学的生成性课堂。

例如,在学习到关于几何证明这一类题目的时候,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布置一道可以用多种方法解答的几何证明题,让学生通过以往所学的知识先对这一题目进行解答,当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答出来之后,教师再引导学生用另外一种方式进行证明,这样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够锻炼解题的能力,又能够轻松地掌握多种解题方案。教师也可以选择一些较为简单的题目让学生进行解答,如“在等差数列{an}中,已知a1=2,a2+a3=13,求a4+a5+a6。”教师让学生对这个题目进行抢答,并说出解答的过程,等学生抢答结束后,教师再为学生进行问题的解答,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帮助学生有效地解决了数学难题。

二、加强弹性教学,推动教师教学的有效生成

教师在构建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过程中,还应该注意以弹性教学为途径,通过加强对高中生的弹性教学,有效地推动教师教学的有效生成,从而达到教学目标。教师在加强弹性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进行培养,不仅要加强对学生的辅助教学,还需要给予学生自我发挥的空间,让学生有自我思考和探究的机会。这样的弹性教学能够在保证学生学好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对一些难题、偏题进行思考和解答,从而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需要及时有效地对学生提出的问题、困惑进行解决,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这样才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提出问题,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在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地发散思维,不断地进行思考。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也可以结合书本上的公式或定理。教师通过创设情境能够推动学生自主思考并对问题进行解决,同时,学生还能够掌握归纳总结知识点的方法。

综上所述,高中数学生成性课堂的构建策略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加强弹性教学,推动教师教学的有效生成;给予学生权利,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数学思维。通过生成性课堂的构建,不仅能够有效地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还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和思维能力。

猜你喜欢
弹性思维能力创设
例谈“动碰动”一维对心弹性碰撞模型的处理方法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为什么橡胶有弹性?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注重低频的细节与弹性 KEF KF92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