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4 11:58古国飞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全面发展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古国飞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需要的是知识广博、善于思考的人才。而数学本身的特点就是高度的抽象性和逻辑的严谨性,人们获取或发现数学知识都是思维的结果。思维需要数学,数学离不开思维,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不只是传授一些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具有思维的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伴随着相关知识的教学而产生相关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这必将为社会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我结合自己粗浅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关键词:思维品质;全面发展;思维能力

一、明确各年级段的培养目标

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我们首先要了解培养目标的体系,如果只顾形象,抽象不够就让学生的思维停滞不前定格在一个框框里,直观操作太少抽象太早学生就理解不了,教学效果都不好。所以我们必须把握好培养的度,有的放矢进行训练。

二、培养思维品质,发展思维能力

我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并注意训练学生的思维语言,帮助学生理清思维过程。如:在教数学广角合理安排时间中的烙饼问题时,我让学生以四个人为一小组用学具操作尝试烙饼,并给学生提出要求:小组里的四个人轮流说自己的方法,小组长记录。小组合作动脑筋设计出各种方案及所需时间,比比哪个小组的方案多。最后,由各小组派出代表汇报。再让学生谈谈对各种方法的看法。从而比较出最佳方案。这样学生就各抒己见想出了所有方法。在总结例题中的烙饼规律时,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先小组交流你发现了什么。再向老师汇报。当发现学生有困难时,我在旁提示引导并鼓励学生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学生顿时有了较好的反应。这样,思维得到了发展,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训练。

三、因人而异,灵活使用教学方法

学生由于家庭、学校影响以及自身心理成熟的早晚、经验积累的多少,思维特征呈现出差异性。在教学中要注意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从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施以正确而良好的教育,使每一个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都得到最好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现代学校教学的一项基本任务。小学数学教学从一年级起就要有意识地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任务。

现代教学论认为,教学过程不是单纯的传授和学习知识的过程,而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包括思维能力的发展)的过程。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来说,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与思维能力的发展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着各种思维方法和形式,如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判断、推理;另一方面,在学习数学知识时,为运用思维方法和形式提供了具体的内容和材料。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教学只是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供有利的条件,还需要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充分利用这些条件,并且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有计划地加以培养,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如果不注意这一点,教材没有有意识地加以编排,教法违背激发学生思考的原则,不仅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相反地还有可能逐步使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不良习惯。

四、从新旧知识联系入手,积极发展学生思维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系统,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要贯穿在小学阶段各个年级的数学教学中。要明确各年级都担负着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意有意识地加以培养。例如,开始认识大小、长短、多少,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比较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10以内的数和加、减计算,就有初步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的问题。开始教学数的组成就有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观察,逐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形成10以内数的概念,理解加、减法的含义,学会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如果不注意引导学生去思考,从一开始就有可能不自觉地把学生引向死记数的组成,机械地背诵加、减法得数的道路上去。

不论是开始的复习,教学新知识,组织学生练习,都要注意结合具体的内容有意识地进行培养。在教学新知识时,不是简单地告知结论或计算法则,而是引导学生去分析、推理,最后归纳出正确的结论或计算法则。例如,教学两位数乘法,关键是通过直观引导学生把它分解为用一位数乘和用整十数乘,重点要引导学生弄清整十数乘所得的部分积写在什么位置,最后概括出用两位数乘的步骤。学生懂得了算理,自己从直观的例子中抽象、概括出计算方法,不仅印象深刻,同时发展了思维能力。

五、精心设计,引导学生思维

学生的独立性比较差,需要通过教师的示范引导,因此培养思維能力要贯穿在各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在教学数学概念、计算法则、解答应用题或操作技能(如测量、画图等)时,都要注意培养思维能力。任何一个数学概念,都是对客观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进行抽象、概括的结果。例如,教学长方形概念时,不宜直接画一个长方形,告诉学生这就叫作长方形。而应先让学生观察具有长方形的各种实物,引导学生找出它们的边和角各有什么共同特点,然后抽象出图形,并对长方形的特征作出概括。教学计算法则和规律性知识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判断、推理能力。例如,教学加法结合律,不宜简单地举一个例子,就作出结论。最好举两三个例子,每举一个例子,引导学生作出个别判断〔如(3+4)+5=3+(4+5),先把3和4加在一起再同5相加,与先把4和5加在一起再同3相加,结果相同〕。然后引导学生对几个例子进行分析、比较,找出它们的共同点,即等号左端都是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三个数相加,而等号右端都是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同第一个数相加,结果不变,最后得出一般的结论。这样不仅使学生对加法结合律理解得更清楚,而且学到不完全归纳推理的方法。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在于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理解、掌握数学知识,更要注重教给学生的方法,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良好的思维品质,这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需要。

参考文献:

[1]何佳.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基础教育研究,2013(17):37-38.

[2]梁颖. 善于思考,乐于思考——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探究[J].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v.15(05):161.

猜你喜欢
全面发展思维品质思维能力
媒介运营管理者应具备的一种新的思维品质
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喜爱度
在“教学做合一”中优化思维品质 提升创新能力
如何做好新时期的党政工作
体育教学基本原则是提高教学效果的关键
建筑设计创新与可拓思维模式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