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对诸子百家的评价

2020-09-14 12:11程鹏里
锦绣·中旬刊 2020年7期
关键词:荀子

摘 要:荀子在《非十二子》中对各家学说作出批判。对于“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这种情况,荀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各家都有其“蔽”,即蒙蔽。荀子的蔽思想又与道家对各家学说的评价有异同之处。

关键词:荀子;解蔽;天下篇

春秋之后,礼崩乐坏,诸侯纷争,百家争鸣。这个时代,从政治上来说,各国诸侯都希望强盛自己的国家,扩大自己的力量,甚至统一天下,他们都需求某种思想作为其治国的指导;从思想上来说,各家思想应运而生,各家各派也都希望自己的思想能够在诸侯那里得到推行,以自家的思想实现治国平天下。百家争鸣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百家各不相同,相互之间差别甚大,各家各有所宗,倘若百家相同那么就没有什么争鸣可言。因为这种政治需求和争鸣的事态,诸子百家的思想中常常包含有两个特点:一是推崇自家学说,二是打击别家学说。在对别家作出评价时,则多是以贬为主。例如其中较为著名的道家《庄子·天下》篇,荀子作《非十二子》等。这固然有他们推崇自家打压别家的原因,但他们在身处当时历史背景下,对各家的评价往往显得更具备历史性的眼光。

一、荀子对儒墨的评价

批判性最為明显的是荀子,他对各家各派多以批评为主,其用词颇为激烈,各家各派学说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荀子·非十二子》)这是说各家各派都是以看似有理有据的言辞来欺惑愚众,“欺惑”一词从根本动机上就给予了怀疑。他对十二子的核心思想分别进行了一个批判性的总结,虽然用笔不多,但对每家思想的局限性掌握得十分准确,但他不承认各家之所长,不承认他们的正面价值,只着重批判其局限性,并把他们的正面价值笼统地概括为持之有故,言之成理。以他对墨家的批判为例来看:

不知壹天下、建国家之权称,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曾不足以容辨异、县君臣;然而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足以欺惑愚众,是墨翟、宋钘也。(《荀子·非十二子》)

可以看出,荀子把墨家思想概括为“上功用、大俭约而僈差等”,是说墨家崇尚功用和节俭,主张兼爱,他没有对墨家的功利主义和崇尚节俭进行具体的评价,而是抓住墨家兼爱的主张,将它说成是“僈差等”,并从礼义的角度进行批评,认为墨家思想不符合统一天下建立国家的“权称”,即权衡,不能荣辨异县君臣,实际上就是说墨家的兼爱无差等,那么就没有礼义法度,没有上下贵贱之分别,国家制度就缺乏基石。墨家否定了这种差等,天下就会大乱。荀子的这种批判是有道理的,并且切实击中了墨家思想的局限性,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唯有维护上下尊卑贵贱的等级差别才能形成一个国家的制度,而反对这一点的墨家思想则不可能成为国家的主流思想。

我们不能简单认为他是站在儒家立场去评价各家各派,显然他对作为儒家代表人物的子思、孟轲也进行了批判:

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案往旧造说,谓之五行,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案饰其辞而祗敬之曰:此真先君子之言也。子思唱之,孟轲和之,世俗之沟犹瞀儒,嚾嚾然不知其所非也,遂受而传之,以为仲尼、子游为兹厚于后世,是则子思、孟轲之罪也。(《荀子·非十二子》)

他认为子思孟轲不属于真正的儒家,不知先王之统,他们的学说是“甚僻违而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而无解”的,同时他们具备相当的迷惑性,让后世以为他们得传于仲尼、子游,以为他们的学说是真君子之言。荀子意在说明他们并非得古圣人之真传。他批判完各家以及“伪儒家”之后,才提出了一个他所赞同的:

若夫总方略,齐言行,壹统类,而群天下之英杰而告之以大古,教之以至顺,奥窔之间,簟席之上,敛然圣王之文章具焉,佛然平世之俗起焉,六说者不能入也,十二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之争名,在一大夫之位则一君不能独畜,一国不能独容,成名况乎诸侯,莫不愿以为臣,是圣人之不得势者也,仲尼、子弓是也。《荀子·非十二子》)

他将孔子作为圣人的代表,是圣人中不得势的,以此作为圣人的标准,将其他诸子百家都斥为邪说奸言,但这并不表示荀子的思想和孔子是完全一致的。荀子对其他各家言辞激烈的批判,必定需要一个类似于“后台”的东西,才能显得有底气,有根据。而荀子自身的名望影响力都不如孔子,因此在否定十二子的时候,拿出一个古之圣人的代表——孔子才是古之圣人,十二子谁也不敢自称圣人,以圣人为标准来批判十二子,自然更具说服力。

二、荀子的“蔽”

对于“诸侯异政,百家异说”这种情况,荀子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他认为各家都有其“蔽”,即蒙蔽。正因为各家都笃信自己的学说从而受到蒙蔽,看不到其他的道:

私其所积,唯恐闻其恶也。倚其所私以观异术,唯恐闻其美也。是以与治虽走而是己不辍也。岂不蔽于一曲而失正求也哉!(《荀子·解蔽》)

不单单是十二子,他认为“凡万物异则莫不相为蔽,此心术之公患也”(《荀子·解蔽》),任何思想之间的差异都来源于这种蔽,在此基础上他又对各家进行了一个基于“蔽”的角度的批判:

墨子蔽于用而不知文,宋子蔽于欲而不知得,慎子蔽于法而不知贤,申子蔽于势而不知知,惠子蔽于辞而不知实,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故由用谓之道,尽利矣;由俗谓之道,尽嗛矣;由法谓之道,尽数矣;由势谓之道,尽便矣;由辞谓之道,尽论矣;由天谓之道,尽因矣。此数具者,皆道之一隅也。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曲知之人,观于道之一隅而未之能识也,故以为足而饰之,内以自乱,外以惑人,上以蔽下,下以蔽上,此蔽塞之祸也。(《荀子·解蔽》)

因为各有所蔽,各家学说都只是道的一隅,而不是全部的道,他们都以一隅之道为最高的道,自然是错误的。荀子认为唯有孔子是“仁知且不蔽”的圣人。

荀子的评价有三个特点:一是荀子从自身所推崇的儒家的核心思想“礼”的角度或者儒家治国的王道思想去批判,对墨家如此,对其他家也基本如此,例如他说陈仲史鳅“不足以合大众,明大分”,说慎到田骈“不可以经国定分”,说惠施邓析“不法先王,不是礼义……不可以为治纲纪”等。二是荀子着重于批判,把各家思想中便于批判的部分拿出来批判,对他们具备正面价值的思想则多避而不谈,例如他主要批判墨家的兼爱无差等,而实际上作为显学之一的墨家思想有诸多内涵,包括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乐、非命、节用、节葬等,其中不乏具备正面价值的思想,而这些都被荀子避而不谈,只抓住从儒家自身角度适合去批判的对象作为目标。三是荀子提出了“蔽”以解释各家异说的原因,也正是各家学说为什么不是正道的原因。

三、与道家的异同

“蔽”的内涵同样也被道家用来评价各家,在《天下》篇中,便明确提出了具有和“蔽”相同意义的论述:

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犹百家众技也,皆有所长,时有所用。虽然,不该不遍,一曲之士也。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察古人之全。寡能备于天地之美,称神明之容。是故内圣外王之道,暗而不明,郁而不发,天下之人各为其所欲焉以自为方。悲夫!百家往而不反,必不合矣!后世之学者,不幸不见天地之纯,古人之大体。道术将为天下裂。(《庄子·天下》)

这段论述明确表达了,道术分裂,各家各执一隅,各有所长,各自以“一察焉以自好”,“为其所欲以自为方”,但都不是完整的道术。其含义与荀子所提之“蔽”是相同的。二者都设立了一个完整的至高的道,掌握这种道的人都在古时,而后世之人都各自掌握一部分的道并自以为得了全道,因此各家学说都值得批判,并不是道的全貌。二者所倡导的最高的道是不相同的,荀子认为是孔子的儒道,而《天下》篇则推崇老庄之道,但二者在评论各家时却不约而同用了这种相同的论述方式,以自身推崇的道为最高的道,将别家批评为只掌握了部分的道。

有别于荀子对各家言辞激烈的猛烈批判,《天下》篇在评论各家时则柔和得多,有褒有贬,主要褒扬以关尹、老聃、庄周为代表的道家思想,而对其他各家思想则是有褒有贬,以墨家为例,其兼愛、节葬、非乐等思想都受到了批评,但也以“墨子真天下之好也,将求之不得也,虽枯槁不舍也,才士也夫”对墨子进行了肯定,可以说是褒贬都有。值得注意的是,其评论的角度是以“人”的角度出发的,或者说是以“道”的角度出发的。他认为墨家节葬非乐并非爱人爱己,墨家自苦的方式难以使天下人接受,违反了天下人之心。同样在批判宋钘尹文时也认为他们“为人太多”而“自为太少”,自己清心寡欲,和弟子一起挨饿却还要心怀天下,这也违背了道家之道。

可以看出,不论《荀子》还是《天下》,在评论诸子百家时,都使用了类似的方法,即把自身推崇的道作为最全面最高的道,把其他学派贬低为只掌握道的一部分,并把最高的道赋予古之圣人以加强其权威性。同时,在评论时则以各自所推崇的道的核心思想为出发点去评判各家思想,其意是指出其他学派之短,以突显自家之长。

参考文献

[1]张觉.荀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2]杨柳桥.庄子译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程鹏里(1985—),男,汉族,重庆人,教师,学历:研究生,单位:中共忠县县委党校,研究方向:政治理论及党史党建。

猜你喜欢
荀子
Spiritual Humanism: Its Meaning and Expansion
机场与修理匠(微篇小说)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
荀子思想之“隆礼重法”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荀子:周游列国,不如虚拟双簧
言无常信,行无常贞,惟利所在,无所不倾,若是则可谓小人矣
浅析荀子“礼”论思想
《荀子》:先秦思想集大成之作
知识小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