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中英文构词学的凝练紧缩度差异性

2020-09-14 11:58高焱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英文单词汉字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重要载体和呈现,语言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任何一种语言背后都是思维逻辑的构想,当思维发展到一定的程度,语言形式不能满足其需要或阻碍其发展时,人们又会自觉不自觉地改造思维工具。本文通过对比以英语为代表的印欧语系和以汉语为代表的汉藏语系的构词凝练紧缩度,从中窥探英文构词角度语言艺术的显著差异性以及语言逻辑思维的统一性,有助于人们对这两种体系完全不同的语言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今后语言学习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关键词:语言逻辑;构词学;紧缩度;汉字;英文单词

早在本世纪2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在《语言》一书中就指出: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由于地理环境、气候风貌、水土概况、社会文化、历史民俗、经济政治等等众多因素的显著差异,不同语言的文字架构和顶层设计也充斥着理据性与非理据性、空间性、拓展性。非理据性指的是语言符号与符号所表达的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例如英语中的“people”、汉语中的“人”,也称作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当约定俗成的语言符号成为了通用的文字字符时,文字的规约性和确定性也就变得不再随意了。空间性是指表义和表音的语言文字系统在字形的空间组合结构上呈现的特点,表音文字体系往往是在一维线性空间内单向展开。例如英语中的单词都是从左到右、一维空间内单向完成书写的,而汉字则是在平面空间内整体上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从小到大、先横后竖、先撇后捺、先进后关、先中間后两边的规则进行一定序列的二维空间书写。拓展性是指由于表音文字和表义文字体系在构词思维上的不同,所呈现的构词发展方向的差异性。例如:英文中的单词拓展延伸是向借音的角度发展,通过在词根前后增加前后缀来完成新的词义构建,而汉字的拓展延伸则是向借义借音的角度发展,在基本字形的基础上通过形符和义符的重新排列组合构成新的字形。

在语言文字发展的后期,文字字形其背后的理据性、空间性、拓展性尤为突出,这一点从语言文字的表层的直观性和图像性便可知悉。本文将从中英两种典型语言文字在构词方面表现出的差异进行对比和分析,以期人们对两种语言有更深入的了解,为人们学习这两种语言文字提供借鉴和启发。

一、源渊上:汉字由字型笔画紧缩而来,英语单词由字母字音紧缩而来

中方人利用字形笔画构建形象与抽象意义,而西方人利用字母整齐有序的字音编排顺序来构筑词缀和词根为26个字母赋予意义。

汉字源远流长,经历了甲金篆隶楷草行的字体演变。但文字是二维空间内图形的舒展,图形本身描摹刻画的痕迹十分明显,只是演变过程中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偏旁部首。在语言文字体系的初创期,其中大量的汉字造字原理采用描摹痕迹最明显的是象形,其次是采用意义叠加的造字方法即会意、指事。汉字发展的中后期,由于大量新的字义产生和社会文化的需求,形声字才应运而生。大部分汉字的字形笔画都具有表义的功能和作用,例如提手旁表示用手有关的动作行为;心字底表示心理活动或与内心相关的动作行为;口字旁表示与嘴或口相关的动作行为;三点水表示与水相关的动作行为;两点水表示与寒冷、凉相关的动作行为;草字头表示与植物相关的事物行为;宝盖头和穴宝盖都表示与房屋有关;言字旁表示与言语相关的动作行为;贝字旁表示与钱货有关;示字旁与神祗祭祀有关等。

而英文单词则是由字母字音紧缩而来,文字本身与字义没有直接联系,而是间接地通过字母的排列组合建构出一套表义文字体系。例如,“duce=lead/bring(引导)”“port=carry(搬运)”在词根的基础上,通过增加前后缀来表达更多的词义,但是其特点是围绕核心词义进行,所以它可以单独构成词,还可以和其他词构成一个新词。gymn(o)-[-ast表人名词后缀,-ic形容词后缀,-s复数后缀]=gymnastics体操、体育。Nect(nex)-[con-表强调,-ed形容词后缀,well-形容词前缀]=well-conneted有好亲戚的,出身名门的。Vinc(vict-)[pro-名词前缀,-cial形容词后缀]=provincial省的,地方性的,乡下人,外地人。以此类推,就不一一列举了。

二、空间上:汉字是二维空间紧缩,英文单词是一维空间紧缩

由于汉字排列方式采用上下左右里外的平面结构,所以形成了我们今天所见的二维平面空间内的方块字。英文的字母其实只是一维线性的拓展和意义叠加,由于英文书写方式的限制导致其字母的排列组合只能限于一维平面空间。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同样的陈述内容如果采用中英两种不同的文字进行书写,那么书写的篇幅长短也不尽相同。实践结果表明,相同的表达内容汉字书写的篇幅内容往往少于英文的,或许和这两种文字的空间书写维度有很大的关系。

汉字的二维空间紧缩度与英文单词的一维空间紧缩度也导致两种语言文字线性审美的差异。在中文汉字的审美体系中,字正腔圆、横平竖直才是美,尽管有不同的字体和书写方式,总体而言“立起来的汉字”更美;而英文的单词在一维空间里只能追求单字母的复古繁杂的书写风格和斜体美观的感官效应。

三、演变上:汉字是由形向音拓展,英文单词是由音向音拓展

汉字初创期的文字多是由象形、指事、会意而来,但是后期由于社会的极大需求和强烈迫切的文字使用性,产生了大量的形声字。组成形声字的两个部分分别是表示字的意义,叫形符也叫义符;另一部分是表示字的读音,叫声旁也叫音符。同一个形旁可以和不同的声旁组合构成许多意义相关的新字,不同的形旁和同一声旁也可以组合构成许多意义不同却读音相关或相近的新字。与此同时形旁和声旁的组合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按照左右上下内外的不同排列可以组合成六种不同的结构。尽管形声字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形旁表意不具体、声旁表音不准确、声旁不能区别声调的差异,难以解决汉字一字多读的重音现象,但总体而言汉字在演变过程中呈现出了由表义向表音方向的延伸拓展。而英文单词则呈现出了与之不同的方向路径,径直朝着表音的路径方向向纵深方向发展。例如由同一词源构成的英文词汇在语义方面存在着同样的思维逻辑,语义范围的引申、词性的借用,甚至是与之相关的事物的比喻义都是围绕词根展开的。如词根bar-,-bal,-ban,借用古拉丁语barra,是横木栏杆的意思。而在此基础上想要有字义的引申发展,又借助了相关表音的前后缀来实现。通过动词后缀进一步引申为动词阻拦阻挠的意思,通过名词后缀引申为名词酒吧、律师等。在古代酒吧是横木桌做的吧台,律师是在律所工作的,而律所是用横木作为原告被告的围栏,也用在拦截在律师面前的工作台,这在词源上又是相同或相近的。

从源渊上、空间上、演变上,我们都可以发现英文通过核心词根加减前后缀来达到词语的创造和演变历程,从而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见的英文词汇。由于英文字母无法像汉字一样上下叠放,只能通过前后增减的方式构建词汇,所以英文词汇义项之间的关系多依靠语言表音逻辑和情景演绎等直接现实性进行联想,而汉字则主要依靠字形的相关引申和推演产生意义的关联。由此可见,语言思维实际是一种文化逻辑,人们凭借自然地理条件而自然产生的价值逻辑和思维观念。我们从语言记录符号的表象差异中窥见语言思维意义与自然地理民俗文化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我们思考两种不同语系语言的架构方式和文化内涵,为今后的语言学习和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和启发。

参考文献:

[1]卢卫中.英汉语构词理据:基于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的对比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18,50(03).

[2]赵宏宇.汉英文字理据性对比[J].求索,2005(04).

作者简介:高焱,性别:女,出生年月:1995.05.04,民族:汉,籍贯:山西太原,学位:硕士,主要研究方向: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

猜你喜欢
英文单词汉字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外出玩
英文
海滩边度假
All about clothes!
猪肉为啥不是Pig Me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