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数学教育教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

2020-09-14 11:58王春林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教学思维能力意义

王春林

摘  要:小学是基础知识学习和思维能力建立的时期,这个时期的学生可塑性强,并且由于基础知识的原因,在思维能力培养的作用上也更有效果,可以使思维能力随着知识学习得到不断的完善和提升。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重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解决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的数学思维得以形成和发展,保证学习过程中的思维探究和总结,从而在保证知识教学的基础上实现有效的数学能力培养,保障自主学习的效果。

关键词:小学数学;思维能力;培养教学;意义;问题;策略

引言:

小学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主要以基础知识为载体,所以在培养的思维能力也以抽象数学认识、逻辑推理和创新应用为核心。但是在传统教育下的学习都是以被动为主,思维没有实践的机会,能力也无法得以完成。这就需要改变教学思想,注重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思维的激发和引导,让认知思维转为应用思维,从应用思维转为思维能力,在知识的自主学习背景下完成能力的有效培养,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

一、小学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基础学科,而小学知识内容更是基础中的基础,但是数学学科的本质没有改变,需要学生的思考和探索,而思维能力的培养改变了学生进行学习的状态,为学习成为指明了方向,所以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带动智力的成长、保证探究教学的有效落实,也让学生的数学素养能够养成。这是知识获取过程和积累所带来的改变,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自主发展和个性发挥[1]。

二、小学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的问题

虽然思维能力培养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教育都较为重要,但是在实际的教学中依旧存在较大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思维能力培养的有效性。首先,教学内容的设计缺乏引导,过于依赖自主学习的形式,造成小学生根本无法完成知识的理解认识,在过程中以缺乏做正确的思维理解,这就造成数学思维根本没有形成,也就不能有能力的养成。其次,教学过程对于学生的限制过多,依旧存在灌输教学的情况,对于学生的理解不重视,以习题练习为方式指导知识的理解,这样的方式下学生思维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即使有正确的思维理解也无法形成个人能力,都是按照教师的安排在进行学习。最后,教学中的思维能力培养缺乏数学本质的考虑,以解题利用为主,学生的知识学习结构单一,数学逻辑思维、抽象认识等都没有得到认知上的建立。

三、小学数学培养思维能力的策略

(一)合理设计教学过程,促使学生数学思维的建立

数学思维的建立是能力培养的前提,只有学生在知识学习中有思维认识的形成,才能保证自主学习的教学效果,也能让数学思维得到发展和提升。因此,教师要合理设计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做激发,并且关注自主学习的需要,让教学的过程与学生的认知有所统一。例如,在《面积》的教学中,可以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呈现出抽象的概念,保证学习兴趣,以兴趣推动思维探究;然后设计递进式的引导,让学生的思维理解可以有效进行,即保证面积概念和公式的理解,也让数学抽象认识能够变成自身的知识理解,有助于逻辑推理思维能力的养成。

(二)建立开放课堂环境,指导数学思维的应用思考

思维能力的养成是一个自主认知结构的建立,这需要学生的思维有所发展和提升,而不是固定地去做理解和认识[2]。在此基础上的小学数学教学需要建立开放课堂环境,让学生在知识学习中的思维有表达的空间,也让思维认知有所交互,从而使数学思维的应用思考得以持续,有内化建立的过程。例如,在《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学中,就要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对于学生的个人理解不做限制,并且组织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分数认识的思维理解能够做出交互,在讨论中完成对分数概念的理解,并在过程中验证自身的额理解认识。在此过程中的数学思维呈现出多元化的情况,并且相互的影响让认知思维向应用思维有了具体的转变,能够提升分数知识理解的质量,让综合思维能力在实践中得到建立。

(三)加强理论生活联系,带动思维认识的发展提升

理论生活联系可以让数学思维理解有能力上的转化,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数学知识教学中的生活联系主要是提出生活问题,让学生认知数学概念,拉近数学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的距离,让思维认识得到应用性的思考,这样应用思维能力也就会有具体的提高。例如,在植树应用题的教学中,教师就要让学生通过作图来分析其中的数学关系,感受数学计算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从而培养其正确的解题思路,也让数学应用思维得到锻炼。

(四)抓住小学数学特点,促进思维能力的内化吸收

小学数学知识基础,概念和公式较多,所以在思维能力的培养上就要应用其特点,做出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设计,以图形结合、类比分析、方程计算等高阶思维渗透到具体的教学内容中,以此帮助学生理解知识内容,也在实际的学习中有思维能力的内化吸收。比如,在统计中开展类比分析思维教学,在方程中做详细的方程解题思维训练。这些以具体内容为核心的思维能力培养设计,能够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效率和效果的提升,也让数学思维能力有真实性的成长[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学数学中思维能力的培养带动的是教育思想的转变,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灵活思考,能够提高数学教学的全面性,引发教育教学综合性提升。而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维的参与,把握引导教学的有效设计,让数学知识学习变成学生思维探究和应用的过程,从而促进其全面发展。

參考文献:

[1]王兆喜.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分析[J].学周刊,2020(21):21-22.

[2]刘金萍.谈如何培养数学创新思维能力、加强小学数学基础教育[J].才智,2020(18):99.

[3]杨正祥.小学数学中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江西教育,2020(18):54.

猜你喜欢
培养教学思维能力意义
有意义的一天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关于中职地理教学中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探讨
如何通过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数学能力
留学的意义
探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初中数学自我学习意识的培养和教学引导
诗里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