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

2020-09-14 11:58金锾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园

金锾

摘  要:家园合作是幼儿园教育体系的主要构架,其涉及幼儿教育过程和成长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幼儿园教育效能的彰显、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和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为家园多元合作创设必要条件,提供诸多便利,让幼儿在家庭、家长与幼儿园、教师相互之间的有机协作、多元互动中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而给予保证。因此,教师在实现家园合作的过程中,应该以幼儿教育现状与发展需要为导向,积极创设环境和条件,为家长适时参与幼儿园活动,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献计献策,提供指导,在家园合作合力的作用下,为促进幼儿健康成长和更好发展撑起一片明朗晴空。

关键词: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园;良好生活习惯

作为幼儿共同生活、成长,彼此影响、协作的集体环境,幼儿园在幼儿成长中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然而,家长如果将幼儿教育的全部责任都推卸至幼儿园,势必不利于幼儿的健康成长和良好发展。可以说,幼儿教育过程中离开了家园协作,幼儿教育的效率和质量自会大打折扣。因此,促进家园有效合作,提升家园合作的有效性、针对性、联动性,是确保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的关键与核心。教师在家园合作推进与实践中,应该切实创设条件,积极开展探索,在家园合作的途径、方式、手段上寻求突破与发展,多为家长提供机会、创造条件、搭建平台,让家长多进入幼儿园,了解孩子生活习惯培养方面的现状与问题,并在积极配合幼儿园共同做好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工作上给予指导与协作,让幼儿在家园通力协作、无缝对接、彼此关联、密切互动中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实现健康成长与更好发展。

一、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意义和作用

家庭是幼儿生活习惯培养的第一所学校,幼儿园对于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起着巩固与拓展作用。通过家园合作作用的发挥,既可以促进家庭和幼儿园在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工作中的衔接与过渡,又可以为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给予更多保证与帮助,进而让幼儿在不同的成长、教育环境内,逐步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塑造、内化自己的性格。同时,在家园合作作用的发挥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措施的落实将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灵活性。使得幼儿园在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方面的诸多要求和规范在家庭中更好地践行、巩固,无限拓宽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教育的路径和范围,幼儿园教育的诸多不足与缺憾也会得到充分补充与弥补。

二、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众所周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并非一朝一夕之间就可实现,其需要在家庭和幼儿园的通力协作下才可以发挥最大化作用和效能。然而,在目前很多幼儿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中,由于家园合作不够充分、规范、到位,使得诸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措施并未切实发挥其作用和价值,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也流于形式,效果欠佳。

(一)家园主体责任落实不够充分

在幼儿园教育中,教师是幼儿教育的主导。在一定程度上,教师对于自身作用的发挥程度,直接影响着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质量。然而,受到诸多不良思想观念的影响,以致教师和家长之间对于各自责任的认识依然存在诸多差距。一方面,一些教师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重点置于幼儿园教育之中,对于家庭、家长作用的发挥不够重视,导致家园合作处于割裂状态;另一方面,很多家长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责任归咎于幼儿园,在家庭中并不重视对孩子的言传和身教、教育和指导,导致幼儿园教育的效果难以切实巩固。这种缺乏互动、交流、沟通的教育现状,势必严重影响了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与塑造。

(二)家园合作机制作用难以凸显

目前,很多幼儿园在家园合作机制构建上依然不够健全、完善,有些幼儿园虽然也开展了一些家园合作活动,但是,由于规划安排不到位,作用发挥不充分,导致家园合作流于形式、趋于表面,诸多必要性、有效性目标的实现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要求存在很大差距。这一问题的凸显,也严重制约了家园合作目标的达成、作用的发挥、效果的实现。

三、家园合作培养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具体措施

借助家园合作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过程中,教师必须发挥好自己的协调作用与工作智慧,将幼儿园、幼儿和家长、家庭有机串联在一起,通过三者之间的紧密衔接与有机互动,使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养成的作用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

(一)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为定位,构建家园合作框架

在家园合作框架构建上,教师应该精准定位幼儿园和家庭在幼儿不同教育领域的作用,科学构建协作框架,通过对幼儿作息、饮食、睡眠等方面现状的关注,制定明晰且科学的时间安排表,并将其分享至家长,动员家长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督促与引导。并在幼儿日常生活的其他方面,多征求家长意见、多关注幼儿实际,充分融合、调动各方面可供借助的条件,确立最基本的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框架,同时结合需要适时补充、完善,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给予保证。

(二)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为辅助,搭建家园合作平台

很多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都存在由于自控力不足、自制力不强而影响良好生活习惯养成教育的成效。对此,教师应该充分搭建家园合作平台,为实现家园合作提供便利、提供机遇。一方面,多组织家园合作活动,让家长进入幼儿园,了解孩子的生活习惯养成情况,并在家庭教育中进行重点培養;另一方面,多创设家园合作条件,借助微信群、QQ群、微博动态等,即时分享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的进步,并在保护幼儿隐私的前提下反馈存在不足,在和家长的互动交流、单线联系中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

(三)以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为导向,凸显家园合作价值

由于个性差异的影响,使得很多幼儿在生活习惯方面的差异难以及时调适。对此,在家园合作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倡导家长多关注自己孩子的不足与问题,并明确良好生活习惯的标准,让家长协助幼儿园做好培养工作开展。对于一些吃饭拖沓、睡眠不及时等的幼儿,可以和家长一起开展指导与督促,对于一些表现良好的幼儿,在班级树立标杆,引导其他家长和幼儿在教育中向着这些孩子靠拢。在多样性、生动性、鲜活性引导中,发挥家园合作作用,促进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

四、结束语

总之,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有着显著的效果。教师在家园合作实践中,应该凸显形式的多样性、手段的灵活性,多创设条件、搭建平台,让每一位家长及时关注幼儿园教育动态,充分了解幼儿生活习惯培养方面的问题与不足,并在家庭教育中、参加幼儿园活动中与幼儿园建立良好协作、联动关系,共同为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培养而提供必要支持,给予应有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乔卉.试论家园合作对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的重要性[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5+17.

猜你喜欢
家园合作培养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浅析《指南》背景下幼儿园亲子游戏的开展
论家园合作共同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