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素养教育对培养更高水平人才的作用

2020-09-14 11:58周同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素养信息信息技术

周同

摘  要:新时代下,我国的信息技术也在不断的发展当中,在此基础下,提高信息素养就成了我们必须学习的课程,并且信息素养教育对人才信息技术能力的促进作用也越来越明显,学会正视信息素养并在正常的生活中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成了新时代下每个人需要学会的技能。

关键词:信息素养 人才

一、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教育

(一)信息素养

自20世纪70年代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之后,得到了众多学者的关注。2003年9月20日-23日,在布拉格举办的“面向信息素养社会”的学术会议上,明确将信息素养定义为一种能力,认为它能确定、查找、评估、组织并能有機地结合在一起,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澳大利亚国家级信息素养研讨会上提出了其概念与自主学习者的关系、与终生学习的关系及其发展的困难和问题等。日本学者普遍认为信息素养是全部学生都需要的,并需要根据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其进行修正和改进。我国江西师范大学钟志贤教授认为信息素养包括: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应、信息协作、信息免疫这八个方面。

(二)信息素养教育

相较国外来说,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提出及开展较晚,且多处于理论层面,关于信息技术及信息素养等相关概念的界定还比较模糊,就如何具体实施我国信息素养教育的方法和手段还有待研究。

综上,基于我国新时代的国情及教育现状下,笔者认为,信息技术能力是自身水平高低的考核标准之一,同时也是信息素养的重要组成条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素养也就成为了一个不断更新的概念,总的来说,它是知识、素养、能力等多方面的一个综合体,是解决问题,适应社会的一个载体。信息素养教育是为了在教会学生学习的前提下,使其能够利用信息更高效地学习乃至终身学习,最终达到适应社会生存的目的。

二、信息素养教育的价值取向

新时代下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大量的信息成为了人们认识事物的主要载体,它成了知识的一种新的形式,同时也在助力社会的发展。然而,这种“知识”由内而外地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它不仅仅是人们的一种认知、一种能力、一种资源,更是延伸到了应用的范畴中。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于1996年发表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的报告中明确提出知识的四种类型,即事实知识、原理知识、技能知识和人力知识,前三者为我们常理解的知识,最后一点扩大了知识的概念,使其成为了一个适应社会的综合体。

理解知识更深层的涵义,使我们对教育也产生了更深刻的认识:教育更关心什么?教育的价值是什么?笔者认为人性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才应该是教育最需要关注的问题,因为它的价值在于对知识的创造。因此,在我国新时代下的信息时代中,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显得尤为重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手段和方法,促进学生的主观创造性,为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并创造价值提供有利条件,这才是教育的核心价值体现。

信息素养教育是需要面向全体学生的,它不仅是技术,更注重于素养的提升,甚至这种教育应该面向全体公民,以期提升全国国民的综合素质,为终生学习创造有利条件。因此,信息素养教育应首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

第一,信息素养的受众方是人,核心是人的发展,而不是技术本身,所以我们只是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让人有多元化发展。而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具有其独立的思维方式,这就需要信息素养教育在其学习过程中,注意个性发展的同时,达到个体最近发展区的峰值。

第二,在学生素质教育中,信息素养教育是其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它是科学知识、人文、法律、道德素质等的一个综合教育方式。并表现在信息的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文化;法律的意识和伦理道德的修养。不能单纯地进行信息素养教育,需要和学习、交往、社会生存有机结合在一起。同时,信息素养教育应当从中小学开始开展,直至大学进行强化,乃至社会中进一步发展,在课内外的校园、家庭、社会中多方面、多环节地构建信息素养培养体系。

第三,信息素养教育除了自身的技能传授和运用外,还有着广泛的社会外延。信息素养的培养已从原来的图书、报刊杂志学习发展到了现在的网络、手机乃至社会各方面的学习,而真正地成为了一个广泛而综合的结合体,并将成为人们未来生活的一部分。

三、信息素养教育对培养更高水平人才的作用

第一,新时代的教育要注重人的发展,并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新时代对教育提出了新的改革方针,这个改革更注重人性的发展,并注重社会生存能力。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其中一项重要内容,而提高信息素养教育就成了学生接受教育信息化挑战的最终教育目标。

第二,促进师生信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全面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并不等于平均发展,它更需要个性发展,再通过个性发展成熟之后帮助不熟悉信息化的学生尽快发展。对于我们体育学科来说,信息素养教育的目标包括认知、技能和情感多方面的教育,以期形成一个“完整的人”。同时,学校应创设教育氛围,认真对待每一位学生,努力促进全体师生乃至社会成员的信息素养的发展和提高。

第三,发展主观创造性并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信息素养教育最终体现在主观创造性和社会适应性上。首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而创新的集中表现就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信息素养教育可以为培养创新能力提供另一种思路。其次,笔者认为新时代下各种能力最后会综合体现在社会适应性上,不论是认知、技能还是情感,都无法做到独立存在,而创造价值的前提是生存,生存又需要适应社会发展需求,而这些又是信息素养教育的最终体现。

第四,注重终身信息素养学习能力的培养。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新时代的一种发展趋势,而信息能力又是其中的关键。对于信息素养教育来说,终身信息素养学习能力是最终目标,信息道德规范是灵魂,信息意识的创新开发是核心。良好的信息道德规范能够使学生有一定的自律能力和对不良信息自觉抵制的能力,以此形成正确的信息道德观。对于信息意识的创新和能力的开发,需要具有一定的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够培养和形成自身的求知欲,从而增强学习的主动性。

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我们需要以“学习”为基础,“思考”为方向,“信息素养”为手段,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多方协调配合下,为培养更高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杨林超.浅谈信息素养教育与人才培养的关系[J].神州,2012,000(025):51-51.

[2]秦善华.信息素养教育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实践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08.

[3]何丽.基于新媒体环境下的创新人才信息素养构成与培养[J].交通职业教育,2017,000(002):P.22-25.

猜你喜欢
素养信息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订阅信息
展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