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道湿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的影响研究

2020-09-14 12:08程湾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8期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应用效果

程湾

【摘 要】目的:探究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护理临床效果。方法: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经纳入排除,以随机抽样法法选择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病例78例为研究样本,并设置为对照组(39例)、研究组(39例),前者实施常规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护理,后者应用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对比并发症表现。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3%与30.77%),差异显著,P<0.05。结论:气道湿化护理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可增强气道湿化效果,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更快康复。

【关键词】气道湿化护理;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应用效果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病情危急,且多数处于意识障碍状态,气管切开是解除患者呼吸梗阻,保持呼吸通畅的重要手段,但极易损伤呼吸道正常解剖结构,引起呼吸道水分丢失、分泌物不易排出情况,进而诱发感染、缺氧等并发症,增加治疗难度,相关研究指出[1],针对气管切开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气道湿化护理对患者通气功能具有一定的改善效果,可降低刺激,减少并发症。本次研究对2018年9月-2019年9月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病例78例开展项目研究,阐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于2018年9月-2019年9月,经纳入排除,以随机抽样法法选择我院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病例78例为研究样本,并设置为对照组(39例):男女26:15,年龄24-55岁,均龄(39.31±3.36)岁;致伤原因:意外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击伤16:12:9。研究组(39例):男女25:14,年龄22-50岁,均龄(38.26±3.41)岁;致伤原因:意外交通事故、高空坠落、重物击伤14:13:11。2组样本基线数据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项目可行。

1.2 方法

常规组采取常规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护理,常规配置湿化液,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2mg、氯化钠溶液0.9%、500ml、糜蛋白酶5mg混合,采取输液泵,白天推注速度为每小时3-5ml,晚间速度设置为每小时2-3ml。

研究组给予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将10-15ml的生理盐水注入雾化器水槽中,与氧气泵相连接,以白色雾状泵入,同时在此期间给予短期内布地奈德、特布他林雾化吸入。2组在此期间均给予常规护理气道护理,包含定期及时更换切口敷料,对空气及环境进行定期消毒及清洁,以防发生感染;协助患者定期翻身叩背,便于痰液排除,给予患者鼻饲干预,并密切观察其呼吸、心率等生命体征指标,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心理疏导、营养支持等措施,严格按照气道护理流程及相关规范执行护理操作。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的并发症表现。

1.4 统计学方法

以SPSS24.0软件处理,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P<0.05,具统计学差异。

2 結果

2.1 并发症发生率评价

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3%与30.77%),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 讨论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术后气管切开可有效改善患者的通气状态,增强潮气量,减少呼吸无效腔、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但相关研究显示,患者在气管切开后,未通过湿化、过滤过程的气体容易引起患者痰液粘稠、气管堵塞、呼吸道黏膜干燥等情况,进而诱发肺部感染等,导致病情加重,增加疾病治疗的难度[2]。因此针对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有效的气道湿化护理,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显著的价值。常规使用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护理,在一定程度上可改善患者人工气道失水及干燥等情况,但所用湿化液量多,且无法对痰液进行充分稀释,从而引发刺激性咳痰,湿化效果并不理想,需要进行反复的吸痰处理,增加吸痰时间,同时支气管痉挛、气道黏膜出血等发生风险也相应加大[3]。

本次研究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予以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分析其临床价值,得出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5.13%与30.77%),差异显著,P<0.05。持续气道湿化护理降低使用湿化液的总量,对患者气道刺激性小,发生刺激性咳嗽的几率也相应减小,同时该种湿化方式与人体气道湿化生理需求相符合,有助于提升呼吸道纤毛运动活性,更好的保持气道的湿润度,对于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实施持续气道湿化护理,进一步增强了气道湿化的效果,便于痰液稀释,可促进排痰,预防痰痂的形成,同时缩短吸痰时间,可有效避免气道粘膜出血等并发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4]。此外该方式为患者提供持续、均匀的湿化液,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较小,提高舒适度,更好的保障患者安全[5]。

综上所述,于重症轮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口患者采取持续气道湿化护理,降低并发症风险,改善患者睡眠,可推荐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彭费爽.持续气道湿化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术后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9,51(11):1391-1392.

郭玉芬,赵振军.重度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应用两种不同湿化液气道湿化的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01):23-25.

魏秀玲,龙登英,刘刚.动态气道湿化方案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青海医药杂志,2016,46(07):44-45.

黄书平.重症颅脑外伤患者气管切开后气道湿化的护理进展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05):260-261.

吴俊蕾.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患者盐酸氨溴索持续气道湿化的护理观察[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5,13(02):238-239.

猜你喜欢
重症颅脑损伤气管切开应用效果
亚低温治疗仪在重型颅脑损伤手术后中枢性高热患者中的作用
亚低温血液滤过治疗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研究
气道护理在脑外科气管切开中的应用效果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
重症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诊治分析
气管切开致皮下气肿的抢救配合
重症脑损伤患者气管切开后胃管置入法的比较及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