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决策对比研究

2020-09-14 11:58申勤袁宇黔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3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

申勤 袁宇黔

摘  要:随着我国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外教育入驻我国,致使中外合资办学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融入国外优秀的教学资源,参考国外专业的课程设置和人才培育计划,来提高我国高等学校教育模式,进而促使我国的中外办学培育出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人才,提高我国国际化进程。所以本文立足我国实际的中外合作办学情况,对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设置的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比较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决策,最后阐述中外合作办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提出解决办法和建议,希望对讲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引入国内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对比研究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中外合作办学也从原本的单一办学模式,逐渐覆盖从专科、本科到硕士、博士等更高学历发展。同时中外合作的办学形式也越来越丰富,课程设置也逐渐趋于完善。不同办学模式下的课程设置方式也有所不同。尤其是在我国出台《中外合作办学条例》之后,通过国家层面的鼓励办学,加大了对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的中外合作办学力度,鼓励更多的高等教育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在此项政策的指导下,我国各大高校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与世界各国在开展中外合作办学,使我国的学生感受到来自世界各地不同国家的教育理念和课程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一、中外合作办学课程决策对比研究

(一)专业课程的比较

由于受到各国文化和船传统习俗的不同,虽然中外合作办学课程体系的基本方案大部分是中外合作双方共同设计的人才培育方案,但是在课程设计上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我国主要以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为主,国外主要以具有一定优势的专业课程为主。主要是由于国外更讲求专业技能人才的培育,我国更为重视基础理论。一般来说,中外合作办学体系主要课程有公共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等。但是各部门的课程比例并没有具体的相关规定,而是根据合作办学的相关要去和专业差异进行设定的课时安排。

(二)授课模式及评价手段的比较

中外合作办学的核心在于将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引进国内,所以在授课模式上国内也主要以小班授课和双语授课、外教课程为主。小班授课的实施主要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开展小班授课使学生有更多的讨论时间,同时在进行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学校还采取演讲课堂、谈判课堂、讨论课堂、游戏课堂等教学模式,力求接近国外的教学模式。

(三)教材挑选与测试手段的比较

在教材的选用上,国内和国外的教材具有明显的不同,表现为国内的教材主要是以语言学习和基础的专业课程用书为主,而国外的教材主要以项目的专业为核心,选取的专用全英文学习版本的用书。在测试方面,我国主要以传统的闭卷考试为主,同时增加了presentation、coursework、essay 等形式,国外主要以presentation、coursework、essay 等形式为主,闭卷考试为辅。成绩考核方式实行课程学分制,每个学员学习期间必须修满规定学分,成绩合格,通过毕业论文答辩者方可取得相应学位证书。

二、中外合作办学课程质量提升对策

(一)优化课程设置体系

中外教学的核心目标就是为了引进国外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学生在国内就能够接受到各国优质的文化教育。继而促进我国学科专业的建设,推进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与创新。所以在课程设置上,必须要打破传统的教育理念,真正实现合作办学的宗旨和目标。切实引进外放优质的教育模式和课程设置体系,同时在结合我国学生、项目的实际需求,加大与我国课程的融合与衔接。在课程设置上也要加大合理化的开设顺序,就要重视培育学生扎实的基础理论,同时也要重视学生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加大实践类课程的比例。

(二) 完善教学组织与教学质量的管理

针对中外合作办学的课程监管上要加强监管力度,要以双方国家的标准进行严格要求。同时不断加强两国课程的准入标准,加大规范力度,要在尊重的前提下,约束好外方课程的教学,客观地评价外放教师的教学效果。同时积极做好学生的反馈,并将反馈结果转达给外放教师和学校,以促进合作办学的效果。同时加强中外合作办学教学质量监管体系,树立科学的质量评价标准,同时分析影响合作教学的质量的因素,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而构架科学性与实践性相统一的中外合作教学,提升中外課程教学质量。

(三) 扩展外方课程渠道

我国在积极吸引优质外方课程的前提下,自身也要积极的引进外放其他的优质教学资源,搭建合作办学的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对优质的教学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加强国际化职业资格认证和技术等级认证,同时在合作办学的授课上,要以外方教师面授为主,以线上平台为辅。同时也要搭建好线上师生互动,在线答疑等教学活动。实现外方课程引入模式的多样化。

三、结束语

中外合作办学对推进全球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促进各国交流、提升合作进程都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所以我国要加大力度做好合作办学,积极引进国外优质教学资源,借鉴和吸取国外优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理念等。我国应该不断探索中外合作办学规律,探索中外合作课程教学体系建设,进而实现提高我国教育水平,提升我国学生的综合素质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林金辉.中外合作办学:政策、管理与质量保障[M].厦门大学出版社,2013.

[2]汤美玲,杨立军.中外课程教学及学生学习收获差异的实证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5(01):30-36.

[3]汤璇芷.高职中外合作办学外方课程教学质量监控与对策[J].职业教育研究,2012(12):13-14.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
《红楼梦》章回目录的英译研究
拉威尔与德彪西《空求》的演奏与美学特色比较研究
电影《雾都孤儿》与文学原著的对比研究
晋中学院2012~2014年学生体质健康结果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国有工业企业竞争力的实证分析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