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科学预习案中学习任务的设计与实践研究

2020-09-14 12:57陶晶晶
读与写·教师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聚焦先学后教引导

陶晶晶

【摘要】教学新范式的推行,使我们的课堂教学更加活泼和生动,“先学后教”的模式已深入人心,我们都知道: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要使新范式不流于形式,一堂课真正使学生为中心,学生主讲,必须让学生在预习新课时,对这节课已有整体的把握,教师必须把预习案编写的承上启下,为整堂课做好铺垫和衔接,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提供自主学习路径,让学生有思考和想象的空间,有运用和展示的机会。

【关键词】:预习案;先学后教;引导;聚焦

【研究缘起】

实行新范式教学以来,教师都花了很多的精力在编写导学案:包括课前预习案、课中研习案、课后续习案三大学案的编写,大家都希望编写有效的导学案,安排合理有效的学习任务,把应用和展现的机会还给学生,把交流和分享的快乐还给学生,把满足感和成就感还给学生。但是编写导学案特别是编写有效的预习案也是很多老师比较头疼的事,有些老师就是把课本知识简单的进行整合,然后让学生填空,学生只会从书上把答案找出来,并没有起到真正的导学,有些老师就是把整堂课的教学内容都体现在预习案上,让学生提前了解了本节课的全部内容,这样课上对新知识的学习没有探究性和神秘性。有些老师就是从作业本上把题目复制过来,提早让学生做练习。这样的预习案都没有起到真正的引导作用,反而无形之中增加了老师和学生的工作量和作业量。与传统教学没有什么差别。我们都知道科学这门课是一门综合性的课程,所以不同的课型应该设计不同的导学案,已适应一科多模的需要,设计真正有效的预习案,帮助学生预习新课,引导学生进行课前知识的整合和补充。

预习:这是所有课堂的起始环节,对于教学新范式的课堂,这一阶段的载体是“课前预习案”。这个阶段的学生经过“预习案的填写”课前自主完成学习任务,为课堂教学作准备。这一階段的目的:第一,充分引导学生“先学”。对于那些非核心的、学生可通过预习完成的知识通过自主预习完成。第二,作为诊断性评估。学生不是一块白板,已经掌握了一些知识、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是程度如何、这些前概念是否都正确都无从知晓。教师可通过这个阶段的实施,通过对预习案的批阅来了解和评估学生的基础和一些学习前概念的正确与否,以便在课堂教学中设计有效的学习任务活动帮助学生纠正这些误解的前概念。第三,为课堂教授新知识做准备,很多知识点虽然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探究它们的思路确实一样的,方法和思路也是类似的。让学生在课前回顾某些思想和方法,为整节新课做好准备和铺垫,根据不同的课型编写不同的有效的学习任务,可以做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体。下面笔者结合具体案例加以说明。

1.承接式先学预习案的编写——唤醒相关旧知识,提供后继学习线索

预习案的编写一定要体现出“导”,对于某些知识的联系要好好的加以利用,提供学习新知识的路径,让学生通过预习案的学习,对新课的学习方法有一定的掌握和理解,以便在新课中更好的应用。下面我们一起来看初二化学知识学习中关于二氧化碳这种气体的制取和它的物理和化学性质的理解与掌握。虽然二氧化碳这种气体跟我们非常密切,它是我们呼吸作用的产物,也是我们光合作用的原料。但是学生对它的了解还是不够充分,特别是它的制取装置我们还是不够清楚,所以我们要通过前面学过的氧气的制备进行比较,氧气的制备我们在前面的课堂上已经讲过好多次,氧气的制取方法也讲了三种:加热和加催化剂的,只加热的,只加催化剂的,学生已经非常熟悉和了解,所以我们这节课从氧气的制备方法入手。

通过复习氧气的制备方法,发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共同点和区别,进行比较,从而找出制备二氧化碳的的方法,承上启下。

二氧化碳的性质的教学也是采用这种方法,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的提出都是根据前知识中对氧气、氢气等气体的了解从而引入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因为易溶于水,所以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通过类比,对照等实验探究方法,减轻了这节课的难度。让学生的学习具有传承性和连贯性

[案例1]二氧化碳的制取和性质

任务1:回忆实验室制取氧气的装置与步骤,辨别下列装置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备和收集氧气?

如果要制取氧气,你会选择怎样的组合,简要说明理由。(可有多种选择)

组合 理由

任务二:实验室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溶液反应制取二氧化碳,请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请你从下列提供的器材中选择部分器材组装实验装置,度设想出大致的实验步骤填写在相应的空白处。每组确定一种方案进行设计。(可参考任务一中的图片)

备选器材:大试管、铁架台、单孔橡皮塞、导管、长颈漏斗、分液漏斗、止水夹、集气瓶、有孔塑料片、玻璃片、水槽、酒精灯

你所选择的器材是:_________________;你设想的实验步骤:_________________。

分析:本节课是以“实验设计为主”的探究型新课所以这课的内容以实验设计作为重点,学习任务的安排应侧重于如何设计可行的实验探究方案,引导学生找到可行的科学探究方法,帮助学生对实验的过程进行梳理和反思。使其全面思考、类比、对照、控制变量等实验方法得到充分理解和应用。所以在课前需要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对实验方案进行初步设计,也就是对以前学习的内容进行复习和应用,从而为课堂上优化实验方案和顺利制取二氧化碳打下基础,唤醒相关旧知识,提供后续学习的线索。

2.方法联想式先学预习案的编写——放大细微变化

有时在课前需要对某个方法指导或者学科思想进行渗透,作相似的思维铺垫,帮助学生进行类比和引导。

[案例2]第3节大气的压强课前预习案:

任务二:我回忆,我分析:

分析:大气压的存在,通过一定的实验可以证明,但是学生对于“大气压产生现象”解释的一般方法却是比较模糊的,也就是心里知道但却不能很好的表述出来,这对于学生解答分析题是很不利的,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学会解释大气压形成的现象的方法。所以在编写预习案的时候,把我们前面学过的液体的压强放进来,让学生通过复习液体压强的分析过程,从而做相似的思维铺垫,引导学生将大气压强与液体压强进行类比,通过分析液体压强知识的回顾,为大气压强的学习做好铺垫;从解释液体压强引起的现象类比到大气压强引起的现象,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3.尝试式先学预习案的编写——重难点知识的现行触碰

对于有些重难点知识在课前先接触一下,让学生心里对所学的知识有所了解,梳理后尝试解答疑难困惑,层层递进,从而在课上把重难点一举拿下,为整堂课做好穿针引线的作用,培养分析解决疑难困惑的能力和思路。

[案例3]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预习案:

分析: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这一节内容的重难点就是学会用规律解释现象,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会分析和解决流体压强和流速的关系这类问题的方法,对学生进行递进式的引导,所以本节课的导学案从两个金丹的实验着手,让学生根据现象来分析原因,因为学生刚开始对问题的分析还不能很全面,所以先降低思考难度,通过填空的形式让学生易于思考,从而引导学生定向的培养解决此类问题的思路。

4.体验式先学预习案的编写——为课堂教学提供生理感受性素材和心理共鸣性

体验式先学,可以为课堂教学提供生理感受性素材和心理共鸣性基础,为整节课做好铺垫,这节课的预习案编写只要求学生对某些现象有感性的认识,不需要再课前就对这类现象的原理做出解释。

[案例4]牛顿第一定律(一)预习案:

任务一:

活动1:用手推动科学书运动

问题:①书本为什么会运动?_________________;②不推书本会运动吗?_________________。

活动2:用手推动铅笔流动

问题:①铅笔为什么会运动?_________________;②手离开铅笔,还会运动吗?_________________;③铅笔为什么会慢下来?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

1.在一根(长约1米)的一段用胶带纸粘上一只乒乓球。

2.让乒乓球自然垂悬在你面前,然后讓球沿水平面上做圆周运动,球离开地面的高度保持在大约2-3厘米。

3.将抓线的手放开,看看球落地后流动的方向。

4.重复做几次,在不同的位置放开线。

5.推论:如果你想让球飞离或者飞向你,应该在什么位置放手?请你画图回答。

分析:“用手推书”和“用手推铅笔”是两个非常简单的实验,但是从“力和运动”的角度去思考却会得到完全不同的结果,但这一矛盾正好为课堂中的讨论引入反思的可能,因而可以激发学生继续探究的热情。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能做到不受力的状态,而“牛顿第一定律”恰恰探究的就是不受外力的情况,这让初一的学生理解变得非常困难,所以这里采用乒乓球的小实验,让学生体验水平方向球不受力会如何运动,让学生自主思维,积极理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理解复杂抽象的知识并未新课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在定向的学习任务的导学下,既可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也为学生理解抽象问题提供台阶,通过形象的活动导入,一步一步向问题的本质深入,这是一种变演绎为归纳的学习设计方案,可以帮助学生透过现象发现本质特点。

5.文本式先学预习案的编写——非核心知识先学

对于上课中的非核心知识或者是比较简单的知识,可以用问题解决式的方法,在课前让学生先把一些知识自己整理和自学,从而减少一堂课的容量,可以把时间更好的安排在一些重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使一节课有层次感,重难点突出,既有广度又有深度。

[案例5]水资源的利用、开发和保护预习案

任务一:阅读教材解释名词,填写本节课的基本内容

1.水资源:地球上的水资源,从广义上来说是_________________。海水是咸水,不能直接利用,所以通常所说的水资源是指_________________。人们利用较多的淡水资源有_________________。

2.水资源的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

3.水资源的开发方式:_________________。

4.水资源保护的重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其中节水的三种主要方法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二:请在图上标出我国南水北调的路线,并能用红笔标出调水的路径:

东线:_________________;中线:_________________;西线:_________________。

任务三:请说出污染的概念和引发水污染的原因。

分析:本节课是陈述型的新授课,所以学生能够通过阅读课本获取信息,当然学生需要通过查阅资料获取信息,所以预习案的编写,既要有使学生从课本上找到答案的简单填空,也需要编写能够让学生查阅一些课外资料来获取信息,从而培养学生发散性辩证思维和了解更多的课外知识,从而为新课做好铺垫,使新课的教学不会很枯燥,无法拓展。

通过对上面各个课型的预习案的编写分析,能够让大家直观的感受到不同类型的课例需要采用不同的预习案编写,这样才能真正起到引导和指引的作用,让学生的预习工作真正有效果,教师通过预习案的编写和批改发现学生的问题,从而在课前就对学情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上就不是简单地把书上的知识教给学生,会有时间去挖掘更深层次的意义,为学生提供探究发现的机会,让学生领会意义,学会灵活运用,洞察自省。

6.结语

预习案的有效编写是学生有效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的关键,只有老师把路指对了,指好了,学生才能顺利的按照预学案里的学习任务进行思考和先学,让学生在预习案的引导下,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独立主动思考过程。通过有效的导学案使零碎易错的科学知识点网状化,知识结构系统化,思考方式严密化,有利于学生学会反思,主动创新,帮助教师抓住重点,克服目标不明确的现象,有效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使课前预习案真正的起到引导作用,因此,根据不同的课型需要编写不同的预习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能帮助老师和学生更好的把握住整节课的重难点,使学生真正的在学习中起到主体地位的作用,教师起到引导的作用,真正体现教学新范式的优势,让学生能轻松的学习,有效的学习,教师有的放矢,使预习新课成为一种常态,有效的开头,引导一节成功的课堂教学。

参考文献

[1]薛法根.错误的价值[J].江苏教育,2005.2B.

[2]钟启泉,崔允郭.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3]陈宇.失败也有营养[J].江苏教育,2004.3B.

[4]杨春花.数学课堂讨论的有效策略[J].宁夏教育,2005,(02).

猜你喜欢
聚焦先学后教引导
网络时代大学生非理性爱国现象的引导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中学体育先学后教模式探讨
互动式教学法在大学散打教学中的应用
浅议“先学后教”教学模式下的学生自主学习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精心引导,实现学生语言积累多点突破
正视“先学后教”教育理论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