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药学分析

2020-09-15 15:57鉴红霞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
关键词:不良反应安全性

鉴红霞

【摘 要】 目的:对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和器官等进行分析,以提高青霉素的临床应用安全性,促进药物的合理应用。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时间段至我院接受青霉素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研究对象,搜集其临床资料进行临床分析。结果:引起30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共涉及八种,占比最高即阿莫西林,占比41.00%。其次是青霉素钠注射液,占比18.67%,再次是美洛西林钠注射液,占比14.67%。给药方式较多,口服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145例,占比48.33%,静脉滴注药物引起不良反应患者137例,占比45.67%。引起不良反应的器官和系统主要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等七种,其中109例皮肤损伤,占比36.33%,91例消化系统,占比30.33%,42例神经系统占比14.00%。结论:青霉素类抗生素临床应用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需重视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青霉素抗生素;不良反应;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 R54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044-02  青霉素类抗生素自问世以来,一直是临床应用频繁的抗菌药物之一。青霉素类抗生素对细胞壁合成有选择性抑制作用,但人体并无细胞壁,因此青霉素是对人体的毒性较小[1]。随着抗菌药物使用频率明显增加,药物耐药性的产生,该药物使用剂量越来越大,导致大部分患者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出现不良反应[2-3]。本研究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受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就青霉素抗生素临床应用时产生不良反应涉及的药物和器官等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选择2016年5月至2017年10月时间段至我院接受青霉素治疗且出现不良反应的3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42例、女性患者158例,年龄最大75岁,最小11岁,平均年龄(48.11±6.11)岁。患者临床资料完整。

1.2 方法 以Excel表格对3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和筛选,统计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引起不良反应的抗生素药物类型和给药方式以及不良反应危及的器官或系统。

2 结果

2.1 患者一般资料 300例不良反应患者中,男性142例,占比47.33%,女性158例,占比52.67%。具体年龄分布情况:年龄≤18岁患者58例,占比19.33%;18岁<年龄≤30患者42例,占比14.00%;30岁<年龄≤40患者52例,占比17.33%;40岁<年龄≤50患者52例,占比17.33%;50岁<年龄≤60患者38例,占比12.67%;60岁<年龄≤70患者28例,占比9.33%;年龄>70岁患者30例,占比10.00%。

2.2 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给药途径 不良反应患者给药途径不同,口服药物患者145例,占比48.33%;静脉滴注给药患者137例,占比45.67%;静脉注射患者8例,占比2.67%;肌肉注射患者5例,占比1.67%;皮下注射患者5例,占比1.67%。

2.3 引起不良反应的青霉素类抗生素药物种类 引起300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共涉及八种,阿莫西林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3例,占比41.00%;青霉素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56例,占比18.67%;美洛西林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44例,占比14.67%;青霉素V钾片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29例,占比9.67%;氨苄西林胶囊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4例,占比4.67%;阿洛西林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例,占比4.00%;氨苄西林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2例,占比4.00%;哌拉西林钠注射液引起的不良反应患者10例,占比3.33%。

2.4 引起不良反应时涉及的器官或者系统 引起不良反应的器官和系统主要涉及神经系统、消化系统、皮肤、心血管系统等七种,其中皮肤不良反应患者109例,占比36.3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患者91例,占比30.33%;神经系统不良反应患者42例,占比14.00%;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患者34例,占比11.33%;泌尿系统不良反应患者13例,占比4.33%;呼吸系统不良反应患者8例,占比2.67%;血液系统不良反应患者3例,占比1.00%。

3 讨论

相关研究显示,青霉素类抗生素有一定的毒副作用,但相对于其他抗生素来说相对较小,其化疗指数最大[4]。临床观察发现,大部分患者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后出现较严重的过敏反应,轻者出现水肿、皮等症状,重者可能出现昏迷、呼吸困难等症状[5]。患者一旦出现不良反应需立即停用,需及时采取治疗,避免病情严重。

本研究显示女性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超过50.00%,发生率略高于男性患者,说明与性别关系不大。年龄≤18岁患者占比19.33%,占比最高,说明18岁以下患者使用青霉素类药物后更易出现不良反应,究其原因,可能与患者机体尚处于发展和成长阶段,自身免疫功能较差,因此药物进入人体后循环和排泄效果较差,进而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6-8]。

青霉素抗生素可能累及多个系统和器官,严重时可危机患者生命。本次研究中,阿莫西林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41.00%,口服药物引起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48.33%,皮肤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占比36.33%。此类药物临床应用中未重视不良反应的治疗,以至于一系列不良反应发生率越来越高。针对以上调查分析,需对用药患者进行全面观察,出现不良反应时及时治疗。另外临床应用青霉素类抗生素治疗需考虑到患者症状和体征,严格遵守抗菌药物使用原则,同时以科学检查方式确定药物使用类型、给药方式和剂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以提高此类药物的临床用药安全性。

综上所述,临床使用青霉素类抗生素引起不良反应的几率较高,会对患者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需重视科学用药的重要性,尽可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陈义华.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苄星青霉素致严重不良反应分析[J]. 海峡药学, 2016, 28(3):246-247.

[2] 郭燕鹏. 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特点与规律研究[J]. 基层医学论坛, 2017, 21(26):3235-3536.

[3] 陈喜红, 罗小球, 卜小江. 抗生素的不良反应与临床合理应用[J]. 世界临床医学, 2016, 10(14):81,85.

[4] 武晓晓, 何文华, 赵文静, 等. 1例青霉素不良反应患者的社区诊疗体会[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7(42):191-191.

[5] 宁俊凯, 陈清, 陈巧辉, 等. 临床药师干预前后苄星青霉素致严重不良反应的实例分析[J]. 中国药房, 2015, 26(5):699-701.

[6] 高文, 郑世红, 成虹, 等. 含四环素和甲硝唑四联疗法一线治疗青霉素过敏患者幽门螺桿菌感染的疗效及安全性[J]. 中华医学杂志, 2019, 99(20):1536-1540.

[7] 李晓波.青霉素类抗生素发生不良反应的特点以及规律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23):173-174.

[8] 肖惠贞,刘红河,甄珍,吴礼康,尹江伟,陆碧茹.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乳制品中7种青霉素类抗生素残留[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4,24(11):1546-1549+1552.

猜你喜欢
不良反应安全性
米氮平治疗老年失眠伴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综合护理干预对首次机采血小板献血者持续献血应用效果分析
骨瓜提取物的不良反应分析
紫杉醇脂质体治疗妇科恶性肿瘤分析
ApplePay横空出世 安全性遭受质疑 拿什么保护你,我的苹果支付?
Imagination发布可实现下一代SoC安全性的OmniShield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