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行性研究

2020-09-15 15:57赵国宇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
关键词: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赵国宇

【摘 要】 目的:本文研究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行性。方法:本次实验的时间选择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实验对象:到我院就诊的70例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并随机建立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儿数量为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而研究组则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最后收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复发几率、黄疸消退时间以及血清胆红素变化等数据,然后进行统计学的对比分析。结果:通过本次实验显示: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在复发几率、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为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患儿的治愈时间,控制患儿机体血清胆红素情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应当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 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新生儿;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中图分类号】 R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080-01  溶血症是新生儿当中较为常见的一种血液疾病,在发病后很容易造成患儿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对患儿的生命健康有着严重的影响[1]。在过去的治疗中通常是通过西药予以治疗,而这种方式效果并不理想,这就需要更为有效的方法进行治疗[2]。因此,本文将针对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可行性展开分析,现具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的时间选择在:2018年12月到2019年12月,实验对象:到我院就诊的70例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新生儿,并随机为患儿建立研究组、对照组,每组患儿数量为35例。其中,研究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为:男性:18例,女性:17例;平均年龄:(5.5±3.5)岁。对照组患儿的一般资料为:男性:16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6.0±4.5)岁。采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数据予以统计学分析。可以看出两组患儿一般资料有差异性,但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儿的诊断符合国家医学会颁发的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诊断标准;所有患儿家长知情并同意自愿参与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患者家长未同意参加本次研究;患儿合并有其他肠胃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注射地塞米松,在50ml的5%葡萄糖溶液中融入10mg的地塞米松进行注射,连续5天[3]。

研究组则采用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进行治疗:将免疫球蛋白融入2倍的5%葡萄糖溶液当中进行稀释,并为患儿进行静脉滴注,连续5天[4]。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复发几率、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等数据。其中,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无效,治疗效果为显效+有效。显效:患儿临床症状全部消除,肠胃功能以及血液系统完全恢复。有效:患儿临床症状开始逐渐消除,肠胃功能以及血液系统有所恢复。无效:患儿临床症状未消除,肠胃功能以及血液系统未恢复正常。

1.4 统计学方法 采集两组患儿治疗过程的相关数据,并输入到统计学软件SPSS19.0中。通过率(%)表示治疗效果、复发几率的计数信息,通过卡方检验,利用±标准差来对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的计量资料进行表示,经t检验。判定统计学差异的标准为P<0.05。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 两组患儿复发几率、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对比分析 研究组患儿在复发几率、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2所示。

3 讨论

溶血症在新生儿当中是一种十分普遍的血液疾病,在发病后很容易造成患儿出现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症状,而传统的西药治疗效果有限。而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进步,人们发现为患儿进行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能够有着很好的治疗效果。免疫球蛋白属于免疫活性分子,在注射后能够有效的调节患儿机体免疫力,提升血液当中的IgG抗体物质,不会造成其他不良反应[5]。通过本次实验显示:研究组患儿在治疗效果上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研究组患儿在复发几率、血清胆红素变化以及黄疸消退时间等方面也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通過为患儿进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能够有效消除患儿的临床症状,加快患儿的治愈时间,控制患儿机体血清胆红素情况,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治疗方案,应当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魏丹.免疫球蛋白治疗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110-111.

[2] 张振兴,陆超,崔曙东, 等.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治疗新生儿溶血症致坏死性小肠结肠炎2例[J].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4,29(9):719-720.

[3] 陆田田.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致病高危因素及预后状况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8,35(9):1826-1828.

[4] 陈玄玄,陈琦,曹振杰, 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所致回肠穿孔不同手术方式对血清学标志物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8):8-11.

[5] 胡刘宏,余加林,艾青, 等.细胞焦亡在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中的致病作用[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7,39(14):1440-1444.

猜你喜欢
坏死性结肠炎小肠
灌肉
“结肠炎”背后的亲子关系问题
用好小肠经,可整肠除湿热
禽坏死性肠炎和冠状病毒性肠炎的分析、诊断和防控
儿童坏死性肺炎46例临床分析
肉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成人先天性小肠旋转不良长期误诊1例
鸡坏死性肠炎的诊断与防治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辨证论治慢性腹泻型结肠炎4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