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CT检查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2020-09-15 15:57王晓蕾郭金花管秀红
健康大视野 2020年17期
关键词:螺旋CT诊断

王晓蕾 郭金花 管秀红

【摘 要】 目的:探讨螺旋CT检查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接受螺旋CT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检查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效果与影像学特征。结果:本组患者在接受螺旋CT检查后确诊56例,漏诊与误诊6例,螺旋CT诊断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为90.32%,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性肝癌的螺旋CT图像多发散在结节或肿块,主要呈不均匀分布,边界欠清晰;51例患者发生肝外部位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13例,肺内转移16例,骨转移8例,肾上腺转移7例,皮下组织与肌内转移7例。结论:螺旋CT检查可有效诊断转移性肝癌,同時可反映病变特点,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关键词】 螺旋CT;转移性肝癌;诊断;病理学检查

【中图分类号】 R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0019(2020)17-260-01  转移性肝癌是指癌细胞通过外部组织转移至肝脏,转移性肝癌治疗难度大,尽早诊断对疾病预后改善具有积极意义。临床上在对转移性肝癌进行诊断时,主要应用影像学检查,由于肝内小病灶无典型影像特征,因此漏诊与误诊率较[1]。螺旋CT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已得到临床证实,但对于其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价值尚无过多研究[2]。本次研究就回顾性分析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螺旋CT检查在转移性肝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62例转移性肝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2例,年龄35~77岁,平均(51.3±6.1)岁。本组患者均合并不同程度肝区疼痛、消瘦、消化道症状,且病情均病理检查确诊。

1.2 研究方法 全部患者均接受螺旋CT检查,检查仪器为美国GE公司生产的HKD663型螺旋CT扫描仪,扫描时层厚与层距均控制为10mm,管电压为120kV,管电流为120mA,首先为患者实施常规平扫,指导患者保持仰卧位,足先进,平扫后为患者实施增强扫描,显影剂为碘佛醇,用量为80~90ml,通过患者的肘静脉采用高压注射器缓慢注入,并根据需求对局部病灶开展薄层扫描或延时扫描,并做好记录工作。

1.3 观察指标 以病理检查作为“金标准”,分析螺旋CT诊断转移性肝癌的准确度,并分析转移性肝癌的CT图像特征。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学软件为SPSS17.0。[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螺旋CT诊断转移性肝癌的效果 螺旋CT诊断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为90.32%,与病理学检查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 转移性肝癌螺旋CT图像特征分析 通过开展螺旋CT检查可知,转移性肝癌患者的肝脏实质内存在数量众多的散列分布的病灶,直径差异大,形状为圆形或类圆形,大多结节或肿块的密度较低,边界欠清晰。在开展增强扫描时,大多数动脉期表现为不规则边缘轻度强化,门脉期与平衡期存在明显强化,仅7例患者动脉期出现明显强化,门脉期与平衡期表现为相对低密度,但周边仍具备不规则强化,因此需要特别注意将其和肝细胞癌进行区分。

2.3 本组患者的肝外转移瘤情况分析 51例患者发生肝外部位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13例,肺内转移16例,骨转移8例,肾上腺转移7例,皮下组织与肌内转移7例。

3 讨论

转移性肝癌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转移,其中原发肿瘤主要为肺癌、乳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等,转移性肝癌的发生是由于血液循环过程中癌细胞停留于肝脏,无法进入腔静脉所致。通过对转移性肝癌进行早期诊断,并及时为其开展综合治疗,可使患者的术后生存周期得到有效延长,同时有利于患者生命质量的提高[3]。

目前临床上在对转移性肝癌进行诊断时,磁共振技术属于主要手段,但由于磁共振技术对检查人员所具备的专业性要求较高,同时检查时间长,费用昂贵,因此使得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推广受到限制。因此目前CT检查在转移性肝癌的诊断中具备较高的应用率,其可补充磁共振检查所具备的不足之处,使患者得到快速检查与诊断,同时在对肝脏实质病变密度与病灶强化程度进行观察时,CT扫描效果较好,通过开展动脉增强扫描,可有效观察肝脏内血流分布情况[4]。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本组患者在接受螺旋CT检查后确诊56例,漏诊与误诊6例,螺旋CT诊断转移性肝癌的准确率为90.32%,与病理学检查结果无明显差异;转移性肝癌的螺旋CT图像多发散在结节或肿块,主要呈不均匀分布,边界欠清晰;51例患者发生肝外部位转移,包括淋巴结转移13例,肺内转移16例,骨转移8例,肾上腺转移7例,皮下组织与肌内转移7例。漏诊与误诊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检查医师对病灶的认识水平不足所致,因此要求临床检查医师需不断补充与强化自身所具备的转移性肝癌的图像认知度,使转移性肝癌得到更为准确的诊断。

综上所述,螺旋CT检查可有效诊断转移性肝癌,同时可反映病变特点,为治疗方案制定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 宋黎涛,阮娇妮,黄松,等.螺旋CT对原发性小肝癌射频消融术后的随访价值[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7,24(01):33-35.

[2] 张冰凌,孟锦,栗鸿宝.64层螺旋CT与超声检查对原发性肝癌和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的诊断价值对比[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1):3881-3883.

[3] 洪丽莉,吴庆梅,刘鲁.常规超声与16排螺旋CT检查在肝癌及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学装备,2017,14(04):77-79.

[4] 熊瑜琦,李镝,康宁,等.3.0 T 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价值比较[J].山东医药,2014,54(16):19-21.

猜你喜欢
螺旋CT诊断
螺旋CT的多平面重建技术在脑垂体瘤中的应用探究
螺旋CT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诊断作用探讨
肾损伤严重程度的螺旋CT诊断分级方法及其临床指导意义
窄带成像联合放大内镜在胃黏膜早期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浅析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运行诊断及其调试
螺旋CT与核磁共振在肝脏囊性占位诊断中的应用比较
阑尾粪石征象对儿童急性阑尾炎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