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 的武汉

2020-09-16 09:12何志强
武汉广播影视 2020年8期
关键词:疫后防汛武汉

何志强

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 从寒冬腊月到春暖花开,从毅然“封城”到武汉重启,从浴火重生到加速起飞,英雄的武汉接连遭遇疫情防控、防汛抗洪、疫后重振三场硬仗。战疫情、振经济、抚民生、优营商、抗汛情、保安澜……回望这半年,大武汉经受了一次又一次考验,始终以狭路相逢勇者胜、斗罢艰险又出发的精神,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书写着无愧于时代,也无愧于历史的答卷。

战疫,狭路相逢勇者胜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突然来袭,1月23日上午10时,千万级人口的武汉史无前例地关闭机场、火车站、长途客运站、高速公路等离汉通道;暂停运营公交、地铁、轮渡等城市交通;2月10日,全市范围内所有住宅小区全面封闭……。一座九省通衢、位居腹地中心的城市,主动切断自己和外界的交通,奋力阻止疫情向外扩散,瞬间成为向死而生的抗疫“主战场”。英雄的武汉人民,识大体、顾大局,紧闭家门、自我隔离,只为守山河无恙。

面对疫情,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审时度势,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应收尽收,刻不容缓。一张病床就是一个宝贵的生命。为实现床等人,火神山、雷神山拔地而起。自启动建设,以每1.5天新建一座方舱医院的速度,建成16所方舱医院。全国各地315支医疗队、35591位白衣天使逆行来汉。十多万名本地医护人员,拼尽全力,以生命护佑生命。

“武汉是决战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歼灭战,而不是松松垮垮打持久战。”打歼灭战,就必须摸清底数、有的放矢。2月16日,我市部署开展为期3天的集中拉网式大排查,落实五个“百分之百”举措,即“确诊患者百分之百应收尽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检测、发热病人百分之百进行检测、密切接触者百分之百隔离、小区村庄百分之百实行24小时封闭管理。”坚决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加强社区防控,斩断病毒传播链,每一个基层社区,都成为一个战斗堡垒。近7万名党员干部深入13001个网格,“志愿者”成为众多武汉市民共同的名字。

“武汉胜则湖北胜,湖北胜则全国胜。”3月10日,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武汉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强调坚决打赢湖北保卫战、武汉保卫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努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初步遏制了疫情蔓延势头,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将本土每日新增病例控制在个位数以内,用3个月左右的时间取得了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的决定性成果。

5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湖北代表团审议时说:“湖北人民、武汉人民为疫情防控作出了重大贡献,付出了巨大牺牲。武汉不愧为英雄的城市,湖北人民和武汉人民不愧为英雄的人民。”

在常态化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推进复工复产复学复市;全市集中核酸检测,近990万人受检无一例确诊。6月13日零时,武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响应级别调整降低为三级。曾经的疫情“风暴中心”成为“全国最安全的城市”。奇迹证明:英雄的武汉人民尽管遭受重创,但绝不会被打倒!

8月7日,武汉市宣布,从当天下午开始到今年年底,全市23家A级景区面向全国游客敞开大门,这既是情感的表达,也是信心的见证。

战汛,斗罢艰险又出发

防汛,历来是武汉“天大的事”。进入春夏之交,疫情防控保卫战的硝烟尚未散尽,武汉又迎来排内涝、防外洪的双重大考。面对24年来最长梅雨期、历史第四高水位,市委、市政府提前谋划、周密部署、科学调度。3万防汛大军在808公里江河堤防上,与洪水展开大决战,用责任和担当筑起保障城市安澜的坚强“大堤”。

凡事预则立。早在今年3月疫情防控最紧要的时候,武汉就在为不久将要到来的汛情未雨绸缪,提前部署防汛备战工作。针对部分水毁水利工程设施修复尚未完成,存在洪水灾害点多面广、防御难度大,监测预警能力有待提升等薄弱环节。4月19日,市委市政府要求,抓紧补短板、堵漏洞、排隐患,扎实做好防汛备汛各项工作。全市61个防洪重点工程按目标节点加快推进,赶在汛前建成投用,为防汛排涝打下了坚实基础。

与此同时,我市加紧修订完善《城市防洪应急预案》,形成《中心城区主次干道易渍水点“一点一策”应急预案》等总体预案,制定了汤逊湖、东沙湖、蔡甸东湖水系调度方案,以及东西湖水系等12个水系排涝调度预案。

进入梅雨季,又恰逢因疫情推迟举行的中、高考。为保障考试顺利进行,全市水务部门2000多名工作人员走上街头,24小时值守136个重要路段和地段。暴雨中,水务、应急管理、交管、城管、园林等部门人员密切配合,排渍水,保畅通,确保全市5.9万高考考生、7.2万中考考生顺利赴考。

超长梅雨季,8轮强降雨接踵而至,武汉江河湖库水位不断攀升,长江武汉段水位受到上下游夹击的压力,防汛形势异常严峻。7月6日,全市启动防汛二级应急响应,进入“二级响应、一级战备”状态。广大党员干部闻令而动,冲锋在前。大堤上,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全市768名哨长驻守3387个哨棚,24小时巡堤查险,武汉城投、地产、地铁、碧水、航发、建工等6家国企勇于担当,抽调精兵强将,成立18支应急救援队,随时准备奔赴抢险一线。 他们中,既有父子、兄弟,也有退役军人;既有刚刚脱下防护服的战疫英雄,也有前一天才参加完高考的“00后”。关键时刻,他们挺身而出,用实际行动守护大武汉,守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7月12日,长江汉口水文站出现28.77米的历史第四高洪峰水位,堤内车水马龙,城市波澜不惊。

严防死守,人在堤在。面对肆虐的洪魔,英雄的武汉人民众志成城,取得江河不决堤、湖库不溃坝、城市不内涝、人民生命安全不受损失的阶段性成果。8月6日零时,持续了整整一个月的武汉防汛应急响应等级从Ⅱ级降为Ⅲ级。8月9日零时,再次由Ⅲ级调整至Ⅳ级。

8月10日,受汛情影响关闭一个月的汉口、青山江滩恢复开园,美丽江滩回归为市民游客休闲健身的乐园。同一天,全市15.8万名初一、初二学生返校复课,久违的校园重新飞扬起青春的气息。不少学校举行了升旗仪式以及特殊的“开学第一课”。追光少年们表示,他们格外珍惜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唯有加倍努力方能不负韶华。

重振,撸起袖子加油干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奋力夺取“双胜利”。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疫后重振,3月份即研究出台了支持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扶持纾困政策。4月8日,解除离汉通道管控措施的武汉,从暂停键直接切换到快进键。搏杀二季度,冲刺三季度、决战四季度。遭遇百年不遇重大疫情的武汉,绘出“疫后重振图”。

翻开最近几个月的日历,可以清晰地看到,浴火重生的武汉一直在满弓发力,尽锐出战,只争朝夕,奋力赶超。

4月8日,解封当天,武汉举办2020年首场“云招商”。大批重点企业携69个项目力挺武汉,总投资额达2451亿元;

4月10日,100个重大项目在武汉集中开工复工,总投资1865.7亿元;

4月20日,霍尼韦尔在光谷设立新兴市场中国总部,并注册全资子公司,这是疫情以来首家在武汉设立独立法人公司的世界500强企业;

4月21日,武汉市2020年复工复产企业首场现场招聘会在三镇七地同时举行。参会企业共281家,提供就业岗位万余个;

5月12日,在长江新城起步区,武汉26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额388.4亿元;

6月12日,世界500强与全球知名外企助力武汉专场活动中,20个涉外项目集中签约达658亿元。

6月20日,国家存储器基地项目二期在东湖高新区正式开工;

7月1日,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粤港澳大湾区专场招商活动在深圳举行,13个项目签约总投资达890亿元……

保护、激励市场主体,强化“店小二”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培育消费热点,举办各类消费节庆活动,进一步发展非接触经济、直播带货、宅经济……在国内大循环中抢得先机,全力激发消费潜力,推动消费升级,武汉多措并举、精准施策。

上半年,东湖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等6项指标完成情况排名全市第一。在这里,全球首款128层QLC闪存研制成功,全国首条柔性显示面板生产线量产,带动武汉“光芯屏端网”产业链加速拓展壮大。

以创新驱动为内核的“首发现象”,在武汉开发区也频频出现。6月,我国首款L4级5G自动驾驶汽车量产。7月29日,东风高端新能源汽车——岚图概念车型全球首发。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更多依靠科技创新。8月3日,武汉市委主要领导调研线上经济、数字经济发展时指出,打造一批线上经济、数字经济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培育新动能,全力推动疫后重振。华星光电、天马和京东方三家屏显行业千亿级航母,三屏同城,唯有武汉,可拉动上下游万亿元投资集聚。

8月5日,我市召开各区主要负责同志座谈会,会议提出,要认清目标、决战冲刺,在九个方面持续发力。

盛夏的武汉,成为名副其实的投资热土,各路资本纷至沓来。8月8日,2020(第十四届)中国品牌节年会在汉开幕。这是武汉重启之后引进举办的首场大型巡回会展活动,“赋能与重振”是这次年会的主题,也是武汉疫后战场的主旋律。8月11日至12日,“知名民企湖北行”活动在武汉举行;8月11日,2020年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拉开帷幕;8月12日,亚布力论坛2020武汉特别峰会举行;8月13日,第十八届华中国际汽车展览会在武汉国际博览中心开幕……。盛会接二连三,嘉宾群贤毕至,在当下的中国,并不多见。

企业家们普遍认为,作为全国疫情最重、管控时间最长的地区,武汉的疫后重振发展,在中国乃至世界具有风向标意义。武汉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一定能成为新格局下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龙头。重启四个多月以来,武汉重大项目开工、落户和签约频率远超往年同期。上半年经济逆势反弹,单季打平。对于疫后重振这道“必答题”,武汉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答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疫情稳、汛情安、复苏快、社会和。在风雨中走过,在风暴中挺立。英雄的武汉彰显出不畏艰险的豪迈气度,英雄的武汉人民迸发出不屈不挠的磅礴意志。

拨云见日,未来可期。奋斗的武汉一定能够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双胜利”,奋斗的武汉也一定能书写出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的靓丽答卷。

猜你喜欢
疫后防汛武汉
扬州江都区三个强化 做好防汛应急准备
夏季防洪防汛
防汛当前莫添乱
人类命运共同体助推全球抗疫与疫后重建
别哭武汉愿你平安
我们在一起
对垒疫后衰退
目前形势下如何提振中国经济
“疫后”谁能重生?
武汉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