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种鸡受精率

2020-09-17 09:42王彩凤孙爱玲江苏省灌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中国畜牧业 2020年14期
关键词:受精率种鸡输精

文│王彩凤 孙爱玲(江苏省灌南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提高种鸡受精率获得理想的效益,已成为种鸡养殖场高度重视的问题。在饲养种鸡过程中,影响种鸡受精率的因素较多且复杂,要想提高种鸡受精率,必须重视种鸡生长过程的饲养管理,本文介绍了影响受精率的饲养管理因素以及人工授精方式和流程,供同行们参考。

一、母鸡饲养

1.母鸡受精适宜日龄。200~400日龄的种母鸡受精率较高。

2.饲养密度。在饲养种鸡的时候一般采用上、中、下三层鸡笼,在产蛋期为了方便进行人工授精工作,最好每笼饲养三只鸡。

3.饲养管理。产蛋期要采用每日饲喂的方式,根据鸡的体重准确计算饲料量,精确的饲料量可提高鸡只健康,还能减少饲料成本。在种鸡转到产蛋鸡舍后,要根据不同阶段,饲喂不同的配方饲料,防止种鸡营养过剩或过低而影响产蛋率。在换料过程中,可在饲料中添加中草药等保健药物。

4.鸡群调整。母鸡在进入产蛋舍后要做好性成熟的调整工作,把鸡冠大且颜色鲜红的性成熟的母鸡放在鸡笼的下面一层;把鸡冠小而苍白的母鸡放入上面一层,让母鸡得到充沛的光照,提高母鸡性成熟速度。开产前要不断地调整母鸡性成熟均匀度,一直到所有母鸡都开产。

5.母鸡健康管理。要保证母鸡生殖道无疾病,并及时淘汰不孕母鸡和不产受精蛋的母鸡。一定要做好种鸡防疫工作,为了使鸡群在产蛋期不受到过大应激,免疫接种工作要在母鸡开产前全部完成。在日常饲养中,可以在饮水中加入药物来预防种鸡肠道疾病和呼吸道疾病等,以确保鸡群健康生长。

6.种蛋保存时间。种蛋保存时间不能过久(夏季保存5~7天,其他季节7~10天),尽量避免在夏季输精。

二、种公鸡管理

1.种公鸡饲养管理。精液品质的好坏是决定种鸡成功受精的先决条件,而种公鸡饲养管理直接影响精子品质和数量,因此种公鸡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如果说健康的雏鸡是养好种鸡的基础,育成期的管理则是保证公鸡质量的关键一步。有条件的鸡场最好不要在育成时期把公鸡和母鸡同时放在一个笼里饲养,因为公鸡的体型较大,生长发育也比母鸡快,中雏笼空间狭小,公鸡没有活动空间。因而,在中雏阶段到进入产蛋鸡舍之前公鸡适合一直平养。种公鸡饲养密度不能过大,保证公鸡有充分活动空间,充分运动加强体质。在中雏阶段,公鸡体重可以略超过标准体重,但不应低于标准体重。

如果公鸡在育雏、育成期时,采用平养方式饲养,确保每只公鸡都有足够的活动空间,那么到了成鸡阶段时,公鸡的生长发育、合格率、精液品质、抗应激能力都会更好。同时,在采精阶段,公鸡的淘汰率和死亡率也会更少,进而提高种蛋受精率。

在采精阶段,频繁的采精会使公鸡发生应激反应,导致食欲降低。应擦洗干净种公鸡水槽,一日多次加入干净的清水。料槽添料要少放勤添,防止饲料发霉变质。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含量超标则对精液品质影响最大。在采精的开始阶段,在饮水中加入补液盐和微量元素等来缓解应激反应。

2.公鸡饲料营养。公鸡的能量需要和母鸡基本一致,正常12%~14%的蛋白质就可满足采精需要,甚至略低一些也可以。但氨基酸组成要合理,蛋白质中各种氨基酸平衡的话,可以不必加入鱼粉等动物蛋白质。如果不能准确分析饲料中各种氨基酸的比例,可以在饲料中加入少量高品质鱼粉、鱼精粉等动物蛋白质饲料。

3.种公鸡采精管理。

(1)在20周龄左右时,对公鸡进行性反射的适应工作,适应7天后,就要把尾部周围的鸡毛剔除,避免采精时污染精液。平均两天采精一次,直到开产。

(2)在开产前要对种公鸡的精液进行检测,留下精子活力比较强、密度大、精液颜色为乳白色的种公鸡,淘汰不合格的公鸡。合格的精子密度检查:将精液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每毫升330亿个以上精液属于合格精液。

4.种公鸡的保健和日常管理。在饲料中,每半月拌入一次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等添加剂,提高免疫力。在环境温度变化较大或者疫苗接种时,要给公鸡饲料或饮水中添加抗应激类药品,提高抗应激能力。

合格的种公鸡精液颜色为乳白色,质地如奶油状。凡是颜色不一致,混有血、粪、尿的精液都是不合格精液。要定期检查公鸡精子质量,发现精子质量差或伤残的公鸡一定要及时淘汰,并补上后备公鸡,以保证产蛋房可以正常运行。每天将公鸡料槽内的剩余饲料清理干净,防止鸡粪进入饲料中,影响精液质量。

5.种公鸡的日龄控制。正常28~57周龄的种鸡受精率较高。60周龄以后,公鸡精液质量就会变差,受精率也随之下降。

三、人工授精

提高受精率除了重视种母鸡和种公鸡的饲养管理,还要重视正确的采精和输精流程。

1.采精方式。

(1)采精员把公鸡捉出鸡笼外,进行保定。采精员拿好采精杯,把采精杯放在泄殖腔下面,然后用另外一只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对公鸡的肋骨后腹部的地方进行抚摸,在抚摸的时候拇指和食指要轻轻地往肛门滑动,快要到尾部时用手挤压,让精液流到采精杯里。

(2)把精液移到试管内,当把精液移到试管后,一定要用拿试管的那只手(采精前已佩戴一次性手套)拇指按住试管口,避免有杂物或者鸡毛掉进试管内。

(3)采精频率。可以采用隔天采精模式或者采两天休一天的采精模式。

(4)注意事项。吸精过程中要细心观察精液,如果有其他异物或者颜色异常,都要丢弃;采精时,避免鸡毛或粪便等杂物掉进采精杯中;从笼中取出公鸡应立即进行采精,以免摆布时间过长,出现公鸡麻木、精液量变少等现象。

2.输精流程。

(1)输精前的准备。采集到的精液可以直接用,不做稀释。

(2)翻肛。打开笼门,把母鸡的两只腿抓住,母鸡的腹部顶在鸡笼门口的地方,然后把母鸡的腿向着饲料槽的方向轻微用劲拉住,用食指伸直压放在泄殖腔的上面,拇指在下面按压,露出肛门。

(3)输精。输精人员把微量移液器调到固定值之后就可以用来输精。输精时将吸头插入母鸡的阴道中约1.5~2厘米。

(4)注意事项。每只鸡的输精量不能超过0.4毫升。下午三四点输精较好,在进行受精工作之前要把鸡架上面的鸡蛋全部收起来。输精适宜间隔时间为5~7天,推迟输精或过分缩短输精间隔,都会降低受精率。输精时输精量一定要足够,用微量移液器输精可以保证精子量,还可以避免浪费。输精时要慢且不能过于用力,避免伤到母鸡的输卵管。采集精液应在25分钟内用完,时间过长,精子活力下降,还会影响受精率。输精结束后,采精、输精的设备要做好消毒工作。同时,需要有高素质的输精员和助手协同操作。

四、小结

影响种鸡受精率的因素很多,在种鸡饲养方面要做好饲料量的调整工作,避免种鸡采食过多造成种鸡肥胖,进而影响受精率。工作人员要加强各项防疫工作,降低种鸡疾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人工授精的工作,人工授精的成败决定着种鸡受精率的高低。

猜你喜欢
受精率种鸡输精
肉用种鸡育成阶段的养殖管理技术
种鸡转群注意这七点
肉种鸡的饲养管理措施
种蛋受精率检查的重要性和结果解释
夏季雅士勇对蛋用种鸡受精率及孵化成绩的影响
种鸡休产期该咋管理
深部输精技术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不同输精方式及输精剂量和次数对母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研究
深部输精技术在规模猪场中使用效果分析
关于肉牛冻精改良异地输精的解冻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