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紫牦牛绒2009—2016 年绒品质分析研究

2020-09-18 03:48刘同娟张海宝陈华峰郑文新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回潮率细度牦牛

张 敏,刘同娟,张海宝,陈华峰,郑文新*,高 扬

(1.新疆畜牧科学院畜牧业质量标准研究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羊与羊毛羊绒质量安全监督检验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0;2.青海省纤维检验局,青海西宁 810001)

牦牛是一种生活在高寒区域的特有家畜,多数在海拔3 000 m 以上,我国牦牛多分布于青藏高原、喜马拉雅山、阿尔金山、昆仑山等高海拔地区[1-2]。我国是牦牛主产国,全世界牦牛数约为1 600 万头,我国就有1 500 余万头,约占世界牦牛总数的92%以上[3]。牦牛绒是牦牛为抵御寒冷在粗毛底部长出的一层细密绒毛[4],具有保暖、手感柔软、弹性好以及光泽柔和等优点,是动物纤维中仅次于羊绒的高档纺织原料[5],并且牦牛绒价格相对较低且产量高,随着纺织工艺的提高,牦牛绒越来越受到人们的认可。而牦牛绒根据其天然颜色分为白牦牛绒、青牦牛绒和紫牦牛绒[6]。本研究从青海省2009—2016 年紫牦牛绒绒包中取样,对其平均纤维直径、纤维直径变异系数、平均长度、短绒率、含粗率回潮率等进行测定分析,为牦牛绒品质提供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样品采集 实验原材料来自青海省果洛地区2009—2016 年的紫牦牛绒绒包(将脱落的牦牛绒从牦牛体表收取后,将牦牛绒打包成60 kg 的软包),根据《山羊绒》(GB 18267—2013)[7]所述方法从绒包中取样,进行毛绒品质分析。2009—2016 年各采样年份绒包数量分别为19、8、18、5、3、7,合计60 包。

1.2 实验仪器 本研究用到的仪器有CU 系列显微投影细度仪、八篮恒温烘箱、天平(1/10000)、半自动四槽洗毛设备等。

1.3 指标测定与方法 牦牛绒长度按照《山羊绒》(GB 18267—2013)[7]中手排长度试验方法测定,平均长度是牦牛绒整体的长度的平均值,中间长度是手排排板长度中间位置的绒的长度(中间长度是估计纺织企业使用精梳机,将短绒梳掉后的长度能达到多少的重要参考指标);牦牛绒纤维直径按照《羊毛纤维直径试验方法投影显微镜法》(GB / T 10685—2007)[8]中的方法测定;牦牛绒短绒率按照《山羊绒》(GB 18267—2013)[7]中方法测定;牦牛绒含粗率按照《牦牛绒》(GB/T 12412—2007)[6]中的方法测定;牦牛绒回潮率按照《毛绒纤维回潮率试验方法 烘箱法》(GB/T 6500—2008)[9]中的方法测定。

1.4 统计分析 采用Excel 201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初步整理,使用SPSS 22.0 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T 检验和相关性分析。所用模型:

其中,Yij为观察值,μ为总体均值,αi为场效应,eij为随机残差效应。

2 结果

2.1 紫牦牛绒绒毛品质性状分析 由表1 可知,用于测定的紫牦牛绒平均纤维直径均值为19.74 μm,纤维直径变异系数的均值为25.35,平均长度均值28.36 mm,中间长度均值为27.08 mm,短绒率均值为14.84 %,含粗率均值为4.89 %,回潮率均值为20.21 %。

2.2 2009 年与2012 年紫牦牛绒绒毛品质性状 由表2可知,2009 年紫牦牛绒绒包样品的平均纤维直径显著高于2012 年,2012 年的紫牦牛绒绒包样品的平均长度、中间长度、短绒率均显著高于2009 年,2009 年与2012年间的含粗率、回潮率无显著差异。

表1 紫牦牛绒绒包样品品质性状描述性统计结果

2.3 紫牦牛绒绒毛品质性状相关分析 由表3 可知,紫牦牛绒绒包样品的纤维直径与含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短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平均长度、中间长度呈显著正相关;平均长度与中间长度、含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中间长度与含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回潮率与各性状间均无显著相关。

3 讨 论

绒包是将剪下的牦牛绒按一定规格打捆成包,进而便于运输交易。根据《山羊绒》(GB 18267—2013)[7]要求,在样品制备时需要从绒包中部和另一随机部位抽取样品,并分为A、B 部分,其中A 部分不少于1 kg,用于长度、纤维类别等的测定,B 部分不少于2 kg,用于纤维直径、回潮率等的测定,所测得结果可反映绒包整体情况,有利于了解牦牛绒的品质。

细度是反映毛用动物绒毛品质的重要指标,牦牛绒的纤维直径直接影响着牦牛绒的经济价值和纺织性能,还决定了纺织工艺中参数的确定[5,10]。本研究中测得紫牦牛绒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9.74 μm,较新疆巴州牦牛绒的平均纤维直径(23.90 μm)[11]细。青海属于高原大陆性气候,而新疆巴州属于中温带和暖温带大陆性气候,可能是不同地区牦牛为适应当地气候引起牦牛绒品质的差异。同时本研究青海紫牦牛绒粗于其他研究中牦牛绒(15.08 μm)[12]白绒山羊(15.81 μm)[13]的研究结果,而细于阿克苏地区羊驼毛细度(23.36 μm)[14]。

牦牛绒的长度同样影响着纤维的性能和价值,也是纺织工业中的重要参数[5]。本研究中紫牦牛绒平均长度为28.36 mm,略低于冯山等[12]测得牦牛绒的长度(30.00 mm);本研究中牛绒平均长度的范围为25.40~36.23 mm,中间长度范围为24.00~34.00 mm,吴娟等[15]研究结果显示牦牛绒纤维的长度范围为5~130 mm,本研究结果均在此范围内。

表2 2009 年与2012 年紫牦牛绒绒毛品质性状比较

表3 各性状间相关性分析

通过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对纤维直径、长度、短绒率均存在显著影响,对含粗率和回潮率均无显著影响,说明不同年份间紫牦牛绒的细度、长度、短绒率存在一定差异。而通过T 检验分析发现2012 年紫牦牛绒绒包样品显著细于2009 年,并且2012 年的紫牦牛绒绒包样品的平均长度、中间长度、短绒率均显著高于2009 年,反映出青海地区牧场对牦牛绒的选育有较好成效。

依明• 苏来曼等[16]在青格里绒山羊的研究中发现山羊绒长度与细度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024;王兴涛等[13]和刘燕等[17]在绒山羊中的研究发现绒长度和细度之间呈弱相关(-0.3

4 结 论

本研究结果表明,紫牦牛绒绒包样品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9.74 μm,长度为28.36 mm,短绒率为14.84%,含粗率为4.89%,回潮率为20.21%;同时纤维直径与绒长呈显著正相关,与含粗率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短绒率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牦牛绒选育中,既要降低牦牛绒细度,还要兼顾其他性状,做到平衡育种,以提高牦牛绒品质。

猜你喜欢
回潮率细度牦牛
微波籽棉回潮率测量仪技术试验报告分析
原料煤细度对焦炭反应后强度的影响研究与实践
赛牦牛(布面油画)
牦牛场的雪组诗
美仁大草原的牦牛(外一章)
跟着牦牛去巡山
基于灰色模型的锅炉煤粉细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
涂料细度测定的影响因素探讨
合理控制浆纱回潮率的探讨
某公司铜炉渣选矿磨矿细度工艺参数的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