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芪粉对藏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

2020-09-18 03:48王宪举魏海燕姜翠霞胡长胜周玉青丁路明
中国畜牧杂志 2020年9期
关键词:肉样眼肌羊肉

王宪举 ,魏海燕,闫 琦,姜翠霞,胡长胜,周玉青,丁路明,3*

(1.兰州大学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2.青海省海北州畜牧兽医科学研究所,青海海北 810299;3.青海大学青海省高寒草地适应性管理重点实验室,青海西宁 810016)

在传统养殖过程中,常使用抗生素以增加动物产品产量、提高经济效益。随着抗生素的大量使用,抗生素残留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问题日益严重[1]。因此,开发可替代抗生素的饲料添加剂逐渐成为研究热点。已有研究表明,黄芪具有药物性和营养性双重功效,可以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应用到家畜饲粮中[2]。黄芪不仅具有免疫作用,可活化机体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同时可增加饲料利用效率,提高经济效益[2-3]。

黄芪含丰富的黄芪多糖、黄酮、胆碱、甜菜碱、氨基酸、蔗糖、葡萄糖、醛酸、叶酸等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4],具有补气固表、利水退肿、脱毒排脓、调节代谢等功效[5]。相较于抗生素类添加剂,黄芪作为添加剂最大的优势是纯天然、低毒副作用。此外,黄芪还具有加工方便、功能全面等优点[4-6]。黄芪作为添加剂在家禽养殖中应用可提高动物产品产量,改善肉品质和风味[3,7]。目前有关中药黄芪在藏羊肉品质上的研究较少。本试验旨在探究在基础饲粮中添加不同比例黄芪对藏羊生产性能和肉品质的影响,为改善藏羊肉品质以及黄芪在藏羊饲料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时间与地点 试验于2018 年10 月20 日—2019年1 月3 日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海北高原现代生态畜牧业科技试验示范园(N36°55',E100°57')进行,试验期间最高气温0~9℃,最低气温-18~-4℃。

1.2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选择9 月龄、体重(31±1.4)kg、健康状况良好、遗传背景相同的公藏羊24 只。随机分为4 组(对照组、2%黄芪组、5% 黄芪组和8% 黄芪组),分别饲喂日粮干物质基础0%、2%、5%和8%黄芪粉,每组6 只。试验羊随机安排在24 个2.5 m×3.5 m 的围栏中,单栏饲养,自由饮水。基础饲粮于每日07:00 和18:00 饲喂,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见表1。颗粒料购自门源县永兴生态农牧开发有限公司,主要原料为玉米、麸皮、大豆粕、多种氨基酸添加剂和复合预混料等,因饲料配方涉及专利,各组分添加比例未公开。黄芪粉收购自甘肃省陇西县,洗净烘干后粉碎,过1 mm 筛网。黄芪粉中黄芪多糖含量为12.58%,黄酮含量为0.12‰,甲苷含量为0.87‰。

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试验开始前对羊舍进行彻底清扫和消毒。试验期间,除饲养员外禁止其他人进入羊舍,以减少试验羊应激反应。

表1 饲粮组成及营养成分(干物质基础) %

1.3 样品采集 试验开始后每两周取饲料样品,85℃烘干后粉碎,用以分析饲粮营养。正试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对试验羊称重,并计算日增重。每天称投喂的饲料重和剩余的饲料重,以计算采食量。饲养试验结束后,所有试验羊在禁食24 h、禁水2 h 后,按颈动脉放血法进行屠宰并采集计算屠宰数据。取背最长肌当即检测肉品质指标,另取100 g 背最长肌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计算含水量。粉碎后检测肉中的养分含量。

1.4 检测指标

1.4.1 饲粮营养成分 参照各仪器使用说明书检测饲料营养成分。使用105℃烘干法测定干物质(DM)含量;使用全自动纤维分析仪(ANKOM,2000i)测定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使用全自动凯氏定氮仪(Hanon,JK-9830)测定粗蛋白质(CP)含量;使用550℃高温灼烧法测定粗灰分(Ash)含量;粗脂肪(EE)用脂肪测定仪(Hanon,SOX500)测定。

1.4.2 屠宰性能 用铅笔在硫酸绘图纸描绘出第12~13根肋骨间背最长肌横截面的轮廓并估算眼肌面积。用游标卡尺测量眼肌中部正上方脂肪厚度为背膘厚。用游标卡尺夹住第12 与第13 根肋骨之间,距背脊中线11 cm处的组织,读取组织厚度,即GR 值。

眼肌面积(cm2)=眼肌高度×眼肌宽度×0.7

1.4.3 肉品质 在屠宰后45 min 内,用pH 计(Testo,testo 205)测量pH45min,在4℃条件下存放24 h 后,测pH24h。失水力参考《猪肌肉品质测定技术规范》(NY/T 821-2004)测定。剪切力参考《肉嫩度的测定 剪切力测定法》(NY/T 1180-2006),用肌肉嫩度仪(天翔飞域,C-LM3)测定。取肉样30 g 左右,剥离肌外膜所附着的脂肪后称重,将样品用锡箔纸包裹置于锅中蒸45 min 后取出,冷却30 min 用滤纸吸去表面水分并称重,计算熟肉率。将背最长肌修整为5 cm×3 cm×2 cm 的长条,用铁丝挂住肉条一端,放入充满气体的食品袋中,使肉样不与食品袋壁接触,将袋口扎紧,在4℃冰箱中吊挂24 h 后,用精度为0.001 g 的天平测定悬挂前后的肉样重量,用滤纸吸去肉样表面的水分称重并计算滴水损失率。将色差仪(威福光电,WR-18)镜头垂直紧扣背最长肌横断面上,测定亮度(L*)、红度(a*)和黄度(b*),并计算彩角(H°)和色彩饱和度(C*)[7]。

熟肉率=蒸煮后肉样重/蒸煮前肉样重×100%

滴水损失=(肉样挂前重-肉样挂后重)/肉样挂前重×100%

1.4.4 羊肉营养成分指标测定 将约100 g 背最长肌样品带回实验室,用冷冻干燥机干燥后计算含水量。粉碎后检测肉中DM、CP、EE 和Ash 的含量。

1.5 统计分析 本试验结果使用Excel2016 进行饲料营养基础数据处理,使用SPSS 20.0 进行ANOVA 分析以及Duncan´s 多重比较,以P<0.05 表示差异显著,结果表示为平均值和均方根误差(SEM)。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剂量黄芪粉对藏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由表2 可知,各处理组初始体重没有显著差异。试验结束后,2%、5% 和8% 黄芪组的末重和胴体重均显著高于对照组。8%黄芪组的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最高,分别高于对照组5.92%和14.11%。与对照组相比,黄芪添加组的日增重和耗料增重比显著增加。8%黄芪组的干物质采食量显著高于其他组。5%黄芪组的屠宰率显著高于其他组。背膘厚和GR 值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5%黄芪组的背膘厚和GR 值高于其他组。2% 黄芪组和8% 黄芪组的眼肌面积差异不显著,但显著高于对照组,8%黄芪组显著低于5%黄芪组。随黄芪粉添加剂量的增加,肾周脂肪的沉积重量显著增加,对照组最低,8%黄芪组最高。2%黄芪组、5%黄芪组和8%黄芪组的肾周脂肪分别较对照组升高了11.7%(P<0.05)、26.7%(P<0.05)、46.7%(P<0.05)。

表2 不同剂量黄芪粉对藏羊屠宰性能的影响

2.2 不同剂量黄芪粉对藏羊肉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如表3 所示,pH45min和pH24h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羊肉经冷藏24 h 后,对照组、2% 黄芪组、5% 黄芪组、8% 黄芪组的pH 分别下降0.32、0.35、0.14、0.40、5%黄芪组和8%黄芪组的失水力显著低于对照组和2%黄芪组。添加黄芪粉对背最长肌的滴水损失没有显著影响,但随着添加量的增加,滴水损失有减小趋势。含水量和熟肉率在各组间差异不显著,但5% 黄芪组背最长肌的含水量和熟肉率均高于其他组。与对照组相比,添加黄芪粉显著降低了羊肉剪切力,降低幅度为13.53%~20.92%,但3 个试验组间差异不显著。随着饲喂黄芪量的增加可显著增加肉的a*和C*,但对L*、b*和H°影响不显著。

表3 不同剂量黄芪粉添加对藏羊肉品质的影响

由表4 可以看出,黄芪添加剂对羊肉Ash、EE 和CP 均没有显著影响。与其他组比较,5%黄芪组羊肉的Ash 最低,CP 含量最高。

表4 不同剂量黄芪粉添加对藏羊肉养分含量的影响(DM 基础) %

3 讨 论

3.1 不同剂量黄芪粉对藏羊生产性能及屠宰性能的影响本试验结果表明,黄芪添加可以显著增加藏羊的干物质采食量,降低耗料增重比。这与在肉鸡[8]和猪[3]等动物试验中的结果一致。5% 和8% 黄芪添加组的藏羊生长性能最好,2%添加组次之。近年来,大量研究证明,黄芪含丰富的黄芪多糖等生物有效成分,兼具营养性和调节代谢的药物性[9]。在提供营养的同时,黄芪中的活性物质可以改善瘤胃发酵,增加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从而提高动物营养物质的消化率和利用率,提高生长速度[10]。本研究发现,黄芪可以显著增加藏羊胴体重和屠宰率。杜丽英等[11]研究也发现,在基础日粮中添加3.5% 黄芪能够有效提高太行黑山羊屠宰率。Min 等[12]研究表明,黄芪多糖可通过抑制肌肉生长抑素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从而促进肌肉生长,增加胴体重量,提高屠宰率。饲粮中添加5%黄芪增加了眼肌面积,眼肌面积与胴体瘦肉率呈正相关[13],间接反映了其可提高瘦肉率,与黄芪在育肥猪上的研究结果一致[3]。

3.2 不同剂量黄芪粉对藏羊肉品质及养分含量的影响pH 是反映肉品质的重要指标,与宰后肉的糖酵解程度直接相关,最终会影响肉的嫩度、失水力和颜色等,是区分正常肉质和异常肉质的重要指标。畜禽屠宰以后,肌肉中的糖原迅速降解,产生乳酸,进而导致pH 下降[14]。本试验中,各个处理组的羊肉pH45min和pH24h均在正常范围(5.6~6.4)内[15]。虽然各组pH45min和pH24h均没有显著差异,但是5%黄芪组pH 下降的幅度最小,可能与添加5%黄芪提高肌肉抗氧化性能减缓肌肉的酸败过程有关[16]。丁利君等[17]表明,黄芪多糖可以清除自由基,增强机体抗氧化性能。Zhang 等[18]研究发现,添加5%黄芪可提高肉鸡血清抗氧化酶活性,改善抗氧化状态。而较好的肌肉抗氧化能力有助于保存和延长货架期。

系水力指肌肉组织保持原有水分和添加水分的能力,是反映羊肉感官品质的重要指标,直接影响肉的滋味、多汁性、嫩度、色泽、营养成分和香气等食用品质,同时对加工肉的产量、结构和肉色等有较大影响。系水力可以通过肉的含水量、失水力、滴水损失率和熟肉率来体现[19]。本研究结果表明,黄芪组藏羊保水性能优于对照组,这可能与黄芪促进了肌肉发育[12]、增强了肌肉的抗氧化性能有关[16]。谢燕妮等[20]研究也表明黄芪提高了三黄鸡的熟肉率和肌肉含水量。

肉的色泽是重要的感官评定指标,是消费者挑选、购买的主要依据之一[21]。较好的肉色能直观地增加肉的综合品质,更好地引起消费者的食欲。肉色主要由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形成,受氧化作用和光反射的综合影响[22]。抗氧化能力和肌肉保水性能直接影响肉的色泽[14,19]。本试验结果显示,添加5%~8%黄芪改善了羊肉色度,颜色更加鲜艳,增加了肉的新鲜感。

剪切力直接影响羊肉的口感。肉的嫩度与多种因素有关,除受动物、年龄、营养状况、屠宰后处理条件的影响之外,还受肌内脂肪和肌肉纤维的影响[23-25]。本试验中,给藏羊饲喂黄芪粉后,黄芪组藏羊背最长肌的剪切力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这与添加黄芪在育肥猪上研究结果一致[3]。向元容等[26]在乌骨鸡上的研究也同样证明黄芪可以提高肌肉嫩度以及肉品质。本试验结果显示,饲喂黄芪后藏羊的肾周脂肪显著增加,背膘厚有增加的趋势,而肌间脂肪没有差异。脂肪是动物有机组成之一,一般家畜体内脂肪的含量为其体重的10%~20%[24]。黄芪有促进营养转化、沉积脂肪的作用[3,20]。研究表明,黄芪有助于育肥猪肌间脂肪的沉积[3]。

黄芪的药物毒性较低、药物安全性较高,但大量长期服用可能会导致一定的器官毒性[27]。动物的机体免疫会随着黄芪添加量的增加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28]。本研究结果显示,当黄芪添加量增加到8%,显著增加了藏羊屠宰率、GR 值、背膘厚、眼肌面积,但其改善作用低于5%黄芪添加量,这可能是黄芪添加量过高时,会导致动物采食过多次生功能性物质,而抑制家畜营养利用。

4 结 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在藏羊日粮中添加5%~8%黄芪粉有助于提高藏羊的生长性能,增加胴体重量和屠宰率,促进脂肪沉积,改善藏羊肉品质。

猜你喜欢
肉样眼肌羊肉
北京黑猪FUBP3和USP43基因多态性与眼肌面积性状的关联分析
“扒羊肉”
不同辐照剂量对冷链包装畜禽肉品质的影响
沙乌头猪二元杂种猪活体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葡萄皮提取物协同冰鲜对牛肉的抗氧化效果
开春食羊肉,滋补健体
三元猪不同体重阶段背膘厚与眼肌面积的研究
冬补一宝 羊肉
不同杀菌条件对酱牛肉品质的影响
羊肉宴引发的惨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