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续之廉不止于“悬鱼”

2020-09-21 08:41吴绍山
群众 2020年14期
关键词:流俗后汉书太守

吴绍山

羊续是我国东汉时期的著名廉吏,曾任南阳太守。《后汉书·羊续传》记载,“府丞尝献其生鱼,续受而悬于庭;丞后又进之,续乃出前所悬者,以杜其意。”意思是说,羊续的下属曾经给他送来活鱼,羊续接受了,并把鱼悬挂起来,等到下属再来送鱼时,羊续就把之前悬挂的鱼拿给他看,以杜绝他的想法。这就是历史上广为传诵、引为美谈的“羊续悬鱼”故事。

其实,认真品读《后汉书》中羊续传记相关内容,可以发现羊续之廉不止于“悬鱼”,还有更多维度的内涵,这对于我们今天的廉政建设或许具有启发意义。

其一,羊续之廉不仅体现为“悬鱼”以拒他人之贿,还体现为不随流俗、俭以养德、葆守本心。据《后汉书》记载,“时权豪之家多尚奢丽,续深疾之,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羊续身为一郡太守,保持基本的“太守待遇”应是可以做到的,但他“常敝衣薄食,车马羸败”。这并非其标新立异或沽名钓誉,而是他不随流俗、俭以养德的体现。正是因為有了这份勇气,他才能始终葆守生活俭朴的本心,进而做到为政清廉。羊续俭以养德的做法启示我们,面对诱惑尤须保持自我定力和自我清醒,“井泉”不满但“汲而不竭”,如果贪图享受、欲壑难填,既得“井泉”之利又投贪腐之“江海”,最终必然“溺”亡。

其二,羊续之廉不仅体现为“悬鱼”以保个人操守,还体现为整肃风纪、营造清廉为政的良好风气。据《后汉书》记载,羊续任南阳太守时,不仅个人清廉,对治下也颇是严厉。作为一郡太守,如果仅保个人操守清廉,那只是自我修身意义上的“小廉”,将其推而广之,落到施政范围、工作要求中去,才是为政以德的“大廉”。这就启示我们,对于羊续之廉,要充分认识到其由己及人、由小到大的这层内涵,把个人廉洁作为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以己带人、以上率下,落到能力所及的工作范围中去,最终形成的廉洁之效将更加广泛,远超个人意义。

其三,羊续之廉不仅体现为“悬鱼”以为下示范,还体现为面对外在压力时依然能够守住底线、不易本色。据《后汉书》记载:“六年,灵帝欲以续为太尉。时拜三公者,皆输东园(注:东汉时期负责皇室庶务和私财的机构)礼钱千万,令中使督之,名为‘左驺。其所之往,辄迎致礼敬,厚加赠赂。续乃坐使人于单席,举缊袍以示之,曰:‘臣之所资,唯斯而已。左驺白之,帝不悦,以此不登公位。”彼时,三公之位尚需“礼钱”,无赠赂而“帝不悦”,可见当时朝廷官场贪腐之盛、风纪之差。以羊续所担任的官职和地位,他对当时的社会状况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不可能不知悉。然而,他依然敢于“抗上”不遵,拿着麻絮旧袍告诉中使说:我所有的财物,唯斯而已。历史没有给我们留下位居三公之位的羊续,但却留下了名扬千古的羊续。这就启示我们,廉洁的“真金”需要经受住“火”炼,在个人名利面临考验的关口坚守廉洁而不移,才能最终守护住崇高品德。

廉洁因其落于细节更显不易,只有在工作之微末、生活之点滴中防微杜渐,才能避免堤溃蚁孔、气泄针芒。廉洁因其坚定不移更显可贵,只有将其内化于心、成为信念,才能外化于行、自觉自为;廉洁因其贯彻始终更显伟大,只有持之以恒、慎终如始,才能真正筑起牢不可破的长久防线。

(作者单位:江苏省社科联)

责任编辑:朱瑾

猜你喜欢
流俗后汉书太守
抱朴子
略论汉语流俗词源
克己奉公
让子弹飞
文学作品中英国19世纪的社会流俗
冒充太守,得认识儿子
王符生平简述——《后汉书·王符传》释读附拾遗二则
《后汉书》郭玉脉法校文
“太守”是怎样的官职
流俗词源的研究范围和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