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辅助燃烧法制备多孔La2O3 及其吸附性能研究

2020-09-22 06:40赵金花王宇松黄忠亮陈武华欧阳清海吕芬芬罗江水
工业水处理 2020年9期
关键词:苄基孔径溶液

赵金花,王宇松,傅 韬,黄忠亮,陈武华,欧阳清海,吕芬芬,罗江水

(1.龙岩学院化学与材料学院,福建龙岩364000;2.龙岩学院物理与机电工程学院,福建龙岩364000;3.四川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成都610065)

近年来, 水体富营养化成为了全世界面临的重大环境污染问题之一, 而总磷是导致水体富营养化最关键的因素之一〔1〕。 因此,污水中磷的去除与回收利用成为了研究热点。目前,常见的污水除磷方法主要有:化学沉淀法、膜处理法、生物法及吸附法等。吸附法由于具有操作简单、处理速度快、可回收、不产生二次污染等优点而备受关注〔2〕,吸附法中吸附剂的选择至关重要。 镧系吸附剂由于易与配位结合,是常用的除磷吸附材料。

目前常用的活性镧化合物环境除磷剂为La(OH)3和La2O3,且其中对La2O3改性材料的研究非常多〔3〕,本研究以La(NO)3·6H2O 为反应试剂,甘油为引燃剂,聚乙二醇为分散剂,N-甲基-N-苄基吗啉离子液体为辅助试剂,采用低温燃烧法,成功制备出多孔La2O3,所制备样品含有大量的中、大孔结构,所制备的产品未经改性直接应用于的吸附,吸附容量可达550.62 mg/g。

1 实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试剂:La(NO)3·6H2O,国药集团;甘油、磷酸二氢钾、四水合钼酸铵、浓硫酸,西陇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氯化亚锡,天津红岩试剂厂,以上试剂均为分析纯;聚乙二醇,国药集团,化学纯;N-甲基-N-苄基吗啉离子液体(自制);蒸馏水(自制)。

仪器:DF-1 型磁力搅拌器,金坛市江西化工厂;800-B 型离心机, 金坛市杰瑞尔电器有限公司;DGG-9070A 型电热恒温鼓风干燥箱,上海色森信实验仪器有限公司;SX-2.5-10x 型高温电阻炉, 沈阳市节能电炉厂;UV-2000 型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尤尼克(上海)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

1.2.1 N-甲基-N-苄基吗啉离子液体的合成

参照参考文献〔4〕的方法合成N-甲基-N-苄基吗啉离子液体,反应式见式(1)。

1.2.2 多孔La2O3的制备

按照等物质的量比,分别称取La(NO3)3·6H2O 43.3 g、甘油9.3 g,向两者中分别加入去离子水,配制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在甘油中加入一定量的N-甲基-N-苄基吗啉离子液体,加入1 mL(0.01 mol/L)的聚乙二醇,再将两者倒入同一个烧杯中混合均匀,用硝酸或氨水来调节溶液的pH 为5,再用磁力加热搅拌器对其进行搅拌加热,使溶液充分混合,待搅拌均匀后将混合液转移至坩埚中, 将坩埚放入电阻炉中煅烧,煅烧结束后,即得到蓬松的白色粉末状产品。

1.2.3 La2O3对的吸附性能测试

准确称取0.01 g 的La2O3, 加入到50 mL 0.2 g/L磷酸盐溶液中,用1∶1 HCl 调节溶液pH,在一定温度下磁力搅拌一段时间后, 吸取10 mL 溶液经离心机离心8 min, 吸取2 mL 离心后的上清液于50 mL的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40 mL 后加入2 mL 的钼酸铵-硫酸溶液、3 滴氯化亚锡-丙三醇溶液,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在室温条件下静置10 min,在波长为660 nm 下测其吸光度〔5〕。 吸附量的计算方法见式(2)。

ρ0——的初始质量浓度,g/L;

ρt——吸附后溶液中的质量浓度,g/L;

V0——待吸附溶液体积,L;

m0——吸附剂质量,g。

1.3 材料表征

采用DX-2700 型X 射线衍射仪(丹东方圆仪器设备有限公司)分析样品的晶相结构,Cu-Kα 为放射源,扫描范围为5°~80°,扫描速度为0.03 (°)/min;BET 表征使用Tristar Ⅱ3020 型比表面与孔隙分析仪(麦克莫瑞提克有限公司)测试样品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孔容;STA 表征使用STA449F3 型同步热分析仪(德国耐驰仪器公司),温度为20~1 000 ℃,升温速率为10.000 ℃/min;使用S-3400 N 型扫描电子显微镜(日本日立公司)表征产物的形貌。

2 结果与讨论

2.1 多孔La2O3 的表征

多孔La2O3吸附PO43-前后的SEM、XRD 见图1。

图1 多孔La2O3 吸附前后的SEM、XRD

由图1(a)可知,多孔La2O3吸附前表面较光滑,存在大小不一的孔洞结构,并且有明显的大孔存在。吸附后多孔La2O3表面的中大孔结构明显消失。

由图(b)可知,吸附前样品在26.1°、29.1°、29.9°、39.5°、46.0°、52.1°、53.7°、55.4°、55.9°、60.4°、62.3°、66.9°、72.1°、73.4°、75.3°、79.2°处出现了La2O3的特征峰,分别对应La2O3的(100)、(002)、(101)、(102)、(110)、(103)、(200)、(112)、(201)、(004)、(202)、(104)、(203)、(203)、(210)、(211)、(114)、(212)、(105)、(204)晶面(No.05—0602),说明样品属于六方晶系。样品的特征峰峰形尖锐且没有出现杂峰,说明样品的结晶度好、纯度高;吸附后样品没有明显的特征峰,说明吸附后样品呈现无定型态。

多孔La2O3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孔径分布见图2。

图2 多孔La2O3 的吸附-脱附等温曲线和孔径分布

由图2 可知,多孔La2O3吸附前的脱附等温线在吸附等温线之上,且在P/P0为0.8~1.0 的范围内由于毛细凝聚的发生,出现了气体回滞环,在IUPAC 分级中表现为H1 型磁滞回线的Ⅳ型等温线,表明样品具有介孔结构。结合孔径分布可知,样品的孔径主要集中在50 nm 和150 nm 左右。

多孔La2O3吸附以后,在P/P0为0.8~1.0的范围内气体回滞环消失,说明由于样品孔状结构引发的毛细凝聚现象消失,结合SEM 形貌表征可知,吸附后样品表面孔的数量明显减少,样品的比表面积也由吸附前的29.10 m2/g 减小为13.32 m2/g。

通过TG-DSC 曲线考察多孔La2O3的热稳定性,结果表明,样品的失重主要发生在室温为300 ℃、300~400 ℃、500~800 ℃时,失重率分别为1%、6%、2%左右。 300 ℃以前的失重可归结为样品吸附水和结合水脱除引起〔6〕;300~400 ℃的失重是由于样品中残留的少量聚乙二醇引起的;500~800 ℃的失重则归结为少量La(OH)3和La2O2CO3分解〔7〕。 样品在1 000 ℃以内的失重率未超过10%。 由此可见,本研究合成的多孔La2O3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2.2 吸附性能测试

在La2O3的投加量为0.01 g溶液pH 为6,吸附时间为30 min, 吸附温度为35 ℃的条件下,考察初始质量浓度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3。

图3 初始质量浓度对多孔La2O3 吸附PO43-效果的影响

2.2.2 吸附时间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La2O3投加量为0.01 g,初始质量浓度为0.2 g/L,溶液pH 为6,吸附温度为35 ℃的条件下,考察吸附时间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4。

图4 吸附时间对多孔La2O3 吸附效果的影响

由图4 可知,90 min 以前, 随着吸附时间的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大。 当吸附时间为90 min 时,吸附量达到最大,说明多孔La2O3达到吸附饱和。 随着吸附时间的继续增加, 由于吸附剂与吸附质之间作用力较弱,持续地磁力搅拌导致部分吸附质脱落,致使吸附量有所下降〔8〕。

2.2.3 吸附温度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La2O3投加量为0.01 g,初始质量浓度为0.20 g/L,溶液pH 为6,吸附时间为30 min,考察吸附温度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5。

图5 吸附温度对多孔La2O3 吸附效果的影响

由图5 可知,吸附温度低于55 ℃时,随着吸附温度的升高,吸附量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说明La2O3对的吸附过程为吸热过程〔9〕,吸附温度的升高有利于La2O3对的吸附,当吸附温度在55 ℃与65 ℃之间时,吸附量趋于平稳,因此选择55 ℃为最佳吸附温度。

2.2.4 溶液pH 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

在La2O3投加量为0.01 g,初始质量浓度为0.2 g/L,吸附温度为55 ℃,吸附时间为30 min 的条件下,考察溶液pH 对多孔La2O3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见图6。

图6 溶液pH 对多孔La2O3 吸附效果的影响

由图6 可知,多孔La2O3的吸附性能受pH 的影响显著。 因为磷酸是三元酸,在不同的pH 下有不同的解离平衡〔10〕。当溶液pH>12.3 时,磷酸盐主要是以形式存在;pH 为7.2~12.3 时,主要以磷酸氢根形式存在;pH 为2.1~7.2 时,主要以磷酸二氢根形式存在〔11〕。由于羟基的离解,导致了La2O3的表面带正电荷;溶液的pH 太低,可使吸附剂部分溶解,导致La2O3的有效质量降低;而溶液的pH 过高,致使溶液中的OH-增加,而OH-与都带有负电荷,二者会产生吸附竞争,导致除磷剂对的吸附量减少。所以当pH 为2~6 时,更有利于La2O3与阴离子产生亲和力,因此以形式存在时更有利于吸附〔12〕。

2.3 正交试验

2.3.1 正交试验设计

表1 正交试验的因素与水平

2.3.2 正交试验结果分析

正交试验结果见表2。

表2 正交试验结果

由表2 可知,分析极差可得,影响吸附量的各因素重要顺序为:B>A>C>D, 即初始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其次为溶液pH,然后是温度,最后是吸附时间。最佳吸附条件为A3B4C4D3,即磷酸盐溶液的pH 等于6,P初始质量浓度为0.2 g/L,吸附温度为55 ℃,吸附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进行吸附试验,测得的吸附量为550.62 mg/g。

2.4 吸附热力学与吸附动力学研究

采用Langmuir 模型与Freundlich 模型对试验数据进行拟合,拟合参数见表3。

表3 等温吸附模型的吸附参数

由表3 可知,对比R2,多孔La2O3对的吸附更符合Langmuir 等温吸附模型,其理论最大吸附量(qm)为287.4 mg/g,与实验值258.9 mg/g 较为吻合。

采用准一级动力学模型和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对试验值进行拟合,拟合参数见表4。

表4 吸附动力学模型的吸附参数

由表4 可知,对比R2,准一级动力学模型的拟合度优于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表明所制备的多孔La2O3对的吸附更符合准一级动力学, 且理论平衡吸附量(qe)为398.8 mg/g,与实测值395.6 mg/g 接近。

3 结论

(1)采用低温燃烧法制备得到多孔La2O3粉体,利用XRD、STA、BET、SEM 等表征手段对所制备多孔La2O3进行了表征,XRD 测试结果显示,所制备的La2O3为六方晶型,结晶度高,纯度好;结合SEM 与BET 表征结果, 可以确定所制备的多孔材料孔径范围分布较广,其中以中、大孔居多;通过对样品进行热性能表征可知,样品在1 000 ℃以内失重率在10%以内,说明样品的热稳定性良好。

(2)正交试验结果表明,影响吸附量的各因素:磷酸根初始质量浓度>pH>吸附温度>吸附时间;同时得到的最佳吸附条件:初始质量浓度为0.2 g/L,溶液pH 为6,吸附温度为55 ℃,吸附时间为90 min,在此条件下,吸附量可达550.62 mg/g。

猜你喜欢
苄基孔径溶液
象外之象——牛健哲《溶液》短评
『溶液』知识全解读
解读“溶液”
不同渗透率岩芯孔径分布与可动流体研究
大孔径数控管螺纹车床辅助支撑的设计改进
Preparation of bimodal grain size 7075 aviation aluminum alloys and the ir corrosion properties
分布式孔径相参合成雷达技术
欧盟禁止在化妆品成份中使用3-亚苄基樟脑
聚苯乙烯/苄基木粉复合材料的染色研究
木醋液与6-苄基腺嘌呤对拟南芥生长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