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探索

2020-09-23 19:00冯香入
销售与管理 2020年10期
关键词:探索与实践课程教学

冯香入

[摘 要]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是会计学及财务管理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在本文中,作者将应用研讨性的教学方法与实践相结合,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浅入深,根据小组讨论的方式不断优化和改进该理论的研讨办法。这样一来,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

[关键词]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探索与实践

在新课标教学思路改革的期间,各高校纷纷对财务类的课程进行了整合与改进。一方面,在教学方法上进行了创新,另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也不断地拓展,使教学内容更具延展性和张力。同时,在课堂中更加侧重于研讨与讨论,为培养实用型的创新人才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但是,这一教学方法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的应用范围仍然有限,许多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对于会计类学科的教学,依然保有传统的认识,对会计学科的知识传递和拓展性起到了阻挠作用。本文,作者将结合相关工作经验,对《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的课程特点进行归纳和提炼,将研讨性的探索和实践内容更好地融入到相关的课程之中,进而探索出一种更高效率的课堂教学模式,从而使学生更好地吸收课堂知识内容,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概述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是基于会计学的教学基础之上,结合税收法规与税务筹划所进行的课程创新。在实际的工作应用中,相关的会计人员除了要懂得会计专业知识,同时也要了解最新的税务法律和制度等法律条例,对于涉及到的业务领域进行合理判断。同时,很多企业也希望从业的会计工作者不仅要懂会计,更要能够进行合理的税收筹划,为企业节约成本,进而满足社会和市场的需要[1]。

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结合会计学和财务管理等专业特点,为学生讲授税收筹划的知识,而这些知识的实践与会计学与筹划的课程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所学知识点的应用能力。但是,如果只学会了税收筹划,而没有学习基本的财务制度和相关的税法内容,就会把课程的学习更多地花在研究税务的制度上,导致将课程的内容主次混淆。所以,大多数高校会将税务会计和与税务筹划统筹设置,在要求学生已经了解相关税务基础之上来进行讲授这门课程。为了避免上述问题,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基础,降低教学难度,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知识点更好地分解:一是要将更多的税法的内容结合到中级会计课程中,按照相应的规定进行串联和总结,使整个教学课程的内容条理清晰;二是要全面地讲述税法以及各类税法制定的规律和原理,使税收筹划的应用和相关制度的讲授二者相结合,使学生更容易理解知识点。

二、《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意义

研讨式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小组为单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搜集与教学问题相关的资料,通过对资料的整理、分析、综合、比较与归纳,对课程中某些专题或者问题进行研究与讨论,进行知识构建达到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的一种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与应用,在《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中采用研讨式教学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提高课堂效率

学生在进行中级财务会计的教学内容中,已经学习到了一些相关税法的基本理论,《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课程知识点比较多,涉及到了18个税种,实践性也比较强,如果仍然以书本的知识点进行全篇的概述,就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同时也浪费了课堂上的学习时间和教学效率。所以,通过开展研讨性课程内容,辅以纳税申报和纳税筹划相关的案例,可以使学生对于知识点活学活用,对知识的架构进行总结和提炼,能够增强知识的实用性,也可以激发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既丰富了学生的教学案例,也丰富了学生学习的知识点实用性,可谓一举两得。

(二)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

《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这门学科的知识点中存在着交叉的内容。所以学习时存在着一定的交集,税务会计为税务筹划打基础,税务筹划反过来又会影响涉税业务的会计处理。如果单一学习任意一门学科都会存在难度,如果将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二者共同进行比对学习和知识点的罗列,就可以使此类知识点的学习更加系统,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水平[2]。

(三)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

就研讨性的教学方式来说,它可以启发学生对知识点的应用,增进学生的对知识点活学活用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税收筹划与税务会计的课程相结合,可以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水平。在相关的纳税筹划部分,学生可以结合相关的教学案例进行实时练实操,这样一来,既夯实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实践经验,可以提高学生的知识掌握水平。

三、《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研讨式教学的具体措施与实践

(一)合理计划授课进度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的课程安排,可以通过合理地实施与设计,才能提升课堂效率。一是要安排好课上的内容时间,对于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这几大税种占到计划课时的四分之三以上,对于其他小的税种可以适当减少教学时间。对重点章节中的重点内容分配比较多的时间,也就是对于增值税中增值税的计算及会计处理、消费税中不同消费品的计税方法、企业所得税中的税收优惠措施以及个人所得税中工资薪金和年终奖所得税的计算和税收筹划,都是和我们息息相关的问題,这些问题都要重点讲解。通过教师讲解与学生研讨性教学相结合的方法,首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预期的课堂效果,将学生所学的知识点层层递进;二是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基础知识的掌握,通过课上讨论方式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下一步的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二)科学搭建研讨内容

在开放式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是课堂的中心点所在。所以,确定课上的研讨主题也是这种教学内容的关键点,以增值税这一章为例,可以通过一个实体企业近一个月来发生的业务,让学生讨论每个业务涉及的税率、计税方法、纳税期限以及针对这些业务为企业进行纳税筹划。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确定在什么情况下合并计税合适,在什么情况下单独计税合适。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的思路和研究方向。

(三)开展小组探讨的模式

在研讨性课程的设置中,首先要确定小组中组员的构成。每个小组成员应该包括五至六个学生,可以宿舍成员组成,也可以通过自愿组合的方式。其次明确研讨的中心内容和研讨的方向,确定特定的课题进行小组讨论,这样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在每节课的课前布置相关的教学任务,明确研讨的内容,然后不同的小组根据所研讨的主题和相关问题,事先搜集相关材料,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和分析,最后将讨论的结果整理成一个完整的素材,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分享。以企业所得税中的一个案例为例,甲公司年初采用分期收款的方式销售一套大型设备,合同约定的销售价格为2100万元,分三次于每年12月31日等额收取。该大型设备的成本是1650万元。在现销方式下,该大型设备的销售价格为1740万元[3]。甲公司执行《企业会计准则》,如何对该分期收款业务进行会计处理?当财务会计处理与税务会计处理有差异时,如何进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教师对该研究内容和讨论的问题确定之后,在课前进行布置。通过相关的小组进行讨论,同时让学生依次发言,或者小组选出的代表进行发言,最后每个小组将讨论的结果在课下形成案例报告。

《税务会计和纳税筹划》课程研讨式教学的探索与实践,通过开放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可以避免相关的税法与财务会计课程中的内容重复讲述,不断地推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对此门课程进行更深刻地挖掘与分析,更好地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研讨水平,对于未来培养学生的税务筹划能力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宋丽红.应用型高校《税务会计与税务筹划》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科技创业月刊,2019(6).

[2]邱红.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课程教学改革的建议[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0(1).

[3]杨思洁.试析翻转课堂在税务会计与纳税筹划教学中的设计与应用[J].时代金融,2018(12).

[作者单位]

沧州师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猜你喜欢
探索与实践课程教学
关于当代高等院校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依托重点实验室平台 促进开放式实验教学
浅谈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
项目管理模式在职业技能培训管理中的探索与实践
将数学建模思想融入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小学数学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会计专业课程教学国际化的探索性研究
高职物流专业“物流费用结算实务”课程开发研究
高职院校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提高课程教学质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