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妙趣本天成 慢生活中觅真我

2020-09-24 03:10贺轶群
天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海龙紫砂壶陶艺

贺轶群

宜兴紫砂,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流传至今,已成为文化、艺术的集大成者,壶中有乾坤,多少灵动之美,让赏壶之人沉醉……

北宋梅尧臣《宛陵集》里有“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一句,诗词的文雅、茶的清洌、紫砂艺术的奇趣,在小小的一把壶里融为一体,隐约中流露东方神韵,紫砂壶,也已然成为东方式生活美学的载体。

这便是古朴自然的慢生活。

不似现代都市的喧嚣,茶室自有它的宁静。春光和煦,微风习习,茶香淡淡……放慢脚步,生活变得极致细腻。

这是紫砂大师吴海龙向往的生活状态。自然、从容,静心做匠人,精心做艺术,也是他的人生信条。集文人情怀与匠心巧技于一体,吴海龙手里的那团紫砂泥,也幻化出了一幅 “仙风道骨”,伴随着茶香,吐露自然之趣、生活之真。

吴海龙紫砂作品的灵感均来源于大自然,同时融合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制艺工整,精细入微,生动别致,独树一帜。他努力让自己“慢下来”,在静中凝思,返璞归真,将天然雅趣表现得淋漓尽致。无论是动物、植物,还是鲜花瓜果,经过吴海龙艺术的提炼,都在紫砂作品中呈现出一幅自如的姿色,将艺术美感与自然妙趣融为一体,韵味无穷。

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

一方《嫦娥奔月壶》,描绘出了月亮上那棵砍不断的桂花树,引来了嫦娥,召唤着玉兔,还让人间四处飘香!

桂花与明月,似乎有着古老而神秘的关联,是中国文人独有的秋日情怀。落花之时,随着一阵秋风拂过树梢,点点飘香的桂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宛如秋日的冷雨,却又滴滴清香,宛如置身仙境。

“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故事人人耳熟能详,在中华传统文化中,桂花树又成了代表月亮的“神树”,所谓“月中有丹桂,自古以来发天香”。自然生长的桂花树形象,与神话传说、人文情怀巧妙相融,共同造就了《嫦娥奔月壶》。此壶构思和谐巧妙,雅而不俗,片片花朵的形象生动自然,虬劲的枝干满蓄动劲,一动一静,刚柔相济,透露出创作者非凡的美学造诣,以及对人文、自然了然于胸的深厚积淀。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紫砂是吴海龙的家传技艺,已经传承了五代人,他自幼跟随父亲学习紫砂制作,传承了百年的吴门家风。

吴海龙在继承前辈制壶技艺的基础上,厚积薄发,将家传陶艺与传统艺术互相渗透,同时融入当代审美元素,形成了其独特的制壶风格,寓意于壶,还魂于砂,外形既古雅时尚,又朴实自然。严谨而不泥古,典雅也趣于天然。

吴海龙是一位严谨的艺术家,他对技艺的追求几乎到了苛刻的地步。以选料为例,紫砂壶所用原材料有非常深的讲究,“泥”的优劣决定着紫砂壶的品位高低,好壶必是好泥成就,唯有好泥才会制作出双透气孔结构的紫砂壶,这种壶吸水率高,透气性强,并且“色不艳、质不腻”。吴海龙选泥,必选沉腐十年以上的老泥,他经常亲自走访矿区产地,严把矿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这也是吴氏陶艺百年传承的习惯,原料是技艺的源头,也是作品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

吴海龙制壶,坚持传承吴家传统工艺,同时融入创新技法,达到了精湛的地步,自成一体。但吴海龙却说:“技艺是紫砂创作的基本功,固然十分重要,文化内涵和艺术韵意,才是紫砂壶的灵魂所在。”

中华文化是一个极具包容性的有机体,茶、禅、历史、思想总能在相互影响中形成一种巧妙的关联。吴海龙深谙这一点,他爱茶,更爱壶,中国茶文化追求淡泊和平、超世脱俗的品质,他将茶的精神融入紫砂壶的创作中,天人合一,自然天成,在他的手中,以儒释道为代表的传统文化与紫砂文化融合,交相辉映,为紫砂壶赋予中华文化之魂,造就了其作品“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精神魅力。

他擅长精细入微的“仿生”设计,于是有了工笔画般的《哈密瓜壶》,取材自然、刻画逼真;他也擅长抽象式的概括,用凝练的形象打造极简之美,于是有了《四方传炉壶》《天机壶》的素雅,设计精妙,意境高超。

绞泥作品也是吴海龙经常涉足的领域,紫砂绞泥通常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颜色的紫砂泥,经人工揉捏、按压、层叠、镶嵌等多种手法绞和而成,之后拍打泥片,切割、镶接,形成不规则却十分自然和谐的纹饰图案。这一技法难度高,工序繁多,对匠人的技艺是极大的考验。

吴海龙的《四方绞泥壶》《狸龙壶》等作品,将绞泥的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壶面上虚虚实实的图像,以小见大,亦真亦幻,营造出自然天成的意境,这亦是他对自然之美的致敬,精细的刻画,来自一颗平静、超然的心。

他的紫砂壶作品既做到了传承古典,又创造出许多新意:“光货”外形精致、轮廓讲究、自然淳朴、简洁高雅;“花货”则师法自然、手法丰富,发扬传统的吴氏紫砂审美风格;“筋纹器”造型纹理清晰、疏密得体、深浅自如;“提梁壶”的特征则是风格高古、虚实分明、造型灵动,似有流水之声、宛若美人浣纱。

吴海龙说,好的紫砂壶,有“精气神”三大方面的判斷标准。“精”是指壶身整体工艺、造型、装饰的精美程度;“气”指的是壶的气质内涵;“神”指的是壶的神态情趣。在艺术创作中,他以“精气神”衡量并要求自己,不断进取,精益求精。

而今,吴海龙已近“知天命”之年,对于一位在紫砂创作领域积淀数十年的工艺大师来说,对艺术的态度、胸怀和境界也是成就其作品高度的重要因素。简单质朴、返璞归真是吴海龙的人生态度,他向往“慢生活”,也用自己的作品诠释着波澜不惊的天然雅趣。透过他的一件件紫砂佳作,我们不难感受到他的高雅和情怀。

禅意不看红尘事,一捧紫砂释天机。

这是吴海龙的座右铭,也是他几十年紫砂生涯的真实写照。他的紫砂作品多次荣获海内外国际性及国家级金奖,被人民大会堂、中南海艺术馆、国家博物馆、中国农业博物馆等纷纷收藏,并且早已走出国门,享誉世界。

“一生只做一件事,一事只怀一颗心,这是我的人生理念,紫砂艺术让我沉醉,我必须踏实钻研,把它做好,方才不负此生。” 吴海龙如是说。

吴海龙,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第六届),紫砂壶型设计大师,中国国礼特供艺术家,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人。宜兴吴门,百年传承。吴氏陶艺第五代传人。1972年,随父研究创作紫砂陶艺。1997年,创办吴氏陶艺吴海龙紫砂艺术院。

2012 年,作品《小竹扁壶》在江苏省陶瓷行业协会手工制陶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2016 年,《绞泥石扁壶》《四方传炉壶》被中南海艺术馆收藏 ,《彩蝶壶》被人民大会堂收藏;2017 年,在宜兴博物馆举办的民间传统工艺美术博览会中,作品《一带一路》荣获金奖;2019 年,作品《哈密瓜壶》荣获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首届“百鹤杯”工艺美术设计创新大赛百鹤奖。2020 年 2 月,吴海龙被中国管理科学院企业研究所聘为工艺美术特约研究员。

猜你喜欢
海龙紫砂壶陶艺
养护紫砂壶,坚持最重要
乐在紫砂壶
奇妙的“中华海龙”
海龙与海马
泡壶
购买紫砂壶4忌
海龙卷是什么
进入后现代陶艺
当代陶艺
陈烈汉陶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