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020-09-24 03:10张铁城
天工 2020年2期
关键词:传承与发展

[摘 要]中国有着八千年的用玉历史,在国人心中早已形成了根深蒂固的尊玉、爱玉的心理。与此同时,玉的神化概念也植根于此。而玉文化本身作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几千年文明史中有着无法估量的深远影响。以玉器文化中最为重要的礼玉文化为切入点,分析历代礼玉文化的时代特征,展示礼玉文化在当代的现状,进而说明礼玉文化是如何传承与发展的。

[关键词]玉器文化;礼玉文化;传承与发展

[中图分类号] J509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0)2-001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张铁城.礼玉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天工,2020(2):14-15.

中国历史悠久,玉器文化从古至今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文化,而说到玉器文化,其中最为重要的莫过于礼玉文化。中国是礼仪之邦,自古以来,“礼”便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研究中国的礼仪,绝对绕不开的就是玉。从某种意义上来說,一部浩瀚如烟的中国文化史,同时也是一部漫长的玉器文化发展史。而玉器承载着“礼”的意义,逐渐成为“礼”文化的器物延伸,始终贯穿于民族文化发展的整个过程。

一、礼玉文化的时代特征

自玉石出现,古代人便认为玉石是神秘的美石,是集天地精华灵气的石头,用它可以连通天地,沟通上天,人们便将玉石作为沟通上天的媒介用在重要的宗教礼仪上。

1.新石器时期

新石器时期,比较有代表性的是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时期出土的玉器,其中有相当一部分都与原始宗教有关,这些玉器大都具备礼器的性质,同样是人们所佩带的装饰品,有些具有双重意义。

2.夏商周时期

随着时代的发展、文化的进化,到了商周时各类国家礼仪不断完善。周代的周礼制度更是建立了从王侯到平民在社会活动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为规范。这种礼制反映在用玉制度上,就出现了祭祀礼玉用器以及区分身份地位的等级专用礼器,此时便逐步形成了统一格调的礼玉文化。此时《周礼·春官》记载的“圭、璧、琮、璜、璋、琥”六类,便是著名的“六瑞”礼玉用器,成了当时乃至中国古代礼制玉器的核心。

3.春秋战国时期

春秋时期的孔子崇尚周礼,把当时所崇尚的礼学与玉相结合,把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等传统观念,附加在玉石上,以玉来呈现礼学思想。此时便形成了“君子比德于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的精神文化内涵。

4.秦代

据史书记载: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取蓝田之玉,命丞相李斯用鸟篆题写“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令咸阳玉工孙寿雕琢而成,以此作为“皇权神授、正统合法”之信物,史称“传国玉玺”。“传国玉玺”的出现增加了中国古代礼玉的品种和形制。

5.汉代

有了秦代的先例,汉代玉玺也开始作为中国封建社会皇权的象征,开始登上历史舞台。《后汉书·礼仪》中记载:“以传国玉玺绶东面跪授皇太子,即皇帝位。”这一时期的许慎在《说文解字》里归纳出玉的五德:仁、义、智、勇、洁,给玉石的象征意义注入新的血液,玉石文化渐渐成为封建社会条件下的重要精神支柱。

6.两晋、南北朝时期

这个时期不只祭祀用玉、政治用玉,就连日常服饰用玉,也归属于礼玉范畴。统治者为巩固其封建统治,更在冠服制度上以玉来标志等级高低。

7.唐代

唐代时期,礼玉文化的变化基本呈现在服饰用玉上,在唐代三品以上的官员可按官级被授予不同玉质的玉带,以此来区别大臣、贵族的品级高低,地位尊卑。唐代也成为中国玉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玉器从虚幻的象征性器物开始进入了贴近现实生活的实用和观赏时代。

8.宋代

宋以后,玉器制作出现了大量的人物题材、动物题材。玉器不再像商周时期一样局限于纹饰抽象,人们对玉器也已不再觉得神秘,玉器作为礼仪之器的地位逐步下降了。

9.明代

这个时期的礼仪用玉在官服制度的正史中有所记载,但玉器文化更进一步趋向世俗化。此时,受到明代文人文化的影响,出现雕琢山水、诗句、款识这种反映文人趣味的玉器。

10.清代

在中国玉器的发展过程中,清代是中国玉器制作的鼎盛时期,乾隆皇帝爱玉如命,他不遗余力地提倡和发展玉器制作水准和雕琢技法,又千方百计收集旧藏,特别是对古代礼玉推崇备至。

乾隆时期,清朝平定了新疆的叛乱,打通了京城到新疆的玉路,因此新疆的和田玉料大批运进内廷。这期间宫廷造办处为皇家制作了大量的玉器,其中也有许多礼仪用具,如玉碗、玉杯等器具,专供皇帝在重要仪式、庆典上使用,以增加其仪式感。其中的玉册就是重要的礼仪用玉。

这个时期也有特殊的祭祀用玉,温凉玉圭就是乾隆帝御赐泰山的镇山三宝之一,是用玉圭来祭祀泰山。

清朝时期,皇家把典章制度进一步完善,使其达到了顶峰。典章制度中也有重要的玉器代表,就是著名的清二十五宝玺,这是清代乾隆时期代表国家政权的二十五方御用印玺的总称,这组玉玺在最大程度上彰显了“皇权神授、正统合法”的皇权至上思想。

二、礼玉文化的时代演变

礼玉文化经历了从神圣化的巫玉文化到夏商周的德玉、王玉文化的结合,汉代时期结合当时的仙道思想和丧葬文化衍生出来特殊的葬玉文化,唐宋的礼玉文化便开始逐步世俗化,但社会顶层的礼玉文化依然延续。直到清代,由于乾隆时期的玉路开通,以及乾隆皇帝对玉石的痴迷,使得礼玉文化重新上升了一个高度。之后由于晚清时期国力下降,内忧外患,礼玉文化没落。

改革开放之后,玉器产业才开始逐渐恢复,随着经济的发展也逐渐开始走向繁荣。中国当代玉文化的发展,应当以继承和发展中华传统玉文化为基础,我们提倡将中华优秀传统的艺术精髓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有发展创新。

猜你喜欢
传承与发展
试论如何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
浅淡德宏瑞丽傣族传统舞蹈迦楼罗舞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地区布依族舞蹈的传承与发展
中国武术文化传承与发展
民族音乐在小学音乐教材中的运用
河北民间音乐历史传承与现代发展
杜尔伯特蒙古族短调民歌探微
信息时代背景下的戏曲传承与发展
河南大调曲子传承与发展新途径研究
现代计算机技术对赣南采茶舞蹈发展的影响